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桂林都市文学社书画文七星分社124期发布桂林
理稿融汇:韵芘胡桂芹
林耀平社长投稿授权发布
供图:林耀平
林耀平教授引人注目《 要想有文化 笨招也管用》

要想有文化 笨招也管用
作者:林耀平
由于社会的发展、进步,当今之世,大学毕业生满街都是,包括帮商家送货、售货的,为“懒人一个”与“宅家一族”送外卖的,闲逛大街的年轻男女,许多人都是大学毕业生。但是,这些人当中,真正有文化、特别是懂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多少?恐怕不多。
记得有位艺术学校的校长请我去给全校老师讲素质课,在讲到读书时,我说:“今年高考有一道作文题:你看完《论语》以后,最佩服孔夫子的哪个学生?请回答理由”。我接着说:“有哪位老师说一下,你最喜欢孔夫子的哪个学生,我不叫你回答理由了。”我问了三遍,无一人回答。于是,我就想问问这些老师到底有看过《论语》的没有,遂问:“看过《论语》的老师请举手!”又问了三遍,环顾四周,百十来号老师,还是无一人举手。这下我就不客气了,我说:“你们当老师的都不看《论语》,怎么教学生?能教,但教不好!这当中,还有不少是国内著名的一流大学毕业的博士生与硕士生。这样的结果,真的让我始料不及啊!
这个问题不能怪老师们,是我们的教育、引导方面出了问题:孔子是世界公认的、最成功的顶极教育专家,孔门“四科”的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在古时候学习上是有顺序的,即:先把德行这科学好,德行科不学好,其它科是不能学的。而我们相当一段时期,德行科是基本上不学的,就直接学其它科目了。因此,培养出来的人,一个比一个牛,一个比一个精,一个比一个清高与傲慢,有的甚至不把老师与父母放在眼里。
德行这一科,就是“四书五经”这些经典,把这些古圣先贤的东西学懂、弄通、用活了,人的人格与品行就塑造出来了。宋代开国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意思是说:整部《论语》11705个字,你读懂、弄通、用活了一半,就可以当好皇帝、宰相了。所以,没看过《论语》,老师们怎么能回答出喜欢谁呢?更不用说理由了。
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儒释道”知识,原本也是一窍不通的,但通过这十年来的认真钻研,算是懂得一些皮毛了,特别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尽量按照古圣先贤的教导去做,虽没做好,但我尽心了。
那么,我是用什么笨招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际上就是三个字:读、记、用。
关于“读”的问题,我认为:一定要读原著。当今之世,物欲横流,人们大都静不下心来,看书,随便翻翻;作文,上网摘摘;论文,到处拼拼。国内一名大学本科毕业生去美国攻读硕士研究生,因为她从来不按导师的教导去做,即:读规定的必读原著。她自作聪明,到写论文的时候,在网上东抄一点,西摘一些上交了事。教授看后,也不说她,更不骂她,但勒令其退学。类似于此种学习态度和方法,相信在国内多数大学生中都存在。孔夫子的学生问他:老师为什么有那么渊博的知识?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意思是说:我并非生下来就知道那么多的知识,懂得那么多的道理,只是喜欢古代的东西,并且刻苦钻研而已。人不阅读,文化从哪来?因此,看书、阅读特别是读原著太重要了。
关于“记”的问题,就是作笔记。俗话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当今无论是领导干部也好,党政机关干部也好,抑或是在校学生也罢,读书,特别是读课外书,很少有认真作笔记的了。认为:“现在网络上什么知识、什么东西都有,用的时候查一下、抄一抄就行了”。前面讲的那位赴美读研的女生就是此类人。此种办法,在国内也许能侥幸过关,但从根子上讲是没学到东西的,最起码是没学扎实的。
读书的时候认真作笔记,虽然很辛苦,也很笨,但却是很管用的办法。那么作笔记到底有什么好处?一是说明我能认真地去读了。一目十行,是没办法看懂书中到底写的是什么的,只有一字字、一行行地阅读,甚至要认真地品味,才能知晓书中的奥妙。二是作笔记可以“有记不忘”之好处。人的脑子再好,学过、读过的东西总容易忘掉,有的甚至是“水过鸭背”,不留一点印记。但如果作了笔记,忘了也不怕,一翻笔记本就一清二楚了。 比如:我在一次讲“防腐倡廉”思想教育课,在备课过程中需要讲到“廉洁自律”方面的内容时,对荀子关于“人而有欲”、“且欲无止境”的话记得一清二楚,但对另外一本书中讲到的:人的一生,“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妻也空,儿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权也空,名也空,转眼郊外土一封”这些句子记不完整了,于是,我就去翻笔记本,几分钟就搞定了。三是作笔记,都是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名句或者极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段子以及成功的经验或教训。这些东西,即使自己不用或用不着了,自己的后世子孙也都有用啊。笔者这十年来读书、看报记了超过百万字的笔记,里面什么知识都有:上到天文地理,下到鸡毛蒜皮;大到国之重器,小到小米加步枪……一句话:什么都有。平时勤一点,用时就不难了。
关于“用”的问题,就是学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我们要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让传统美德弘扬光大。比如说,孔夫子教育我们:“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孔夫子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学了好的知识、好的方法、好的行为以后去践行则更是乐上加乐,真乃“不亦乐乎”。
还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在写文章或者讲话、授课时,如果能在几处引用了古之经典加以论证,将使你的文章、讲话或授课质量上一个台阶。我在通读《谈治国理政》1至4卷时,发现几乎每篇大的文章、讲话都引用了古之经典论述,于是,我就把这近400条经典抄了下来,并注明了用在哪卷、多少页和是谁的经典,统统都注明清楚了。在过往的许多讲课中,我也就常常引用上了,让听众听起来津津有味。在建党102周年之际的6月26日,我应桂林市东江军休所之邀去给离退休老干部讲课,可以这么说:70分钟的课,不仅让老干部们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甚至还引起了共鸣。课毕,几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走上讲台,有问我要书的,有查看我笔记本的,其中一位拉着我的手说:我90岁了,从来没听过这么精彩的党课。
总之,一个人要想真的有文化,办法是很,但“读”与“记”还有“用”是最普通,也是最笨的办法,但我觉得也是最有效、最管用的办法。
↓ 林耀平教授的风采:

