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限诗篇通大道
无涯章法叠高情
——赏析沈俊杰先生诗词
徐栋梁
近日,沈俊杰老师发了一首题为《荣获“咸宁中华诗词、中国楹联优秀传承人”称号有所思》的绝句:“未想休身执教鞭,传承国粹度余年。三千岁后回头看,李杜能知亦汗颜。”不知他的人,或以为斯言大矣。而我则认为斯言非过。何也?一则本人跟他学习诗联九年了,近五年又与其同在市诗联学会共事,听他的课,读他的诗,庶几可知其诗其人。再则,李杜称仙号圣,功在于诗,词则次之,曲赋联又次之,诗联教学与著述更次之;而他却是诗词曲赋联兼擅的全能型的实践者和教授者。此次《湖北诗词》约稿,虽仅限诗词,且所选不多,但也可“窥一斑而知全豹”了。他的诗词无论从理论到实践,从内容到形式,从语言到风格,都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境界,折射出他深厚的学养和诗意的情怀。这里从三个方面进行简析。
严谨的格律,多姿的句式。格律是近体诗词最基本的特点和要求。沈老师的诗词多为正格,无论是声律、韵律,还是对律,都是规范的,几乎找不到一字平出或仄出,找不到一处落韵,找不到一联不工。他的诗词吟诵起来,朗朗上口,不觉板滞,这又得益于句式的变化多姿。如五律《澳门回归二十周年感吟》“四百载沧桑,一朝归汉唐。扬眉舒浩气,负辱洗汪洋。莲放娇颜展,鹰腾健影翔。遥看频港独,两制路长长。”四联句子,结构各不相同,首联三二、二一二,颔联二一二,颈联二三,尾联二一二、三二。读来错落有致,跌宕起伏,尽显声韵之美。因此,他是正统的诗人,又是格律的捍卫者。
写实的风格,浪漫的色彩。沈老师的诗词以写实为主。有的正面白描,反映人民生活,给人真实感。如《礼赞中国女排》“排球女将出杨门,矫健身姿虎豹奔。十一连金无敌手,高歌义勇汉唐魂。”有的直抒胸臆,讴歌英模,给人激越感。如《敬谒簰洲湾九八抗洪烈士陵园》的“可叹青春终不再,丰碑十九立巍峨。”《痛悼袁隆平院士》的“毕生禾下梦,沥血碗中餐。”有的就事析理,论时评史,给人共鸣感。如《参加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诗词论坛感咏》的“都是炎黄尧舜种,心连骨肉总相融。”《钟祥明显陵观感》的“如斯厚葬称明孝,多少民膏地下埋?”他的诗词在写实的同时,兼具浪漫的色彩,手法多样,相互交融。如《嫦娥五号带月壤归来》“原本婵娟处不毛,吴刚怎举伐樨刀?吾今巧取蟾宫土,禹甸移来植碧桃。”就兼用了寓情于景、寓情于事、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和比喻、比拟、设问、借代的修辞手法。这些都能归于“兴观群怨”之谓,收到以真感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效果。也只有真实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受叙述出来,也就成了人民的代言人。因此,他是人民的诗人,又是诗路的探索者。
时代的责任,传承的自觉。白居易《与元久书》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沈老师五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文以载道,诗如其人,他总能踏着时代的鼓点,把握创作方向,真实地反映新时代社会面貌,抒发高尚的情怀。这样的时事诗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这三十首诗词中,就占了二十二首。如《嫦娥五号带月壤归来》《礼赞中国女排》《有感冬奥会》《澳门回归二十周年感吟》《蝶恋花·哭余旭》等等。除了创作,他还二十年如一日在市会任职,服务学会;十四年如一日担任会刊《潜山诗联》主编,服务会员;十五年如一日担任市老年大学诗词班教师,服务学员;十年如一日担任《咸宁论坛》诗联版块首席版主,服务咸宁。这不仅体现了他对诗词的挚爱,更是一种历史的责任和自觉。因此,他是时代的诗人,又是诗词文化的传播者。
附沈俊杰诗词作品
三十首:
中诗会十四五规划读后感
历史担当重任承,
丹心耿耿赴新征。
与时俱进蓝图绘,
国运兴同诗运兴。
嫦娥五号带月壤归来
原本婵娟处不毛,
吴刚怎举伐樨刀?
