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西王母的传说(下)
文/刘玉伟
2023年6月8日,我们在泾川县西王母石窟里,还知道了很多有关西王母的传说。西王母究竟长什么样,也许大家都不知道。我们也是从后世许多神话小说家,从《竹书纪年》到《西游记》等千百年间产生的神话故事中,知道了西王母,知道了西王母那威仪三界,呼风唤雨,位尊天母的神职所在。
人世间的人们都崇善喜好,更喜欢漂亮的女人。西王母在传说和各种文艺作品中,也被文人墨客们宣染的无所不能,神往直至,而最令我们想往的莫过于她那个生长着3000年才可一熟的蟠桃瑶池和琼楼仙境。
我们那天走进王母石窟后,还是更喜欢一进门那个西王母的彩色雕像。那才是我们最熟悉的,《宝莲灯》、《天仙配》和《牛郎织女》里的王母娘娘。我们更认可作为女性的西王母第一身份自然是母亲,她因此被誉为“东方美神”,以“母娘慈悲”之精神,“容颜绝世”之风韵,集中了中国人对母亲美,女性美的审美共识。当然,她拆散七仙女和董永,她拆散织女和牛郎,虽说让我们很气氛,但仔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今儿女们的婚事还要和父母商量,更别说威仪三界,呼风唤雨,位尊天母的西王母,绝不会让自己的儿女在婚姻大事上自作主张。

明代王世贞和汪云鹏所著的《列仙全传》中就记载着:西王母是西华至妙气化生而成,与东王公(即后世所称玉皇大帝)共理阴阳二气,养育天地,陶钧万物,与东王公分掌天下三界十方之男女仙籍,配位西方,其神格仅次于三清,地位十分崇高。
我们那天在王母宫石窟还看到,回屋位于回山之下,为仿古建筑,呈“回”字结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相传回屋是西王母居住和西王母与东王公(玉皇大帝)相会的地方。因此,在道教中,西王母又称王母娘娘、瑶池金母、金母元君、九灵大妙龟山金母等。同为明代张宇初簒修编的《道藏道迹经》里也记载:“王母上殿西坐”,“观之年方三十,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真灵人也”。
人们受到这些书籍的影响,几千年来无论是作为民俗信仰还是道教主神,西王母无疑对我国文学、绘画、雕塑、建筑等文化艺术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催生了极为丰富的诗歌、小说、传说故事,从先秦时期的《诗经》到唐宋诗词到中国四大名著,从屈原、李白、杜甫到鲁迅、巴金、老舍,凡古今所有经典文集,所有大文豪,都以西王母文化为题材创作的文艺作品。在表形艺术方面,西王母文化也是被艺术家最常选取的题材之一。在春秋战国以来的青铜器、金银器、石刻、画像砖、壁画、雕塑、木刻、剪纸、年画上几乎随处可见表现西王母文化内涵的长寿、美丽、团圆、和谐等艺术形象。即使是今天这个崇尚时尚文化的时代,以西王母文化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依然受到许多导演和观众的青睐。
我们走出西王母石窟后,我想不论是历史记载还是民间传说,西王母就是中华民族神殿中比较显赫的尊神,她也是和平与长寿的象征,她也早已深入到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心中。在台湾信众心目中,西王母则是年逾古稀的老妪形象,并亲切的称其为“母娘”或“蟠桃奶奶”。
关于西王母的历史,《尔雅》、《酉阳杂俎》记载,西王母姓杨,名回,乃远古时华夏民族西部一个氏族国首领。我国先秦的权威著作《史记》也记载西王母是西王母古国(部落)的首领。他们国不更名,王不改姓,先后伴随了中原疆土上的黄帝、舜帝、大禹等诸多风云历史时代,直至周穆王时代,他们依然游牧于陇山附近的黄土高原上。著名历史学家吴晗考证:西王母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活跃在陕、甘高原一代的戎族或西戎的别名。闻一多也认定“西王母是中华民族的总先妣”。1999年在泾川召开的海内外西王母民俗文化(神话)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比较认同的观点是:西王母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她是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女神和美神!

刘玉伟,2023年6月28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