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端午
辛丑年的端午,我们驱车
穿过盐碱地,去追寻黄河的尽头。
大片赤色的碱蓬像体内无尽蔓延的虚妄。
我钟情的脆弱与静谧都在这里。
《诗经》、《三吏三别》、《朝花夕拾》,
这些芬芳的毒药啊,
淤积在胸口的一腔浓血。
我们中有人冲着天狼星的方位,
思考写作的悲愤。
哦,那悲愤仿佛被雨淋湿的
旧棉袄越来越沉,而生活却倾向于
全方位的轻浮。这经度上
普遍的二律背反。
终未释然啊,终未触及写作的谜团。
当我们离开,像空气愧对
作茧自缚的流水,也像无产者
攥紧手里泥泞的租金。
故乡·望远
从海上吹来的风夹带着
盐碱地上的尘埃,
落到胸前望远镜的镜面上。
如果不是这个单一的
物理过程提示我写作的深度,
我也不会明白,最后就是
尘埃塞满了我梦中
那些微小的间隙。
诗歌不是福尔马林,
但写作有时候类似于考古,
两者之间的望远构成词语的形而上学。
我起身。我其实是想
透过镜头寻找一切存疑的
细节,在这个炽烈的北方午后。
我思考,为了某种理性的限度。
故乡·晚霞
晚霞如血,半空中
裂开生活的伤口。大堤
仿佛天上垂下来的鞭子,
人类的生死辛劳拧在其中。
书面体的河水波光粼粼,
像遗失的古琴谱,
揭示某种哲学意义上的穷途。
大部分时候,我在黄河边
想象真理是一种天赋,并试图
透过深夜的萤火看见巨大的
秋天,练习悲伤。
那么多珍贵的事物都在
消逝,就像我们从未真正
保留过一滴雨、一片雪。
我知道善善恶恶,均在修为。
风吹我,其实是在掂量我
内心的东西,那些自我的
经历,自然的气息。
风吹晚暮,短暂、纤细的迷津。
风吹我的理性,为了辨清
即将弥漫在黑暗中的事物。
故乡·晚风
站在暮晚短暂、纤细的
淳亮中,看天井里四季的迷津。
四月的清露,六月的蛙鸣,
一直到九月苦禅的命数,
老屋墙面的颜色愈来愈深。
父亲坐在磨盘前,浮世
就是他吐出的长长的旱烟,
或者暮秋田野里露出地面的
一堆枯骨。有时候也是
未名动物长吟后迎来的
漫漫长夜。
我想问问母亲,和她一起
重温田垄上的出嫁日,以及
生下我的那个清凉的夜晚。
我指尖的风从那时的角落里吹来,
带着光阴漫不经心的
木讷与宁静。
半生将过,仓皇多有翻覆。
可告慰的是,一直遵循着
蔚蓝的力量。晚风轻拂,
送来漫长的悲欣,以及为人的
本义。人间这条羊肠小径,
我在它溢出的爱怜中活着,
河流山川说到底是一味中药,
我用它抚慰苍茫的
诗歌之心。
故乡·纪念
乌鸦归巢时,夕光像
某种惯常的折中主义被树林割破,
支离破碎。
能让我遁形的,
除了字与词的羞辱,还有
泛着金光的河面。
实际上,只有长堤、砾石、
泥沙和乌鸦构成了黄河。
人不过是行使幻觉与想象的工具。
有多少人喝着黄河水死去,
就有多少人喝着黄河水生来。
那些深埋地下的铜镜,不见光时
吸收着世界,见到光时释放着世界。
从生到死的往复与循环,
提示着诗歌的严峻与有效。
要允许老旧的逻辑起老旧的作用,
要允许在一首诗中纪念自己的灵魂与肉身。
故乡·暮晚
坐在暮晚短暂而纤细的
淳亮中,看乌鸦用最朴实的
动作构筑千年未变的鸦巢,
从未突破理性的界限,
而人类恰恰相反。
我想和枝头的它们谈谈
对立面的问题。我想和坠着
些许冰雪的蝉蜕谈谈安静的形式。
我想知道飞蛾为什么会扑火。
那些鸦巢应该成为写作的
戒条。因为诗歌的对立面
不仅仅是自我的矫情,
有时候也包括技术。
因为乌鸦从一开始就知道
自己是乌鸦,而我已经很久
不知道自己是谁。
那些在童年困扰我的,
如今依然困扰着我。
故乡·方向
想起年少时养的鸽子,
每次放飞后都能丝毫不差地
回到檐下的鸽笼。
还有那窝不知换了几茬的
燕子,总会穿过三月清凉的
