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山西省2023年中考作文题为三选一:少年游;定风波;相聚欢。今选“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实验学校原平市实达中学部分中考生的佳作(中考后考生凭记忆整理而成),以飨读友。

童昱龙:少年游
我很喜欢旅游,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像徐霞客一样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我想去泰山顶端,领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我也想去小石潭,领略“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的变化万千;我还想去三峡,领略“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中,不见曦月”的壮丽山水;我更想去远方,带上自己的诗集,去看遍这世间万千风景。
我来到了一处村落,漫山的树挥舞着它那火红的手掌,一阵风吹来,似乎更加热烈,我停下车,欣赏着这漫山的红,翻开诗集,诵上一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风更加强烈,似乎催促着让我前进。
我走在乡间的小道上,小道两旁用那低着头的小麦,它裹满了金黄的麦穗, 沉甸甸的,而在那小麦丛中,还时不时传出几声蛙鸣,多么惬意啊!我翻开诗集,吟了一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庆贺的声音,我摸着声音向那儿寻去。在那堆满麦子到场地上,一群带着草帽、皮肤黝黑的农民,围成一圈,在圈子的中央,几位小姑娘挥舞着那色彩斑斓的长扇,在那里跳着带有乡村特色的舞蹈。见我前来,几位友好的村民热情的招呼我过去,并让我加入了他们,我也被这欢庆的气氛所感染。
黄昏很美,人更美。不知不觉,夕阳已然落下,好客的村民邀我到家里,拿出顶丰盛的饭菜,端出自己酿的浑酒,一打开酒香四溢,连我这个不胜酒力的都痛饮了一番。当我睁开朦胧的双眼时,只听得窗外淅淅沥沥的下雨声。我穿戴整齐,走到门外,有雾,空气清新的、潮湿的,让我变得更加清醒。
我没有忘记来到这儿的目的,去山上拍一些诗一般的风景,我决定出发。走在乡间小路上,时不时会见到务田的村民,向我友好的打招呼,我也以微笑给予回应,就连遇到的小狗也摇着尾巴,蹭着我,以示友好。
顺着小路,穿过层层迷雾,我来到了山顶。可能是时间有点儿早,太阳还没有升起,但天边已翻起了鱼肚白,心想:等等吧。
约摸七点的时候,东边的山头光芒四射,我的眼被着突如其来的光所吸引,我看着那阳光下的山间村落,雾气由这个山头飘向那个山头,村民们早已在田间劳作,田边溪水潺潺,水中游动的鱼,鳞片被阳光照到,金光闪闪,远处有一不大的湖泊,渔民们撒开网——秋天正是鱼儿肥的时候,一想到那鲜美的鱼肉,我就垂涎三尺——心想:多么美好啊,这不就是先贤们心中的大同社会,这不就是陶渊明所追求的世外桃源吗?
太阳已完全升起,天边的色彩很是丰富,橘黄、橙黄、红……由外到内,层层递进。雾气已散,但我的心不能平复,我打开诗集,这时“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跳到我的面前,这是王安石中年时遭遇挫折时所写的,它表达了诗人面对一切艰难险阻都不退缩的勇气。
是啊,我们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不能因为眼前的挫折而一蹶不振,我们要勇攀人生高峰,为世外桃源成为现实,为大同社会终将实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我相信:长风破浪终有时,直挂云帆达沧海!因为少年壮志可凌云!

罗建勇老师点评:本文立意高远,大气磅礴,展示了小作者深厚的知识积累和娴熟的写作功底。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是一篇考场佳作。

