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英雄传(小说连载之一O六)
杨浩然 偶然著
一O六、将军怕进坟 不动非普通
马三一接到命令,便率部星夜兼程向莱芜开进。周顺带一个营冲在最前面,这小子年轻气盛、脚下功夫非同一般,仅几小时急行军,就越过穆陵关,到达沂山脚下了。
为了让后续部队紧紧跟上,马三发出了“不愿当敌机靶子的就快跑”及“只要跑得快,就有大仗打”的动员令。经过一天一夜急行军,部队开上了青石关。
青石关,位于莱芜、博山交界处。此关为齐、鲁之咽喉,齐长城横跨关上。由于地势险要,战略位置重要,故有沂蒙“五关之首”、“齐鲁第一关”之盛名。
北线李仙洲集团的三个军,沿胶济线南下,刚从关上进入莱芜、新泰、蒙阴地区,马三就抢占此关了。
这日黄昏,陈毅从口袋里掏出一个记录着国民党军队序列和将官姓名的红皮小本子,用红铅笔在李仙洲的名字上用力画了一个圈。并用浓厚的四川口音下令道:“活捉李仙洲!”随即,签发了莱芜战役作战命令。
然而,就在弯弓拉满、准备歼李时,情况突然有了新变化。尽管华野挥师北上,系秘密行动,且动作迅速,但还是被对手发觉了。
敏感的李仙洲将各处情报一汇总,吓了一跳,急忙给王耀武发去了电报。
实际上,王耀武的嗅觉比李仙洲更灵,信息也更广,早就发现华野要歼灭李仙洲的意图了。为了避免其部下被各个击破,他不顾蒋、陈的反对,紧急下令让已经到达颜庄的第四十六军火速撤回莱芜,与第七十三军合力固守。并同时命令正在张店的第七十三军的七十七师迅速经博山南下紧急回归军部。
七十七师师长田君健接到命令后,感到情况紧急,便当天率部登上火车向莱芜奔来。假如该师与李仙洲集团的五个主力师兵合一处,无疑将增强对手的决战实力。
面对敌情的一次次变化,总指挥粟裕也紧急调整计划,下达了最后的军事行动命令:
以第一纵队主攻莱芜之敌第十五师及李仙洲总部;八纵和九纵迅速进至和庄隐蔽待机,伏击由博山南下归建的第七十七师;七纵负责切断颜庄之敌四十六军与莱芜第七十三军之联系,待第二纵队赶到后,即由该纵队接替第七纵队的任务,抽出第七纵队做总预备队。
为使对手不过早察知华野部署,决定伏击第七十七师的战斗于二月二十日十五时打响,其余统一于黄昏发起攻击。
青石关是莱芜到博山的必经之路。别的地方是弓形路,是山路,而这里是弦路,战略位置极佳。八纵和九纵在这儿守候,并在和庄、普通村附近的四周高地上均设了伏。
陈、粟之所以一下派出了四个精锐之师取对手一个师,说明是碰上真正的硬骨头了。
国军七十七师,隶属于七十三军。老兵较多、战斗经验丰富?是全副美械装备的蒋介石嫡系部队之一。内战爆发后,该师杀入苏北,与华中野战军频繁交手,从来没吃过大亏。是粟裕的死对头,更是华野的劲敌。
王耀武判明华野攻击莱芜意图后,急令该师迅速南下增援,并答应归还其七十三军的建制。
师长田君健不敢怠慢,当日即率手下三个团自张店紧急乘坐火车到达了博山城,准备于次日晚间进抵莱城,与李仙洲会合。
按说,田君健执行命令、行动迅速无可厚非,但他却忽视了一点,让其南下莱芜,归还七十三军建制的命令,是济南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直接下达给他的。而他的顶头上司还有北线集团司令李仙洲和七十三军军长韩浚。这相当于王耀武“微操”到师,越过了集团军和军两级。
只顾快速行动的田君健,也许认为王耀武已跟上司打过招呼了;也许得意忘形下,忘了向自己的直接上司报告。但这个致命的失误,却成了他走向灭亡的根源。
凌晨的夜幕,寒冷彻骨。马家军趴在冰冻的阵地上,紧紧地裹着薄薄的棉衣发力御寒。但收效甚微,仍冻得瑟瑟发抖。
终于,天亮了。一轮红日从东山上升起来了,几个跳跃,便跃上了树梢儿。恰在这时,敌先头部队向青石关开来了。
不愧是精锐之师,行动的确迅速。其前卫部队经过博山以南地区时,由于沿途村庄已坚壁清野,如入无人之境。加之以往与新四军、八路军多次作战,从未吃过大亏,故根本没把陈、粟放在眼里。自入鲁以来,部队作战总是步步为营,先稳扎、后稳打,士气正旺。自以为本身就是重锤,没人敢惹他。
然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猎手们早就提前在关上下好套子了。
