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一团在老山作战中,全团全年共牺牲了10名烈士,而在4,26战斗中,一个晚上二连就牺牲了三名同志,这才是团里接替友军后的第6天。作为团里的政工主官,我的心情很沉重,照这样的伤亡比例打下去,一年作战全团要牺牲多少官兵啊。如何实现中央军委“小代价、大战果”的作战要求,我想了很多。在老山作战,减少伤亡的很重要一项工作就是大修工事,用坚固的工事抵御敌人的炮击。但是修工事太难了,如果组织的不好,在修工事时就可能造成新的伤亡。
为此,团里提出了大修工事的三句话:“工事就是战斗力,工事就是父母心,工事就是护身符”。工事就是战斗力很好理解,有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就可以消灭敌人保存自已。工事就是父母心也好理解,哪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子从战场上平安归来,只有坚固的工事才能实现父母的心愿。工事就是护身符更有针对性,官兵们上了阵地以后,有些迷信的东西在战场上流传,比如穿红裤头,扎红腰带,戴护身符等等。是红裤头、红腰带管用,还是坚固的防御工事管用,实践证明坚固的工事才是保护官兵生命的真正护身符。团党委关於大修工事的三句话传达到一线官兵以后,全团掀起了大修工事的热潮。
特别是一营用三个月时间修成了一千多个台阶的上甘岭之路,不但缩短了军工们上下阵地的时间,而且确保了官兵们上下阵地的安全。之前的上甘岭之路布满了碎石,越军特工把防步兵地雷放在石头下边,只要有8公斤的压力地雷就会爆炸,这种地雷被官兵们戏称为“人道地雷”,它不要人的命,只要人的一条腿。在战场上伤一个人比死一个人更能削弱对方的战斗力。
我在接防之前到友军见习,他们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友军的一个付连长从上甘岭主峰下阵地,在路上踩了一颗越军放在石块下的地雷,一条腿被炸断了。我们一营把上甘岭之路修成水泥路面以后,就再也没有出现类似事情,因为在水泥路面上埋雷,一看就知道,而在碎石路上埋雷,上下山的人急着赶路,不可能把路上的石块一个一个翻开看,而防步兵地雷很小,只有一个月饼大,压在石块下不易察觉,特别是夜间上下阵地的官兵更容易触雷受伤。
一线官兵们尝到了修工事的甜头,伤亡比例大幅下降,这就是多流汗少流血的道理。
作者简介
李太忠,1950年出生,河南省孟州人,少将军衔,历任某红军师政委,某集团军政治部主任,青海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新疆军区副政委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