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4日,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教学督导、质量评价与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培训交流会在江苏常熟国际饭店召开。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的500多名督导专家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教育部主办,常熟理工学院承办,围绕高校教学督导与质量评估领域的若干问题开展了研讨和交流。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目的是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自2017年9月21日国家教育部公布42所世界一流大学和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以来,“双一流”大学建设给各类高校师生带来压力,也给教学督导工作带来挑战。
本次会议报告者主要是针对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优化、课程思政对教学督导带来的新使命、信息化助推质量评价、云教学评价智能化等领域进行了交流。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双一流学校和学科的专家报告注重的是教育改革的宏观问题,而职业院校的代表关注的是微观问题,如教学评价方法与指标,什么是一堂好课,教学诊断与测评软件开发,创新督导工作机制,督与导并重履职等。
华中师大网
我的发言列举了教学督导中发现的部分问题:缺乏科学标准的教学质量评估导致师生不良互动。教学过程不规范,师生沟通肤浅,管理反馈缺位。“双一流”带来马太效应,两级分化,贫富悬殊。认为加强教学督导工作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关键环节。希望借他山之石,为创建中国的双一流大学和学科而进谏:
一要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高校要指导师生正确理解与贯彻“双一流”教学改革精神,扎扎实实从观念与行为上创一流学科,凝聚共识,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教学思想的讨论,举办教学主题报告,促进教学思想更新。要结合不同专业的“一流”创建目标,采用质量与数量相结合、结果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师生良性互动评价为特点的评价方法;全国“双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采用动态管理办法,定期实施淘汰与补进制。
二要加强教学全过程的巡视与督导工作。高校要赋予巡视组与督导组更多的权益和独立的监督职能,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报,敦促管理部门和当事人改进;教学管理部门除了抓好同行听课外,对各类教学观摩、调研活动、社会实践与小组讨论都应该建立相适应的教学质量评估标准。
三要搞好教学与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平衡。把教学质量标准作为评聘教授的基础指标,将教学论文的发表等同科技核心期刊的成果一样奖励,鼓励教学创新,听取学生教学改革建议,注重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与职业生涯的追踪发展,建立相应奖惩制度,促推“一流”学校和学科建设良性发展。
(选自郑晓边著《生活叙事 生涯如歌》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