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怪事》【梦 文4篇】
文/吴德珠
下面几篇文章都是在睡梦中产生的,分别在不同的刊物上发表,简直有点不可思议,故载入本书,以飨诸位尊敬的先生。

118.毛人水怪
记得我7岁的那一年夏天,就是1953年的夏天,盐阜地区闹毛人水怪。
传说毛人子浑身都是毛,红眼睛,绿鼻子,青面獠牙,白天躲在水里,晚上从水里爬上岸,逮住人就剜眼睛,把眼睛剜下来放进棺材里,一只棺材眼睛盛满了,再用一只棺材盛剜下的眼睛。说是毛人子把剜的眼睛运到外国造炸药,炸中国人。听到这些谣传,顿时人心惶惶,人们白天在田里干活,下午太阳离地平线一丈多高就扛着锄头回家吃晚饭了。屋子小,门不牢的人家就到屋大门牢的人家住宿。我家是顶头舍子茅草屋,门不太牢,不敢在家住宿,父母就带着我们到潘奶奶家住宿。潘奶奶家是旁门,虽然也是土墙草屋,但是比我家地方宽大,门也坚牢,除了有木门栓,门框上还有一根四方形的长木棍抵住最下边的一根桁条,门关起来是不容易推开的。潘奶奶就是一个人,和四姑娘一家住在一起。我们到潘奶奶家,床铺很困难,就在地上铺席子睡觉。大人们警惕性很高,睡觉前准备了叉耙扫竹戗在门根,以备毛人子来了用它们当武器和毛人子战斗。潘奶奶的四女婿见人多,不好睡,说:“你们睡,我在外面拉二胡子(胡琴),毛人子怕二胡子。”潘奶奶的四女婿虽然不识字,不懂简谱,但是会用72个啷嘀当代替哆唻米发少啦西哆,拉出来的曲调悠扬悦耳。我们在屋里一边抹汗拍打吸血的蚊子,一边听着从屋外传来的悦耳小曲,不知不觉放心地睡着了。
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天以后,县公安局下来人追查谣言。原来谣言是从阜宁、滨海一带传过来的,是国民党特务和阶级敌人制造出来的,是为蒋介石妄图反攻大陆而搞乱人心的。
辟了谣言,人心安定了,人们白天安心干活,晚上各自回家住宿。不过,人们在睡觉前总是把门抵紧,不敢大意。

119.虱 论
苏东坡出名之前在四川峨眉山居住时,与夫人谈论虱子,曾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次,夫人脱下内衣捉虱子,苏东坡问虱子生于何处?夫人说:“生于毛衣呗。”苏东坡摇了摇头,说夏天不穿毛衣,虱子从何而来?认为虱子生于皮肤。
夫人不相信,苏东坡却坚持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
苏东坡有个邻居王妈妈,见多识广,苏东坡遇到不懂的问题便向王妈妈讨教, 常常能得到满意的答案。为了占上风,苏东坡背着夫人给王妈妈送去了一碗咸菜。
当苏东坡和夫人一起来到王妈妈家时,王妈妈笑了,听了苏东坡夫妇二人的见解后,王妈妈说:“不怨毛衣不怨皮,多谢你家的菜和鸡。常换衣衫勤洗澡,虱子哪有存身地?”
苏东坡和夫人相视而笑,非常佩服王妈妈的见解。

120.炼 句
欧阳修写文章总是字斟句酌,写完后反复修改,直到一字不易为止。据说《醉翁亭记》的初稿完成后,他把文稿逐页贴在墙上,有空就边看边改,被改得面目全非。《醉翁亭记》的初稿开头是:“滁州东边是山,南边是山,西边是山,北边亦是山。”最后改为:“环滁皆山也。”将19个字缩成5个字。
有一天,欧阳修和一位朋友在一条大路上行走,突然迎面来了一匹快马,将睡在路上的一条狗踩死了。欧阳修问那位朋友,这件事该如何叙述。那位朋友知道欧阳修是炼句的高手,想了半天才说:“有犬卧通衢,逸马蹄而死之。”说完望着欧阳修,心想,我仅用11个字就把这件事叙述得明明白白了,够简炼了吧?可是欧阳修却使劲摇了摇头,说:“要叫你编史,恐怕万卷还编不完哩。”那位朋友急了,问:“你说该怎样叙述?”欧阳修笑着说:“逸马杀犬于道。”那位朋友惊叹不已。

121.午 餐 诗 趣
一天中午,中学餐厅里菜香四溢,一阵喧哗之后渐趋安静,学生们开始吃饭。靠近大门口的一张餐桌上,张王李赵四位同学围坐在一起。
张生是一张漏嘴,每吃一口饭总要掉下几个饭粒。饭粒在密集,地盘在扩大,侵占别人领土了,于是他用筷子把饭粒朝桌子中间拨拢。
王生见状,诗兴大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对面张漏嘴,不念爹娘苦。”
“哈哈哈······”大家齐笑。
“好诗,好诗。”邻桌的同学们齐声喝彩。
李生听了,打抱不平,咏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君看王瘦子,肥肉桌上吐。”
“妙,妙,妙······”又是一阵哄笑。
赵生白了王生一眼,端起准备倒进泔桶的半盒米饭,也开口朗诵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去看下水道,肥肉米饭堵。”
“不错,不错。”大家这回没笑,不约而同地点着头。
张生也来了灵感,刚要开口,却见事务长笑着站在身后。事务长早就来了,大家都没注意,即兴诗他都听到了,他晃了晃脑袋,说:“你们几个歪才不小哇!”张王李赵顿时舌头吐出来,就像拖把上的拖布······

吴德珠,盐城射阳人,大专学历,市作协会员,种过地,当过兵,教过书,业余写过新闻,教学论文,小小说,诗和散文等在电台,报纸,刊物上发表,编著《咄咄怪事》一书岀版。

主编简介:尹相秋 (网名梦锁清秋)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联墨双修副总编;《清秋文轩》总编;《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今日头条》认证编辑。2020年中国互联网首届朗读大赛获得优秀奖。2022年10月荣获国际中文朗诵《金梅花奖》三等奖,有百余篇散文发表在网络平台。朗诵作品三千余首;配音秀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