
《文明大统》(八十五)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春秋影馀落残英,
文武应略点沙兵,
横崖贯云知进退,
锦笔施墨妆屏风。

老子《道德经》言: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治天下。世界乱象正在兴起,几百年来,西方帝国以武打天下,复独以武治天下,世界大战及民族独立风起云涌!“不欲以静,天下自正”,人类社会从有为蛮干走向无为自律,以至于道法自然,方为正途。上层建筑应减少对经济社会等基础领域的干预,让自然及社会规律重新支配人类社会的各项活动,还德于天地,还政于民权,还财于民生,真正藏富于民,藏文于民,藏权于民。汉朝初年,中国经历楚汉七年战乱,野有露骨,村无鸡鸣,民生凋敝,百废待兴。此情之下,汉朝相国萧何提出“休养生息”之无为而治的大政方策,自首位皇帝刘邦之后的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皆是采用黄老无为之道,致使汉初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鼎盛局面即文景之治。

鹤云极目,天下皆小。作为被社会授权的管理服务组织——国家,当简政放权,抓大放小,除将政权结构、军事、外交等主要国家职能据以有为管理外,应将绝大部分管理权下放基层交给社会自管自束,自生自灭。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具备“德主刑辅”的传统,人们习惯于道德的自律与诚信,而不过度追求法律的强制力量,弘扬传统文化,实际就是弘扬诚信文化!《道德经》有言“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自古中国自天子以至于庶民,皆强调修德修身为本,通过自律维持社会人伦秩序,也就是《道德经》中的“修之以身,其德乃真,修之以家,其德乃余,修之以乡,其德乃长,修之以邦,其德乃丰,修之以天下,其德乃普”。所以,将社会上大部分人伦义务交给道德去约束去评定,要比法律的强制性更易促进社会和谐。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的东西对基层社会干预越少,社会规律的运动轨迹就体现的越发明显。国家的主要任务就是对不符合发展规律的社会现象进行干预,以体现出天道、地道、人道以及自然之道的独特价值和永恒魅力。

文以载道,大化天下,则为文化之本义,文化承载着文明之道化导万世,则为文化之作用。不管社会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还是传统中国古典文化,文化之终极目的就是传承人类文明,教化人类有序合道而为,道是什么?道是各种规律的集中体现!文化本身没有阶级性,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文化就是真正的文化,而偏离自然规律的文化就需要修正矫治,而真正的规律只有在无为中才能触摸到无所不为的冥冥大道。所以,无为之结果,就是无所不为,这也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根本元点。自然无为或清静无为,就是希望符合规律的社会生活不受外来政治法律的干涉,世界的美好未来不是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而是让人民依照自身规律自由发展,不仅政治经济当家做主,而且环境秀美无染,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序统一,这才是未来世界发展的大统方向。

妄尊自大的文化绝对不是真正的人类文化!因为文化永远保持着“润物细无声”的雅量。近百年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不断反复地侵蚀,当今我们在社会文化领域的研究越来越肤浅,大多学术界不再在思想海洋里去深入挖潜,而是热衷于翻译引进一些近当代西方思想家的东西,不予消化且各自为说,但少有人对世界所有重要思想的演变与融合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探索,更少有人对各类思想之间的异同、联系和发展进行比较和评判。自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的泱泱大国的自信至今尚未恢复,好像一切外来的东西都是正确无误的,致使我们只看见一个个伟大的思想家个体,而对思想总体没有把握掌控。特别是中国近代以来,几乎是对西方20世纪以来的思想大量引进,却不去问问是否在中国“水土不服”。

作者简介: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编者按语: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一直在弘扬传播民族优秀文明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软实力,为实现民族文化自信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