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作 者 鲁 彧 (中国)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海 外 头 条 总 编 火 凤 凰(海外)
图片来自百度
《律诗·端午祭屈原》
文/鲁彧
银河穹遥群星璨,
史海波浩多俊颜。
请命为民酬家国,
铮骨立世气若兰。
一曲离骚千古颂,
四海膜拜芳尘寰。
衔忠求索楚兴路,
怀诚九歌悲问天。
抱石问天补不得,
怒纵汨罗何其怨。
泽畔千舟竞龙渡,
粽香万郡礼顶虔。
星移物换端午至,
酒酹江天祭先贤。
注释:
(1)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人,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提倡“美政”,主张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忧国忧民。后遭诽谤排挤,先后被流放汉北和沅湘流域。 最终悲愤交加,投汨罗江而殉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楚辞之祖”。以屈原《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情怀,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
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2)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娱餐饮综为一体的民俗节日。
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传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即将五月初五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8年,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
(3)星移物换。即星位移动,景物改换,谓时序变迁。典出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2023年6月22日端午节于上海
【作者简介】鲁彧,山东人氏,大学文化,曾经军旅,热爱文学,作品多在中华头条(中华文学社)上海头条、海外头条等国内(外)媒体网站平台发表和转载,被《中国诗刊》《中华诗词》《中国文学》《人民文学》《当代诗词》等专题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