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牢固树立大抓基础鲜明导向,着力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能力,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坚强战斗堡垒。原阳县不断提升流动党员管理效能,积极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新机制,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摸清底子,建立“数据库”
指导13个各乡镇(街道)采取微信找、入户查、电话访的方式对辖区内流动党员进行全面摸底,确保掌握流动党员的流动去向、流动时间、流动类型、流动原因、联系方式及从业岗位,共排查出农村流动党员2050人,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印发《流动党员活动登记簿》650余本,一村一簿、专人负责,每月联系,每季度对流动党员的信息进行一次核对更新,确保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抓在经常,融入日常。
建立组织,成立“流动支部”
为给流动党员“筑巢安家”,原阳县依托异地协会、商会,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形式,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集中地建立流动党组织,先后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北京、山西、郑州等地建立8个流动党员党支部,依托流动党支部“就近、灵活、方便”的原则,组织部门每年4次对流动党员进行上门联系,了解其思想、就业和生活等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使党员“漂泊有港湾、离家有组织”。
加强学习,强筋健体
不断拓宽组织生活开展方式,首先是依托学习强国、微信群等线上平台,组织流动党员参加民议事、主题党日等活动,通过互联网向流动党员通报党支部有关决议和重大事项。流动党员每月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向支部报告学习情况和参加组织生活等情况。二是在春节、五一、十一等流动党员集中返乡的时间点,组织回乡流动党员参加主题党日、座谈会、讲党课等活动,确保流动党员“离家不离训,流动不忘学”。
优化服务,感恩组织
印发《原阳县农村流动党员管理办法(试行)》,依托党员联户机制,由党组织指定1名在家正式党员结对子联系帮扶流动党员,每月联系了解其思想动态、工作和学习情况,有效增强流动党员归属感和幸福感。同时对生活苦难的流动党员及其家属,主动给予组织的关心关爱,在“三夏”“三秋”大忙中帮助抢收抢种。在高考期间,12名县青年服务志愿者为流动党员子女,提供“一对一”服务。春节期间,组织开展送岗上门主题党日活动,为流动党员提供家门口的就业平台,引导在家自主创业,让流动党员“游子返乡、感恩家乡”。(原阳县委组织部 毛贻波 刘彦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