林耀平,男,1957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政法专业毕业,高级政工师。出身草根,1974年入伍,从军26年,其中任团政委6年,空军上校军衔。
转业后任副县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分管公检法司12年,在团、处级领导岗位上工作26年。长时间从事“党、政、军、警、民”工作,具有丰富的领导、机关和基层实际工作经验。在职时现场成功处置、化解多起涉及人命关天的大事,被百姓誉为“人民好公仆”,现还收藏有锦旗。
现任桂林市职工大学客座教授、桂林市红色学院导师、桂林市国防教育研究会讲师团团长、桂林都市文学社七星分社社长、多家文学社荣誉社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桂林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是桂林市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和七星区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
喜欢写作、体育、文艺和教育。发表文章1000多篇,其中80%以上发表在省、部级以上刊物或媒体。著书、主编12本,共计370多万字。其中,退休三年出自己的书6本,超过110万字。十多年来在桂林市15个县、区讲授儒道、读书、素质、法治、孝道等思想教育课几百场次,获众多高度赞扬。一个村干部说:“我听了40年政治课,没听过这么精彩的”。自2022年2月以后,每月都登上“二五财团”总部讲坛,讲授“党声党课”和“传统文化课”,且场场精彩。在“二五财团”百期“党声党课”的授课质量评比中,技压群芳,勇夺第一,骄人业绩,非常耀眼。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新彊生产建设兵团听课超过一亿人次。
此外,为庆祝建党100周年(2021年7月)而独立撰写的《中国共产党在愈挫愈勇中走向辉煌》论文(4435字)获桂林市全市离退休老干部征文一等奖。

中国桂林都市文学社书画文七星分社 机构
社长:林耀平
终身荣誉社长:黄家城(桂林都市文学社总社社长)
荣誉社长:
黄蓓蓓 徐文斌 文长海 敬新谱 韦天喜 龚志林
常务副社长:尚玉洁
副社长:
涓涓溪流 李孔逢 李运德 巫兰 孙炎宏 李席林 徐新能 杨爱国 云横秦岭 覃滋高 吴律醒 苏平峰 桂太平 加阅 董芝 王瑞逸 张振球 张学超 王庆福 开心 肖永传 韦天喜 唐奇芳 李文涛 赵荣新 隆光诚
顾问:
蒋官军 周卡宁 雅兰 赵淬 王学志 随风 雅兰 东方 胡自立 唐祥玉 祁培成 周牧游
编辑:
韵芘胡桂芹 敬新谱 苏平峰 吴律醒 徐新能 张振球 王学志 随风 东方 胡自立 唐祥玉 刘飚 祁培成 周牧游 涓涓溪流 李孔逢 巫兰
责任总编兼审稿:胡桂芹(韵芘胡桂芹)
主播常务副社长:翩若惊鸿
主播副社长:
少说多做 老革命 细细的雨 许世红(宏红) 虹 何伟生 宁卫 清风
主播顾问兼文学顾问:
翩若惊鸿 少说多做 开心 细细的雨 虹 优雅的女人 许世红 一梦 清风 伊岚 山谷幽兰 张华 幸福的女人 美丽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