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讯 走进社区和村,党建引领为基层社会治理提效能、增活力;走进企业,党建引领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阳泉市矿区平潭街街道持续探索党建工作的有效路径,不断聚人、聚心、聚气、聚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和发展效益,全力推动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党建工作的“软实力”正逐步转化为经济发展的“硬支撑”。
平潭街街道位于矿区中心商业区,有华阳集团机关、阳煤总医院、阳泉日报社、市建筑设计院、阳泉开放大学等驻地企事业单位,周边商超林立、社区密集、人口众多。如何下好区域治理“一盘棋”,是摆在街道党政工作面前的头等大事。平潭街街道立足实际、创新思路,提出了“党建引领商圈发展”的新路径。
商圈是城市的商业聚集地,也是消费市场的“透视窗”。目前,平潭街街道共有非公企业43户、个体工商户765户,从业人员约2000人。针对商圈聚集性强、新业态多的特点,平潭街街道党工委着眼区域“大党建”,深化党组织“政治”“服务”“公益”三大作用,在全市率先成立了街道商会党支部,构建起了“党委统筹、区域联动、多元共筑”的商圈党建体系,将红色基因注入商圈经济最活跃的脉络,有效促进商圈繁荣、经济发展。同时,以街道商会党支部建设为抓手,在矿区文化广场负一层打造了集党群服务、营商服务、志愿服务、便民服务等于一体的商圈党群服务中心,将各类组织、各种资料、各方力量串珠成线、连线成片,改变以往企业商户“找”服务的现象,推动阵地建设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由“补齐短板”向“延伸跳板”转变,让新就业群体有了归属感、商户有了共同的家、商圈发展有了主心骨,激活了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如何走活党商互融、商圈繁荣这一棋局?平潭街街道在实践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区域经济要发展,离不开好的营商环境。平潭街街道凝聚发展共识,通过“架桥、织网、铺路”等多项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提升服务商户的质量和水平,在细小之处彰显温情。架设“连心桥”,向企业宣传解读助企纾困等优惠政策,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和商户生产经营状况及面临的困难问题,充分发挥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织密“联系网”,充分集合党建资源、经济资源、社会治理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建成街道商圈“党建”文化中心、协调议事中心、共促共建中心,搭建了企业商户与街道各部门的沟通平台,激励商圈商户争先进位、诚信经营、明码标价,实现党员形象更亮、商户经营更好的“双赢”效果。铺就助企路,明确了“重点企业”有班子成员联系、“个体工商户”有街道社区兜底,诚恳与企业家打交道、交朋友,形成了一贯到底、强劲有力的“动力主轴”,常态化提供各项服务,真心实意为企业商户解难题、办实事。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平潭街街道党工委积极践行“联促融”工作法,充分发挥党在商圈发展和治理中的领导作用,聚焦“常活动、有温度、聚人气”的思路,进一步做实做优党建引领和党建赋能,擦亮了“党建+商圈”新名片。
去年以来,平潭街街道以商圈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组织居民、驻地单位、街道商户开展大手拉小手亲子诵读、文化周、“我们的节日”以及普法宣传、反诈宣传、急救知识培训等活动,受到了辖区居民和商铺的一致认可,得到了区委组织部、区妇联、团区委、区综治中心、区民政事务中心、区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各社区携手驻地企事业单位开展插花、非遗花灯制作、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等,打造团结和谐的治理共同体;深耕厚植红色商圈氛围,引导党员志愿者“亮身份、亮承诺、亮行动”,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真正将商圈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党员之家”“居民之家”“企业之家”。
党旗红,商圈兴,居民幸福。眼下,万亩牡丹园马力全开,夜市经济持续升温,社区庙会底蕴厚重,香河公园吸引市民争相打卡……平潭街街道以党建引领商圈发展,将党建神经末梢延伸至商圈最富人气、最具活力的区域,让党旗“飘扬”在商圈、服务“延伸”在商圈、经济“飘红”在商圈。党建圈、营商圈、服务圈“三圈”融合的商圈党建新格局,打响了商圈品牌,满足了居民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更为街道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红色动能”。
来源:阳泉矿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