吾今巧取蟾宫土,
禹甸移来植碧桃。
礼赞中国女排
排球女将出杨门,
矫健身姿虎豹奔。
十一连金无敌手,
高歌义勇汉唐魂。
敬谒簰洲湾
九八抗洪烈士陵园
钢身铁骨战洪魔,
绿色长城护众多。
可叹青春终不再,
丰碑十九立巍峨。
有感冬奥会
精灵岭上跃飞人,
翘首京张龙虎身。
旗展五环双奥靓,
名争三甲九州春。
冰刀掣电呈仙羽,
雪野驰风远俗尘。
青史期开新一页,
休兵息战永相亲。
缅怀闻一多先生
学贯中西为国来,
通今博古盼天开。
文章鼓舌争民主,
讲演投枪反独裁。
磊落魂灵华夏气,
光明诗梦凤凰台。
一腔炽热轩辕血,
化作霓霞灿九垓。
通城秋暴纪念馆
瞻仰罗荣桓塑像
诨号驰名草上飞,
通城受命未相违。
运筹秋暴摧顽敌,
创建红权现曙辉。
朝里常闻欺与诈,
心中自有是和非。
回眸前辈纷纷去,
往后谁能抖国威?
痛悼袁隆平院士
神农旋跨鹤,泪雨起波澜。
草木无声色,山河亦恸酸。
毕生禾下梦,沥血碗中餐。
植稻生黎计,功齐泰岳般。
澳门回归二十周年感吟
四百载沧桑,一朝归汉唐。
扬眉舒浩气,负辱洗汪洋。
莲放娇颜展,鹰腾健影翔。
遥看频港独,两制路长长。
国庆感发
气爽秋高樨桂香,
国逢七十庆辉煌。
东风弹啸敌丢魄,
北斗星悬我领航。
艇闯龙宫防贼器,
船巡玉宇射天狼。
鼓帆丝路春潮涌,
雄起中 华赶盛唐。
为我国“问天一号”
火星探测器
发射成功致贺
直上扶摇快箭梭,
九州欢跃亿民歌。
掀云揭雾腾霄宇,
赶月追星访绛河。
千载灵均遗浩问,
一朝重器破天罗。
苍穹荧惑当无惑,
征路迢遥奈我何?
注:灵均,屈原之字;荧惑,火星之别称。
纪念 中 华诗词学会
成立三十周年
力举吟旌布九州,
高弘国粹继千秋。
招回屈子骚魂袅,
唤醒坡仙墨客稠。
卅载传薪燃旺火,
万军竞秀上层楼。
乐观一代新潮涌,
自有才雄立浪头。
参加第二届海峡两岸
中华诗词论坛感咏
神州又报庆云丰,
两岸吟豪唱大风。
共治分歧期破朵,
复兴国梦盼昌隆。
江山未一诗坛一,
政见不同文脉同。
都是炎黄尧舜种,
心连骨肉总相融。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高峰论坛开幕感吟
五月京城沐煦阳,
雁栖湖畔好风光。
千年丝路开新旅,
万国天朝谱丽章。
互利共赢前景美,
和平合作壮图昌。
亚欧大陆齐驱动,
玩转寰球我汉唐。
敬步毛泽东主席
《送瘟神》(其一)原玉
莫道华人祸难多,
忽来瘟疫奈吾何?
舜尧自有回澜策,
黎庶心凝动地歌。
天使白衣驱魍魉,
军驰绿旅壮山河。
一朝号令中枢起,
雷火神威扫劫波。
钟祥明显陵观感
难得儿皇德道开,
宝城两座至瑶台。
双龙影壁陵园护,
九曲御河玄水排。
生未登基权柄握,
死堪封号帝名来。
如斯厚葬称明孝,
多少民膏地下埋?