风和雨,明示着故园的意义。
每次大水过后,黄河滩
都像一幅狂欢后无序的抽象画,
透着极端的美,
鱼鳞状的沙条仿佛父亲的肋骨。
秋天的傍晚,成群的
乌鸦盯着晚霞打在河面上,
永恒的时光在燃烧。林间
吹来大风。有一些风会永远
留在空中,有一些会来到人间。
大雪漫漫,冰封千里。
那些沉在水底的泽泻与苋实,
千屈菜与凤眼莲的根,
依然会在变硬的淤泥中延伸,
探寻着方向。
故乡·冬天的傍晚
冬天的傍晚,站在
古渡口遗存的石基上看北斗,
看猎户座星云像密集的萤火虫。
夜空依然像我孩童时深不可测,
寂静像神秘的礼物。
星光熠耀着年代的遗骸,
固执、重叠而亲切。
当年孔子心怀“礼”与“仁”的绝壁,
沿河孑行,步履骄矜而痛苦。
一直到杜工部的草堂,
到鲁迅,在同一片星轨中追古抚今,
试图找回世界的原义。
这一切并未腐朽,还在我的
诗歌中慢慢地生长。
我听见林间传来细微的回响,
像某种电波摩擦着空气。
细小的物质从天上
传到地下绵延的冻土带,规避了
诗歌之外的不堪与虚妄,
以及人类认知的障碍。
我吸一口空气,连同它的凛冽。
那些萤火虫般的光
才是构筑世界的基础之本,
其中的轨迹势不可挡,
沁人心脾。
故乡·源头
很多次梦中看见晚年的
祖父,身子缩成与当时八九岁的
我一般大小。有时被父亲
用木轮车推着,有时被父亲
背着,在黄河大堤上
不停地走。他死盯着河水,
不说话,直到晚霞将
全世界淹没在深沉的黑暗中。
地平线上云雾缭绕的
盐碱地,孤独村庄里成片的
黄泥屋顶上破败的风车
如今还在艰难地转着,
每转一圈,我的心就收紧一次。
这迷惘的顶端,
是我每天都在想像的场景,
愧疚而又百感交集。
当我写诗,故乡就是
一块年少时结在身上的痂
突然被揭下来,露出凛冽的
伤口。如果在冬天,散落的雪
被风吹到河面上,像一个
心怀悬崖的人走到窗前。
有人在月光下诵经、修为,
就会有另一些人替故乡
接受惩罚,那困扰
一切的源头。
故乡·夕光
夕光落到河面上,
像风吹过灰烬而快速显现又熄灭的火光。
在我们无名的一生中会多次看见,
暮色将我们包围,
古老的词语在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上等待。
一代又一代人在时间的棉絮中
紧紧挨着,消失又重现。
而北方地下绵延的冻土带
会在夏天融化一部分,
河水会增加。
我会在夕光消逝前的瞬间里忆史,
怀念那些湮没于星宿间的人们。
在热爱的暮色中变老,保持古老的清醒。
平复后的悲伤凝重而悠长,
旷古的气息让万物清澈,
让我倾向于在写作的过程中被遗忘。
持久的事物如此之少,
写作的谜团却如此之多。
文学不是绕圈的行为,黄河也不是。
它终究会在夕光中流向大地深处,
地平线上苍茫的凛冽。
马累,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山东淄博。著有诗集《纸上的安静》、《内部的雪》、《黄河记(节选)》等,参加诗刊社第27届“青春诗会”。诗歌多次入选《新华文摘》、《北大年选》、中国作协创联部《年度最佳诗选》等海内外选本。认为诗歌首先要干净、安静,其次要表达出内心的爱与罪愆。
附:近期重点关注专题栏目——
“未来诗学”往期文章
2023年5月,活跃在中国当代诗歌现场的诗人、诗歌评论家、学者,展开了一场关于“当代诗歌困境和危机”的专题研讨,这场研讨会上提出的观点和诗学理论,引起了极大关注。根据这场讨论的主要参与者一行、王东东、张伟栋等人的建议,南方诗歌开设“未来诗学”专栏,用以刊发关于这一主题的有关作品。
这是一个特别需要诗歌的时代,南方诗歌秉持“开放、包容、自由”的诗歌精神,欢迎争鸣,并希望为中国新诗的未来,找到更多的共鸣!
