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金融的足迹
工商银行昌乐支行 赵忠东
红色北海银行是我国存续时间最长的金融机构,具有重大的革命贡献。1939年12月1日,北海银行在掖县(今莱州)抗日民主政府成立,1940年10月,北海银行升级为山东抗日根据地银行,鲁中地区是北海银行总行所在地。1948年5月1日昌乐县解放,北海银行搬迁至昌乐县城大十字口。1949年北海银行改组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

为传承红色金融文化,2023年5月初,在潍坊市人民银行和工商银行潍坊市分行的大力支持下,工商银行昌乐支行积极做好红色金融素材的征集及人物访谈工作。一是安排一名行领导全力以赴做好资料征集工作。二是对北海银行和人民银行在昌乐早期的史料进行抢救式发掘。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海银行时期的工作人员已经寥寥无几,人民银行早期的资料也因为当事人的离世而收集愈加困难。本次访谈我行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是96岁高龄的王洪春老人和88岁的田恒勤老书记,对他们的讲述进行录音录像,还原当时情况下银行的艰苦奋斗的岁月,他们是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其口述资料对于还原历史真相意义非凡。

5月15日上午,工商银行昌乐支行行赵忠东同志陪同工行潍坊分行网金消保团队吕绳端同志对王洪春老人进行了专访。王洪春老人是建国前参加工作的北海银行老员工,通过老人的讲述,我们了解了北海银行昌潍直属支行在昌乐大十字口旧址的历史,以及后来迁到现址的过程。对于昌乐县政府曾经在梁家庄的历史,我们在乔官镇文化站王效民站长的带领下,找到了对这段历史比较清楚的梁家庄梁功瑞老人,了解了1948年昌乐县政府在梁家庄的历史,同时,王成顺老人曾经是昌乐县财政科的人员,有待考证的是王成顺老人是不是北海银行老员工,因为当时的北海银行办事处人员很少是和县财政科合署办公的。下午走访了人民银行老领导田恒勤老书记,对于人民银行到工商银行过度的历史,尤其是昌乐县支行办公场所的变迁、领导的更替,老人的讲述是宝贵的资料。

昌乐县古城街和利民街交叉口以南150米左右东南角的青砖建筑群历经百年历史变迁,现在已经成为潍坊市范围内硕果仅存的北海银行旧址。这里建国前后为昌乐县的中心--大十字口,曾经是原建国前昌乐县银行的旧址,其前身是1942年8月由昌乐县府名义为发行纸币“昌乐流通券”而建立的昌乐流通券办事处这一机构演变而来。1946年改为“公兴号银行”,董事长赵华轩,经理刘汉卿,放款放粮兼营杂货,直到1947年国民党昌潍专员公署责令成立昌乐县银行时,公兴号银行遂又改称昌乐县银行,行长陈有章,该行在1948年4月昌乐解放时,人员逃走,由北海银行昌乐办事处接收。

经查阅相关地方志及走访北海银行老员工、人民银行老员工,证实位于大十字口的建筑遗存为已经有80多年历史的历经国民党时期的昌乐流通券办事处、公兴号银行、昌乐县银行,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北海银行昌乐办事处、昌潍直属支行、人民银行昌乐办事处,历史底蕴深厚,红色金融意义深远,建议作为红色金融爱国教育基地进行保护和发掘。

研究北海银行历史是为了赓续传承红色金融基因,同时,这也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成果,是昌乐支行党建重实践的重要体现。任时光荏苒斗转星移,昌乐这座红色的金融之城依然在传颂着她红色的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