再游通山隐水洞感吟
由来未晓神功妙,
入内方知鬼斧工。
大隐悠然成大美,
中函奥渺叹中空。
水能雕石百千怪,
时可留年亿万重。
巍耸青山拦不住,
弱流荡击去无踪。
赤壁市羊楼洞
川字茶感吟
清泉三股自悠然,
滋润羊楼茶字川。
发酵烘蒸奇技巧,
分筛压制手工专。
夏生津液冬驱冷,
胖脱油脂瘦去膻。
上品千年兴古道,
重辉丝路壮尧天。
鄂州莲花山碑林观感
盘岭八龙呈肃威,
碑文灿若锦鳞肥。
恢宏建构神工丽,
广博琳琅美誉飞。
释道医儒武荟萃,
草行篆隶楷精微。
万方勒石镶奇趣,
古圣今贤翰墨辉。
崇阳桃溪中学诗教观感
黉堂苗圃待精耕,
最是阳光盼好晴。
冲耳朝朝传古调,
欣闻月月报新声。
美桃溪涌才思涌,
小桔灯明方向明。
漫听绕梁流韵雅,
潜移默化育钟英。
注:“小桔灯”系桃溪中学创办的文学报刊。
恭贺咸宁市诗联学会
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四月阳和景色匀,
嫣红姹紫灿埃尘。
骚坛胜事逢时盛,
雅士虚怀率意真。
前浪终归迎后浪,
旧人总得换新人。
愧吾柳柏浮根老,
吟苑唯祈满目春。
西江月·洪灾中的绿色长城
莫是银河溃口,缘何雨泻倾盆?城楼看海问通津,可有方舟解困? 路断桥残田毁,房冲屋塌民昏。排难抢险现军魂,绿色长城布阵。
蝶恋花·哭余旭
花样年华娇俏女,旭日东升,正展雄鹰羽。筑梦蓝天情未许,怎堪折翅蓬莱去! 血洒长空星月旅,莫是嫦娥,寂寞邀其住?孔雀开屏云宇处,蟾宫留待翩相舞。
水调歌头·颂改革开放
四十周年
改革开新径,业已卌周年。腾飞经济重构,科技领潮先。崛起神州景异,玉宇琼楼栉比,旧貌换姝颜。国富民强愿,指日小康还。 城乡靓,山河碧,合当看。长桥跨海,惊天成港澳珠连。频现嫦娥揽月,又见蛟龙捉鳖,天眼望仙班。航母巡洋壮,超算世无前。
卜算子·问梅
弱柳未萌芽,岭上琼枝俏。雪霁初晴正趁时,春晓黄鹂闹。 漫野尚凋零,问尔何孤傲?老骨惟凭耐酷寒,叶后花先到。
鹧鸪天·汉口
江滩公园芦苇荡
傍水依江植邈绵,茫茫一望若云烟。凫趋雀跃成双对,鸟戏人嬉各自欢。 柔絮漾,恶涛喧,弱躯何惧激流漫。芦花并共浪花舞,护岸凝沙非等闲。
水调歌头·新中国
七十周年感吟
十月风雷动,赤帜五星扬。城楼领袖挥手,圈点国图强。七秩中华除旧,是处山河竞秀,世界仰东方。自力更生立,白手起家昂。 拼改革,促开放,步新航。运筹帷幄,权计频作大文章。港澳回归廿载,指日台湾可待,民富向康庄。古夏娇颜展,稳固若金汤。
汉宫春·国庆抒怀
快箭冲阳,有菇云炫目,声震穹苍。蛟龙海探笑傲,超算名扬。嫦娥揽月,看潜艇远涉重洋。凭实力,跻身老二,已然国富民强。 更仗雄韬伟略,向大同世界,丝路铺镶。无由浪横钓岛,南海涛狂。鲸鲨莫惧,怎容那魑魅称王。君不见,巡航母舰,银鹰机敏翱翔!
西江月·广州起义缅怀
事继南昌湘赣,风行骤雨惊雷。工农联手怒潮飞,义举攻城倒匪。 漫卷红旗舞劲,深谋远虑扬威。纵然梅骨雪霜摧,千古流芳志伟。
沁园春·喜迎
吾党 二十 大感怀
十月京都,盛会隆开,是处瑞光。赞域中特色,全民出彩;当今社会,举国奔康。塞北江南,莺歌燕舞,如画江山紫气扬。尤看好,有中枢把舵,越海漂洋。 纵观世界沧浪,历百载翻然变局藏。恰新冠肆虐,利坚首罪;俄乌冲突,法斗诸方。韩日西倾,西欧东扩,霸帝权横猿臂长。镰锤挺,我神州稳固,一统安疆!
注:沧浪,青色的波浪,这里喻世界局势纷纭迭起;利坚,美利坚合众国之省称;霸帝,指行使霸权主义的美国;镰锤,代指中国共产党。
赏析者简介:
徐栋梁,湖北咸宁人,咸安区政协四级调研员退休。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北省诗词学会、楹联学会理事,咸宁市作家协会会员,原咸安区诗词楹联学会会长、《桂乡诗联》、《潜山诗联》主编,现咸宁市诗词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