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缝纫剪刀
文║熊攀
“家里有人吗!”女同事边推开一楼的大门边问,随行的村干部随她一起进屋,我跟在两人身后也打算进屋。
这户人家是同事联系包保的脱贫户。此前,我和同事也多次走访过这户人家,与户主夫妻见过面。户主已年过七旬,一只眼睛瞎了,他的妻子体弱多病,儿子身患有重疾,唯一的孙女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享受农村低保,是一家人最主要的生活来源。
我正要进屋,突然听到从二楼发出一个声响问:“你们是谁?”
我从门口退几步望向二楼阳台,见一位年轻男子用深邃犀利的目光俯视楼下。他中等身材,穿件白汗衫,脸色苍白,额上的黑发稍稍有点卷曲。
同事和随行的村干部听到问话声音,从屋子出来,然后一起望向年轻男子。他应该是老人家的儿子,此前我们只听两位老人说起他患重病长期接受治疗,并未见过他本人。这是我们第一次见到他,他也是第一次见到我们。
“你好!我们是市委党校的老师,特地来看望你们一家的。”我回答他说。
男子没有应声,但转身下楼。
随行的村干部告诉我们说,男子是位80后,正是户主的儿子。他曾结婚组建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妻子长得标致,夫妻二人育有一女。不幸的是,女儿出生不久便发现患有先天心脏病,令一家人甚是忧心。女儿两岁时,其妻不满生活现状,于是抛家弃女,独自外出武汉打工。不久,妻子决绝提出与男子离婚。男子苦苦挽留未果,夫妻二人终于分道扬镳。男子离婚不到半年,突发非常严重的精神疾病。在以后8年多时间里,他的父母花光家里几乎所有积蓄,送他到省城好几家医院接受治疗,直到近两年他的病才逐步好转,并重新做起他的老本行——在家里为邻村服装老板加工做服装,回归他正常的生活轨道。
听随行的村干部一番话,我顿觉这男子是个情种,也是特别敦厚善良、重情重义的人。
我们一起走进一楼客厅,地上整齐有序地摆放着裁剪好的墨蓝色布料。左侧房间里有台缝纫机,案板上放有一些正待加工的布料,缝纫机的旁边堆放着已经加工做好的服装。
男子下楼来到客厅,这是我和同事第一次与他正面接触。他面色白净,却杳无表情;眸若清泉,清澈温柔里夹杂一丝游离不定;白汗衫搭配宽大的休闲裤,双脚上穿双裸露脚趾头的棕色皮凉鞋。
“你好,我们是市委党校的教师,我联系你们家。你和家人都还好吗?你父母他们不在家?”同事介绍自己身份问他。
“还行吧。女儿病了在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我母亲在医院照顾她。”男子平静地说。
“你女儿今年有多大了?她治病费用可有保障?”同事又问。
“女儿满11岁了,上小学五年级。家庭开销都是我爸爸在管,听他说,我女儿看病和上学费用都享受政府医保和教育助学政策。”
见他说话时仍没什么表情,我看着房间堆放已经做好的服装,和颜悦色地问他:“这些服装都是你做的?”
“嗯。”
同事上前弯腰拿起一件做好的衣服摸摸看看,“你做的衣服很精致的。你一天可做多少件衣服?做一件可赚多少钱?”
“一天可做差不多10件左右,做一件衣服赚7元钱。”男子说这话时,表情变得轻松起来。
“很好的,一天可赚70多块钱,这是你自己的劳动所得。”我微笑地看着他说。
他听这话,开始显得有些高兴。
这时,同事从包里拿出件包装好的礼物递到他手中说:“我们送你一把缝纫剪刀,相信你能裁剪做出更多更漂亮的衣服。你是好男儿,也希望你把生活中边角余料都剪掉它,家会好起来。”
男子从她手中接过礼物,然后打开包装盒一看,一把精致、美观而又锋利的缝纫剪刀。他把剪刀在手里掂量一下,一双锋刃新发于硎,锋芒逼人。他仔细端详好一会,眼睛里流露出一丝喜悦和希望的光芒。我和同事还有随行村干部见了,相视一笑。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更有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式的至暗时刻。我们每个人人生中,都需要一把缝纫剪刀。剪去我们生命中的所有边角余料,直面并沉淀所有的痛彻心扉无力无助无奈的日子,把它们陈酿成一坛坛老酒,心情梦想,迎着光,勇敢去追,我们人生将因此而逐渐变得精致得体、幸福而美好;即使结果依然不尽如人意,但我们至少不会有遗憾后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