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之乡情意浓
——走近云南傣族之四
在美丽的西双版纳访问过程中,在歌舞之乡的傣族中,我听人讲过买卖鸡肉只为寻情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当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来的时候,多情的傣家姑娘就会把自己家的肥公鸡杀掉,放上香茅草、姜、葱、蒜等佐料清炖,然后就到节日的活动现场去卖,等待自己喜欢的小伙子来买。如果来买鸡肉的人不是姑娘所喜欢的人,她会加倍要价,小伙子也就很知趣地走开。
要是姑娘看上小伙子,她就会羞怯的低下头。小伙子便问道:“农呃农(妹妹),你做的鸡肉怎么这么香呀?放的是凤凰山上的青辣椒,孔雀湖里的盐巴,芳草园里的青茅草吧”?姑娘则回答说:“延龙(哥哥)我这盒鸡肉放的是最普通的香茅草,最普通的青辣椒和盐巴,只不过是加上我一颗炽热的心罢了”!这样,一对有情人便把鸡肉端到幽静处,边吃边倾诉爱慕之情。
据说傣族青年男女通过买卖鸡肉寻找意中人的风俗,也源于一个久远的古老传说:说古时候有一家兄弟四人,老大死后变成龙王,老二死后变成蟒王,老三死后变为山鹰,只有老四未死,可是穷的结婚时连只鸡也没能送给新娘。为此,老四求助于他的哥哥们。于是,大哥把头上的冠子拿下来,二哥把蟒爪咬下来,三哥把鹰毛拔下来,三样东西凑到一起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给弟弟作为结婚礼物。从此,公鸡变成了傣族男女青年友爱的象征,恋爱的媒介。
傣族人的结婚仪式也很独特,即必须在男女双方的家庭同时举行。两家招待亲朋好友的仪式完全一样,都是在竹楼厅堂里,安放着一张精致的桌子,上面覆盖碧绿的芭蕉叶。桌上摆着各种礼品,还放着一股闪光的红丝线。同时摆上若干用芭蕉叶包好的糯米饭,这是唯一的主食。
酒席桌上还摆上各种菜四、五碗,亲朋一入座,依次敬米酒。随后经四次阻拦、四次献礼,又献上“请新娘礼”,才把新娘请出来。然后便举行隆重的拴线仪式。仪式以男左女右为序,新郎新娘像拉线人跪下,老人再用长线从新郎左肩围到新娘右肩,最后由男女双方老人给新人拉线。据了解,系红线意味着同甘共苦,日子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