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是抗日战争接近尾声的时期,也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最疯狂的时期。
坚持抗日的军队128师几万人,被日军调集的大批部队和飞机、大炮、坦克集中围剿,终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至此沔阳全境以及周边各县均被日军占领。
这时日寇在沔阳各地均驻扎有军队。各地的汉奸政权也相继建立起来,原来的各级治安维持会也先后改为汪伪政权的县政府,以及区、乡政权。主子和奴才狼狈为奸,耀武扬威,欺压老百姓,并强迫逃难的百姓都要返家,商户和手工作坊都要正式营业。
于是老百姓又纷纷返回,开门营业,以度时日,市场上也逐渐有了些生机。
(二)
我家此时的生活状况与抗战前相比一落千丈。一无资产可卖,二无劳动力谋生。过去的一点点积蓄,经过几年的战乱和疾病,早已用光。在王家湾逃难时,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完全靠亲朋好友的接济和借贷过日子。
人总得要生存,总不能坐以待毙。正当逃难的老百姓纷纷返回小镇谋生的时候,父亲也拖着有病的身体,伙同蛋业失业员工,租赁了被日寇烧毁后用断垣残壁搭建起来的一间铺面,合伙做鲜蛋生意。
这些失业员工业务熟,购销渠道也是熟悉的,只是没有资本,只能借债经营,或者代客收购。在日寇统治时期惨淡经营,仅仅只能糊口。
我从王家湾回到镇上,书不能读了,只有忍痛辍学谋生,弥补家庭生活不足。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能做个什么啊!只有做最简单又不要什么资本的事,就是提篮小卖,每天都可以赚几个钱,帮助家里。此刻我的内心痛苦极了。
我从小对读书有兴趣,在王家湾虽说吃野菜杂粮,但有很好的读书环境。我立志要学习古书中的人物,将来要做一个学识渊博、道德高尚、有抱负有理想的君子,可是眼前处境是每天提蓝小卖,完全是一个穷酸的小人,那有君子之风。
(三)
我把不愿提蓝小卖的事跟父亲说了,把君子小人的事也向父亲说了。父亲听了以后气得发抖,把我臭骂了一顿:“你人小心不小,你晓得什么叫君子?什么叫小人?你可能是古书读多了未融化,越读越迂了”。
父亲说:“什么人是君子,勤劳、善良、心肠好的人都是君子。人再怎么穷,只要不做坏事,也是君子。那些有钱的、做官的人,表面看起来都是谦谦君子,其实有很多是卑劣的小人,是混帐王八蛋”。父亲越说越气愤,恨不得要动手打我,于是我只有耷拉着脑袋开溜。
“站住”!我被父亲严厉的怒吼声震住了,停住了脚步,退到原先的地方,准备挨打。可是,当父亲的咆哮声平息下来后,既未拿条子打我,也没有听到叫骂声,屋子里一下子十分寂静。我心里很惶惑,于是抬起头偷偷望了望父亲,他神态木然地坐在椅子上潸潸泪下。
此情此景,我也不知为什么鼻子一酸实在控制不住,哇的一声哭了起来。父子二人相对哭泣,特别是我越哭越伤心,越哭声音越大,好像是要把我家所受家破人亡的苦难,向老天爷呐喊。泪水潸潸,好似要将我所受穷困、凄凉、悲哀、委屈以及许多人间不平事,统统向苍天倾诉出来。
父子相对哭泣了一阵子,思想上似乎轻松些了。父亲说:“儿啊!别怪为父对你严厉了,是为了你长大成人后明白做人的道理。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是按照古人教子的格言来做的,爱之以深,责之以切。有钱人家子弟吃得好穿得好讲阔气讲排场就是君子之风吗?你提篮小卖摆烟摊,破衣烂衫,就是小人之态吗?你完全颠倒了啊!那是典型的纨挎子弟,你的行为叫做大丈夫能屈能伸。穷不能失志这是千古名言”。
经过父亲再三开导,我也不认为穷是见不得人的丑事,所以,提篮小卖也好,后来摆小摊卖香烟水果也好,都做得理直气壮。在做这小买卖谋生的时候,我仍然没有忘记学习,仍然坚持读书,坚持写毛笔字。
这一段时间并不长,只有几个月。这段时间,父亲总想把我送到哪个地方去当学徒,他认为家庭教育难成材,天生是要别人来管教的。一来可以锻炼独立生活能力,学点本领,二来可以减轻家里一个人的生活负担。可镇上资本家都跑了,小商店小作坊不要工人。
叶培元简介: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主编《沔阳公安志》,出版长篇回忆录《沧桑岁月》、《叶培元书画作品集》、《叶培元家书》;曾获“仙桃市劳动模范”、“仙桃市优秀文艺家”等称号。
征稿启事
各位作者,我们海内外文学联合会向全世界作者征集稿件。我们分普通稿件,月征文稿件,年征文稿件,新的一年我们将举办世界级文学作品评奖,奖金非常高。欢迎朋友们投稿。投稿地址,加微信snbm5828。加微信时必须告知是投稿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