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的外孙女早晨送来四个烧饼,说是她爸爸专门让老家的朋友给捎过来的。看着形状圆圆的上面有黑黑的芝麻的烧饼,闻着烧饼的馨香,我思索着······
外孙女催促:“姥爷,你吃烧饼啊!看是不是原来的那个味?”
我轻轻地咬了一口,不由自主地说:“缺少一种原来的味啊!”
“一种原来的味!什么味啊?”外孙女追问。
我一思忖:“这怎么说呢?同样是吃烧饼,可有一种感情的味道不一样。”
外孙女看着我庄重的表情,一改平时撒娇的样子,瞪大着眼睛:“姥爷,你说的什么我听不懂。”
我若有所思,罢自己的所思给外孙女讲一讲未必不是好事。
“孩子,我给你讲‘一个烧饼’的故事好吗?”
“好的。”外孙女搬了个凳子坐在我的身边。她手托嘴巴,瞪着滴溜溜的大眼睛看着我。
“那是姥爷小时候发生的故事。那个年代靠天吃饭。收成不好的年月,人们吃饭都是艰难的;若是年月好时,虽然能够吃饱,但都是粗茶淡饭,没有新鲜东西可吃。老人虽然辛苦,宁可自己饿肚子,也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儿女们吃饱吃好。”
外孙女把我的水杯递过来,我喝了一口水,继续讲起来。
“有一个冬日星期六的晚饭后,小明正准备睡觉,忽然听到父亲来到小明身边悄悄地说:‘孩子,你猜爹给你带来了什么?’小明摇着头说:‘不知道。’‘你看,这是什么?’父亲从怀里掏出一个圆圆的、香香的东西。‘烧饼。’小明脱口而出。父亲递给小明烧饼去了外屋。小明迫不及待地在被窝里狠狠地咬了一口。正准备再吃时,忽然听到母亲说:‘今天上午你又没吃饭吧!真是的你,只想别人,不想自己,把身体靠垮了怎么办。’‘我身体好着哪,没事的。你放心吧!’小明忽然想起来,昨天晚上父亲说明天生产队长让他去公社拉化肥。一定是父亲今天的中午饭是烧饼,他没有舍得吃。小明想到此,把烧饼偷偷地藏到了褥子下面。”
“姥爷,小明藏烧饼干什么?”外孙女拍了姥爷的腿一下。
“你说呢?”我反问。
外孙女低头呈思考状,然后慢慢说:“他可能想到了什么事吧!”
“对。父亲母亲睡觉时,发现小明已经睡着了。母亲心疼地说:‘哎!你看这孩子,吃这么快,也没有喝点水。’‘算了吧!让孩子睡吧。’其实小明听得清清楚楚,他知道父母心疼自己,不自觉地眼睛湿润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小明背上书包对母亲说:‘今天我去姥姥家。’母亲忙问:‘你不是上周刚去过吗?’‘我昨天晚上梦到姥姥了,她说她想我了。’‘今天大人都有事,你自己去吧!昨天刚下过大雪,一定要走大路,小心点啊!’‘好的。娘放心好了。’小明急急忙忙跑向村外,为了尽快到姥姥家,他决定不走大路,而从麦田中走直道穿过。小明深一脚浅一脚在那埋没脚脖以上的雪上艰难的行走,走到一华里路程时,已是满头大汗。正准备休息一会时,由于分散精力,不小心滚落到两米多的深沟里。他坐起准备爬上深沟,怎奈河沟坡高且滑,几次都未成功。看着灰沉沉的天,小明心想:莫非一直爬不上去,冻死在这儿。那不是白空费心思,我还没有把烧饼给姥姥送到,以后我还要给老人尽孝呢!小明打开书包,看看烧饼完好,他顿时增加了信心,我一定要把烧饼送到姥姥手中。小明顺着水沟向北在没腰的雪上爬行,准备寻找机会上岸。也不知爬行了多久,就什么也不知道。”
“姥爷,小明死了吗?”外孙女用力抓着姥爷的手,瞪着大眼惊恐地问。
“孩子,小明没有死。是昏了过去。”
“吓死我了!”外孙女的小手有些发抖。
“待到小明醒来时,他正躺在姥姥的热炕头上。小明爬起扑到姥姥的怀里嚎啕大哭。姥姥抚摸着小明的头:‘孩子,不哭。’她却泪流不止。小明情绪稳定下来,急忙问姥姥:‘我不是死在沟里了吗?’‘傻孩子,你没有死,是昏了过去,是你舅救你回来的。’‘我舅怎么知道我在沟里?’‘今天上午我心神不定,总感觉有什么事情要发生,所以我让你舅去了你家。你舅顺着你的脚印找到你的。’小明看着一旁站着笑嘻嘻的舅:‘谢谢舅。’‘小明,路这么难走,你非得今天来干什么?’舅舅问小明。小明指了指书包,:‘我来给姥姥送烧饼的。’姥姥把小明搂到怀里:‘傻孩子,你爹昨天已经给我送来一个了,这个烧饼是留给你吃的。’小明听后开心地笑了。后来小明知道:父亲昨天的中午饭是三个烧饼,一个给了姥姥,一个给了奶奶,留下的一个给了小明。”
姥爷讲到此,叹息了一声,眼睛湿润了。
“姥爷,小明是个勇敢的孩子,也是个懂得感恩的孩子。是我学习的榜样!”外孙女喊着眼泪激动地说。
“是吗?”
“是啊!应该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外孙女看着姥姥姥爷。
“你知道小明是谁吗?”姥姥神秘地问外孙女。
“谁啊?”
“你猜啊!你保准能猜得到!”姥姥鼓励。
外孙女看了姥姥一眼,回头看到姥爷慈祥的笑脸,她回想起姥爷生活的一幕幕,高兴地喊道:“是姥爷。”
外孙女扑到姥爷怀里,爷孙二人开怀大笑,尔后又泪流满面。
“孩子,你怎么会猜到是姥爷呢?”姥爷抚摸着外孙女的头问。
“因为我妈妈做事特别的像您啊!”
“是吗?”
“今天妈妈让给您送烧饼,让哥哥给爷爷送烧饼去了。”
我和老伴会心地笑了。
在这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的心血没有白费,那懂得感恩的心随着血液遗传给了下一辈,我们知足了。
2023.06.25
崔同禹,笔名山佳,男,山东省东阿县人,退休警官,文学爱好者。在报刊及网络平台发表作品4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