六人谈|当代诗歌的困境与危机
候乃琦|当代诗歌困境现象之观察
梁余晶|困境,但非绝境
楼河|历史主义诗学是必要的还是可怕的
蔡岩峣|不仅是语言还有语言对应的生活
吴虑|“绝境”,或曰一次换轨
李照阳|诗歌史的终结,经验写作、自我与诗的更新,及AI的冲击
李少君|人诗互证与诗歌境界
张伟栋|小诗人时代的忧愁
楼河|说你有病,给你开副毒药
彭杰|当代诗歌中的“不满”
楼河|“大诗人”的不可能
箭陵霄|异构诗学批判当代诗歌散论
吴虑|怎样“换轨?兼及“幽微”的革命
阿西|稗类、扮相、炫技及尺度
刘萧|未来诗学的可能性及其限度
张雨晨|诗与新媒介思考
曹 僧|公益诗学作为一种未来诗学
《南方诗歌》2021年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3年元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3年二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3年三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3年四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3年五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3年六月目录
姚辉:落日在黄昏被悬空了两次
“细读”:侯乃琦|可仔的残酷童话
“未来诗学”:楼河|历史主义诗学是必要的还是可怕的
蒋芸徽:山与诗的盘旋(组诗)
“他山诗石”:陈子弘 译|维贾伊·瑟哈德里诗选
宇恒:咖啡馆的夜
“崖丽娟诗访谈”:李海鹏|齐达内说过,没有人生下来就会做马赛回旋
钟鸣:当我们遭遇熟词
“未来诗学”:蔡岩峣|不仅是语言还有语言对应的生活
孙文波:唯有时间如刻刀
王春芳:现实总在秘密流淌(系列组诗5)
“未来诗学”:吴虑|“绝境”,或曰一次换轨
淳本:我有兰草兮九畹
梁小静:当我们面对自然
郑越槟:晦暗者的摩灭之夜
张铎瀚:举着火把切近语言的某条大路
“细读”:侯乃琦|诗的侠骨与柔肠
“未来诗学”:李照阳|诗歌史的终结,经验写作、自我与诗的更新,及AI的冲击
谢健健:在合唱队伍之间
“90℃诗点”:张新泉&张媛媛|从词典中救出诗
“未来诗学”:李少君|人诗互证与诗歌境界
“未来诗学”:张伟栋|小诗人时代的忧愁
“未来诗学”:楼河|说你有病,给你开副毒药
李雅倩:向命运偷取阳光
“细读”:陈啊妮|用一个纯粹诗人的名义给诗歌命名
“未来诗学”:彭杰|当代诗歌中的“不满”
“品鉴”:江雪|月亮与极地:诗学的游荡与重生——杨子论
冯晏自选诗:关于大自然(八首)
“品鉴”:麦种|“否定”诗力说——读李心释《非有非无》
“未来诗学”: 楼河|“大诗人”的不可能
张曙光:沉默也是一种言说
洛白:柴火还在夜色的人间闪现
“未来诗学”:箭陵霄|异构诗学批判当代诗歌散论
胡了了:磷火多么美
“细读”:滕建猛|蚂蚁和铁早已烙下深深的印迹
李双:闪电的入口
“未来诗学”:吴虑|怎样“换轨?兼及“幽微”的革命
北野:山海记(组诗)
邹弗:黄昏就要来临
罗振亚:永远走不出父母的那片天(组诗)
陈涛:落樱的乐章
康宇辰:经验的苦味
萨仁图娅:端午,致敬一条江
“他山诗石”:海 岸 译|狄兰 . 托马斯:诗艺札记
“未来诗学”:阿西|稗类、扮相、炫技及尺度
“未来诗学”:刘萧|未来诗学的可能性及其限度
崖丽娟:粉墨年华(组诗)
洪仕建:停止募仿生锈的野火
“他山诗石”:高兴 译诗选
梁小曼:日也西行
江非:当风变得更暖一些时
黑陶:灶仓,有着最古老守时的黑暗
津渡:斧子的技艺
“未来诗学”:张雨晨|诗与新媒介思考
“未来诗学”:曹 僧|公益诗学作为一种未来诗学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