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玉:江山多奇峰,何处是归途?
——从“道法自然”看清谦道人吴玉“山水画”的“道中之道”
天地有“道”,吾将何往?心中有“道”,“道”即归途!

人生数十载,你是谁,将遇到谁;你是忧患,将遇到永生;你是安乐,将遇到平庸;你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将遇到攻则有克勤则有获简则有“道”!

一只手,拿起筷子叫“吃”,是为了让生命活着;同样一只手,拿起画笔叫“写”,眼里看的,心里想的,天地间有的,都将在这里化繁为简,万物归“道”……清谦道人吴玉的手里,就紧握着这样的一支笔……

同样的一支笔,作家用来“码字”,淑女用来“绣花”……而握在吴玉的手中,却似乎生出了无限的豪气,吞吐着天地,吸纳着百川,一如劈山的斧,恰似沙场的剑,不恋红尘千古,只为奇峰寻“道”……那个“道”,即是江山之“道”,自然之“道”,又是他内心深处纤尘不染的精神之“道”!

吴玉笔下的“山水”,表面上看,苍松秀木,巨石峭壁,川流如渊,繁华正劲……但若往深处瞧,就会悄然发现,那曲径通幽之所,茂林修竹之处,竟隐隐约约忽闪着一处静若处子的“道观”……

“山川的明”与“道观的暗”,“流水的动”与“松柏的静”;自然如昨,繁华不落;阴阳自如,互为你我……

在清谦道人吴玉的画作里,大自然周而复始,阴阳间互抱平衡,没有机械的干预,没有人为的偏颇,似乎一切都是昨天的重复,又似乎一切都是该有的样子……这,就是“自然之道”,“自然之道”就是“道之源泉”,因而有了老子的感悟:“道法自然”!

对“道”的解读与禅悟,可以说千人千“解”,万人万“禅”,只要每个人所“解”所“禅”的“道”,能把“举轻若重的复杂”,化为“举重若轻的简单”,即为“天道”;能透过“繁华包裹的皮囊”,看到“简单快乐的灵魂”,即为“大道”;能笑对“沧海桑田的苦涩”,找到“自强不息的人类”,即为“正道”……

清谦道人吴玉,对“天道”、“大道”与“正道”的“解”与“禅”,就是一支笔,一张纸,一方案,搜尽天下奇峰,只为“天道酬勤”;涂尽枯树瘦风,只为“大道至简”;阅尽人间春色,只为“正道沧桑”!

艺术家简介:
吴玉,字琢如,道号清谦,自谓“清谦道人”。

清谦道人吴玉,山水画家,1963年生人,祖籍山东泰安。自幼爱好书画,多承倪贯一、孙洪彬、樊运琪、张立钊、杜卫国诸公指教,伏案苦耕数十载,未敢稍有懈怠。

现为中国道教协会道家书画院画家,山东省国画院理事,市政协书画联谊会理事,济宁市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济宁市民族书画协会副会长,济宁任城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济宁市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2013年崂山太清宫皈依道门,道教全真金山派二十三代弟子,师父刘怀元道长。

现师承著名山水画家杨贵传先生。山东省宗教领域人才库人才,现居山东济宁青华洞道观修行。

(王长鹰 )
2023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