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头条号
标签
下载APP
所在区域:
区
取消
提交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标签
首页
\
文化
\ 侯军 “百年礼赞 · 翰墨华章”庆祝建党102周年书法展
侯军 “百年礼赞 · 翰墨华章”庆祝建党102周年书法展
精华
热点
23-07-01 16:08
1081
阅读
关注
本次参展作品,不乏有在全国享有盛誉、德高望重的名家精品之作,也有初显才华、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新锐之作。他们以饱满的激情,挥毫泼墨,舞动丹青,聚焦精华,每一幅书画作品都展示出一种境界。无论是书法,还是山水、花鸟、人物画;无论是写意,还是工笔;无论是临摹,还是创作,都笔墨淋漓、色彩斑斓。作品中的一笔一划、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景一物,彰显了全国书画家们深厚的功力,表达了对祖国的一片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侯军,1974年生,广西南宁人,字京伯,号墨龙斋主人。曾服役于武警广西总队,现为北京宣和书画艺术研究院会员,中网书联理事、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国宾礼艺术家。
自幼酷爱书法艺术,曾师从覃坚敏、邓生才、朱光泽、著名国学家、艺术评论家、诗人刘工醉。十余年来笔耕不辍,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同时又不墨守陈规。初入唐楷、后习钟繇、二王、精于篆隶。多年来潜心研习书法,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我书我乐陶冶情操,不断创出新意,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作品中充溢着古人经典的气息,取法于书法的正脉,笔法精妙、行笔潇洒、飘逸、率真、朴实、厚重、富有韵律感,有如行云流水,结体遒美、骨格清秀、在尺幅之内蕴含着丰裕的艺术之美。作品被港、澳、台、外国驻华使馆、等海内外众多机构、收藏馆、企业家、友人收藏。2020年主题作品入选全球战疫、命运与共《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守护生命》书画公益展,并被授予爱心书画家称号,2020年4月,入选《大美中国、大美书画》联展,荣获新时代优秀书画家称号。作品经国礼艺术家评估组委会审核评估,市场反响较好,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和持续关注,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笔墨临池碑帖尽 一展颜体魏晋风
——记著名书法家侯军
历朝历代,身为书法家,传承经典书法,乃义不容辞之事,而如何继承书法的正道法脉,成为了一个摆在书法家面前的难题。书法正脉,唯有深修碑帖,入古化古,方能入道,除此别无他法,反观当今书坛,污流杂乱之辈数不胜数,而坚持正道法门者,实为不多,今有幸观赏到著名书法家侯军先生的书法,才恍觉先生是为后者,其作品是深得书法正脉的上上佳作,先生自孩提时便深喜书法,曾师从于覃坚敏、邓生才、朱光泽、著名国学家、艺术评论家刘工醉老师。
书法初入自唐楷,后习二王与钟繇,同时兼修篆隶,十余年来笔耕朝暮,勤于碑帖,临池墨尽,不舍翰毫,为自身的书法打下了深厚的功底,楷行篆隶,无一不精,无一不通,作品皆师古不泥,风原朴茂,真乃书艺造极,翰墨全能,大家也! 古人云,下笔便有凹凸之形,虽为说画,书理亦然,显示先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其楷书深得颜体笔法之精髓,又不失魏晋之遗风,两者无不被先生纳入彀中。
在笔法上,先生深知魏碑书法的通变法则,乃是笔书于石,如刀斧之力而成,于是在其作品中,先生遵循了师笔不师刀的原则,使作品充分融入了魏碑刚健而不失温润的笔法感觉,这种对魏碑的独特理解,使先生能很清晰的分出笔与刀的主次关系,并能使其上升到实践的高度。可以说先生在笔法上,是已然是揭开了碑学的艺术面纱,并将其玄奥的笔法一语道破,令后来者茅塞顿开,如拨云见日,新境出焉。
有道是师碑之路,或遗貌取神,或形神兼备,所贵者,若师古泥古,原样照搬,则不足为道。但侯军先生却能以强劲的书写性,来避开楷书刀斧笔法的造作僵硬之气,在通幅作品中,他把法帖的细腻和精微融入了碑的书写中,使得粗狂劲道的魏形多了几分秋波流转之感,如此楷作,刚柔相推,变若太极,墨韵酣畅,通达其中,结构更是欹侧疏密,随形就势,朴成宕逸,雄秀并出,可以说侯军先生是将碑帖的结合,做出了一种崭新的书法诠释。
篆书之作,古今不易,在用笔上,他抓住了篆书的基本笔法规律,使其万变不离其宗,通幅笔法刚柔相济,灵动焕然,朴茂率真,线条以柔裹刚,绵里藏针,粗细繁简,墨法韵随笔转,意向墨流,气贯连绵,润燥枯干各臻其妙,字字结体如若神华,闲适静谧,顾盼有致,古风原质,如此既是先生技法的复古之高,也是先生传承文化的深厚功德,他在慢条斯理的书作中,完成了凡夫梦寐以求,俗笔百年不达的篆书境界,其篆一出,不仅为当今书坛所惊诧,更为书界留下了极为精彩的一笔。
得篆书的文化功成后,先生又深修两汉隶书,功取十碑,从他的隶书作品中可发觉,先生是把华山,礼器,乙瑛,石门等诸多碑隶,统收笔下,一碑不漏,反复卓研,极力体验。临池诀有云,引过其曲,转蹲其锋,不欲出,须暗收,这是隶书的笔法要诀,先生的笔法深得其意,作品用笔以圆化方,以直为曲,笔锋微微收紧,出锋渐渐外推,方折化半圆,如负芒刺则善,笔法正然。先贤包世臣曾言,凡字无论疏斜正,为有精神挽结之处,是为字之中宫,反观先生的隶书结构,正是完美切合了此高观明点,其字中宫疏朗,直线点弧,穿梭其间,竖作笔线加粗,四周笔画通边,通体呈现出了外紧内松之势,敢问如今书坛隶书之作,能达此功者,能有几人,如此隶作,观之岂能不令人称奇也!
观赏其行书,作品均潇洒豪迈,温文尔雅,不仅如此,其作虽重笔醒目,但却意在端庄,以轻笔求变,却志在意趣,通幅笔法参差摇曳,变化多端,线条抑扬顿挫,垂露萧然,墨法更是掩映披拂,浓淡相宜,细品整作,作品无不处处透露着一种闹中取静,闲散超脱,浓勃生机,韵味幽远的超凡书感,这种发之心,流之笔的极臻妙墨,使得作品于书中有情,于笔中有意,通幅字字如鸿兽飞走,笔笔恰似闪电惊雷,观之无不令人心神振奋,敬服不已。 笔墨临池碑帖尽,一展颜体魏晋风。
作为当今书坛中的翰林苍树,中流砥柱,先生始终坚持碑帖法门,并以凡人之心力举书法正脉,难以想象,如没有坚定的书法信念和艺术情怀,是不可能达到如此高的书法境界,正所谓笔下之字乃胸中之字,其作品神韵正宗,字道如一,如此先生自身也必是德艺双馨,澄怀味象,品质正然,大家风范!
著名书画评论家
史峰
2020
年
9
月
15
日
查看全文
支持作者
给作者一点鼓励,您的鼓励是原创的动力!
更多
最新评论
3.00
5.00
8.00
10.00
20.00
30.00
50.00
100.00
200.00
其他金额
返回
打赏
最新
换一换
热评
更多
人气
更多
相关阅读
写评论...
取消
确定
https://www.zdwx.com/news/show_3212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