李佩蓉:定风波
大鹏一日同飞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黑暗的尽头,终将迎来光明……担当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题记
黑夜终将会被逾越,无数年的努力,让我浩瀚之中国腾飞而起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被中国智慧所感动。
开天辟地,驱逐黑暗
100多年前的今天,中国是黑暗的,是备受压迫的,人民是屈辱者,过着民不聊生的生活。国家是懦弱的,是忍让的,是无能为力的……
但你的出现翻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你从嘉兴的南湖红船走来,你义无反顾,敢为人先,开天辟地,谱写了中国历史上一代又一代的壮丽华章。你领导人民打军阀,抗日救国……你的出现——中国共产党照亮了中国前行的道路。
在你的领导下,抗日战争爆发之时,无数英雄抛头颅洒热血。在战场上留下了自己鲜红的一部分,支撑他们是胜利的信念,是革命的信仰,是时代的担当,重逢后吹响之际,无数英烈奋勇杀敌,勇敢冲向最前线。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之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们向世界证明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也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成就斐然,亮相世界
创新是引领生产的第一发展力,也是各大国之间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科技飞速发展,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始终明白,只有将大国重器把握在自己的手中才能不被其他国家牵制,才能自主研发,才能自主创新,才能亮相于世界!
我国科技成就斐然,出现了一系列成就,袁隆平老先生致力于研究水稻,最后研究出先行杂交水稻。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奇迹,解决了数以百万人的粮食问题。是中国,世界做出的贡献之一,我国航天技术迅速发展载人航天神舟16号飞船已经发射,自主研发新冠疫苗在新型冠状病毒袭击之时,自主研发,迅速进入对抗这场无硝烟的战争……直至今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就是中国力量!
古往今来,担当是人的本色,穿过时间的间隙,我们看到以笔锋为韧,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他以薄弱的肩背撑起文人的傲骨,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似荧光微茫却驱散黑暗有不甘于现状的李大钊;有坚守医者本心的于逸飞,有勇敢追梦的谭婷……
中华五千年的悠悠历史,得益于中华民族的担当与责任,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少年,我们定当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肩负我国家未来的责任与使命,我辈青年生逢盛世,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学习优秀的科学文化知识,将担当与责任发扬光大,弘扬我华夏悠久的历史韵味,涵养我华夏实干笃行的坦荡情怀。
报中国之志,扬我少年之威,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刘舒芹老师评语: 李佩蓉小作者这篇中考场上的作文从内容上看,符合主题,用真情实感写出了对祖国繁荣昌盛的赞叹和自己的责任担当。从结构上看比较完整,条理清晰,过渡自然。开篇用题记的形式点明了描写的对象,接着运用小标题的形式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中国高速发展的背景,并且分层次写了中国智慧,脉络清晰,文中多用排比的修辞表现了不同时期的中国,结尾写出了自己的目标,铿锵有力,树立了正确的人生导向!美中不足的是,文中有个别的地方写的表意含糊,和文章主题不太统一。

贾慧珍:少年游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
沐着微风,携二三好友,眺望青山。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趁着青春仍在,就要来一场属于自己的旅行,不负青春,不负己。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我就开始望着那书中的古诗文,努力思考为什么自己达不到诗人那样的感觉。于是我找上了小学的语文老师,那位长者告诉我,因为你没有站在诗人眼中的高度,去欣赏诗人眼中的风景。那时的我似懂非懂,只是懵懂的点了点头。老师笑着说,你以后就知道。
现在的我终于明白那位白发老者口中所说的高度为何物。
去年暑假的时候,我们全家去沙漠旅游,一路上导游喋喋不休的给我们讲着这里的特色,而我却不听,只是一昧的嫌弃沙漠晒,一直不停的抱怨。去了那里的时候,正值傍晚,正当我埋头不停的抱怨时,妈妈拍了拍我的肩膀,对我说:“抬头看。”我皱着眉,正要说话却卡在了喉咙里,一轮夕阳正挂在半空。那时的我突然就能理解王维口中所述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何的美景了。后来我们又待了两天就回去了。
回来后,那个美景在我脑海中反复徘徊,挥之不去。此后我就爱上了独赏美景。也能理解诗人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写出千古流传的名句。 回到家乡站在小丘上,望着那近处的树林与那轮夕阳,又想起了马致远口中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中秋之时,独自爬上房顶,吃着月饼望着月亮突然想起了苏轼的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身处他的博物馆之中,又想起他那千古名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现在的我,爱上了旅行;也爱上了那令人醉心的诗词。趁着年轻依旧,我要带走我的青春踏遍这中国大好河山。不负青春,不负己,更不辜负这大好时光。

刘舒芹老师点评:原平实达中学2010班 贾慧这篇作文从自己身上取材,构思奇妙,语言生动活泼。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中国古诗词的赞美以及对旅行的热爱,文中一系列表现人物动作的动词运用得准确,衬托手法运用得好。文章结构合理,语言铿锵有力,最重要的是文章主旨明确,辞藻虽然不华丽却朴实感人,首尾呼应有着画龙点睛之效。文章开头引用了苏轼的《定风波》符合题目自然引出下文,感情真挚细腻,具有个人风格。生动有趣,结构紧凑。如果能把苏轼的词做个简单介绍,再引出下文会有更好效果。
(部分图片选自网络)
点评:罗建勇、刘舒芹(原平市实达中学语文骨干教师)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