敌人的突然出现,给马三出了一道难题。之前,陈、粟下达的伏击时间是二十日十五时,可敌人提前两小时进入了伏击圈。打,会提前引起对手警觉,一旦对方调整部署,就给华野的全局行动造成更多困难。不打吧,七十七师将越出包围圈,与吐丝口守军会合,战斗将更加艰难。
趴在阵地上冻了一夜的周顺,在望远镜中看到对手正向自己的阵地急行而来。打,还是将敌放过呢?他犯起了难。
恰在这时,空中升起了三颗红色信号弹,周顺大喜,立即指挥部队向敌发起了攻击。趁敌之乱,一跃而起冲出阵地,插进了对手纵深,切断了前卫团与后续部队的联系。
七十七师到底是战场老手,突遭打击后,立刻调整部署,迅速拉开了迎战架势。
师长田君健毕业于中央军校高教班和陆军大学特别班,且是高材生。抗战期间,几乎打满全场,作战经验非常丰富。一看前卫团受阻,立马判断出解放军要打伏击,当即下了四道命令:一、命前卫团原地抵抗;二、命后续部队由富有实战经验的副师长陈运武率部在前卫团右翼占领阵地,向正面的华野部队发起攻击;三、命后卫团火速前进,作为师的总预备队;四、炮兵营迅速进入阵地,准备射击。与此同时,用报话机向李仙洲做了汇报,请其派部队增援。
战斗打响三小时后,田君健将主力收缩至玉皇顶、燕子山等几个制高点,以及附近的和庄、普通两村内。
张克侠的新二团负责抢占燕子山,但因晚了一步,对手已抢占有利地形,攻击受阻。只好下令停止进攻,待天黑后再打。
与此同时,王少雄率新三团已攻进了和庄;玉皇顶争夺战正打得难解难分。
可就在这时,田君健又犯了另一个致命错误。
他的指挥所原本设在和庄村南一个叫将军坟的地方,可因为战事不顺,心烦意乱的他竟然产生了无端联想。他认为,是“将军坟”这个地名给自己带来了晦气。若死守,此地不就成了自己的坟墓吗?
于是,这位伟大的师长,竟然在四处战斗紧张之时,放弃了对前沿各阵地的指挥,跌跌撞撞地将指挥所撤到了和庄附近。
师部连夜转移,致使在玉皇顶战斗的部下因联系不上指挥官而陷入了混乱。刚打上高地的团长怒发冲冠:“姓田的溜了,还打什么?”骂完,率部直接撤退了,玉皇顶迅间失守。
玉皇顶一失守,射向田君健师部的照明弹及各色信号弹的光焰交织在夜空,形成了一张笼罩和庄的巨大火网。
在此起彼伏的亮光下,田君健看到的是四处丢弃的军事装备和国军尸体,三五成群的散兵如同没头的苍蝇般东奔西闯。眼看反败为胜已无力回天,便与李仙洲通了最后一次话,恳求李仙洲派兵增援。
七十七师遭攻击,震惊了李仙洲。他意识到,华野开始对自己下手了。但他一肚子气,本来,他就跟王耀武不和,而这次王耀武居然越过他和韩浚私自调动七十七师,更令他恼火。一气之下,李仙洲回复田君健:夜间情况不明,不便派人增援。并要求田君健支持到天亮。
无奈之下,田君健只好着手调整作战部署,放弃和庄与玉皇顶,集中兵力转移到距和庄西北四公里的高山樵岭固守待援,以便天亮后向博山突围。
夜半时分,和庄战斗结束。驻守青石关的马三突然接到了王建安司令员的电话,让他率部快速向普通村靠拢。
普通村位于玉皇山下,原来该村叫“不动”。战前,华野派人来此调查时,由于当地百姓口音过硬,华野的人便将“不动”听成了“普通”,并标在了地图上。从此,在中国的版图上就出现了“普通”这个有意思的村名。
被华野部队穷追猛打溃退的七十七师部分人马,就据守在村内,几乎所有的房间屋舍都伸出了黑洞洞的枪口。
总攻前,八纵司令员王建安就曾在电话里跟马三交待:“要猛打狠打,务必尽快解决战斗。”
进攻开始后,马三将带来的几门小钢炮全用上了。顿时,隆隆的炮声,和着密集的枪声震得山谷发抖。为了看清对手,双方不断向天空发射照明弹,此起彼伏的亮光,映照得战场上空明若白昼。
守军依仗着围墙的坚固和美式装备殊死抵抗,攻击部队多次发起的冲击,均被密集的火力挡了回来。
马三一看,气得直跳高:“命令,所有的炮弹全砸向村东墙,给我撕开一道口子!”
在强大火力的攻击下,村东围墙被炸塌,部队从正东突入村内,迅间将敌守军分割成数段。然而,并没有打乱敌指挥建制,仍连续组织反扑,且火力相当猛。攻击部队不得不与敌展开了逐屋争夺。
由于在黑夜中战斗,各路人马在广阔的战场上冲来杀去,致使有些部队建制被打乱。有些营连指挥员,甚至弄不清楚自己的部下到底在哪里。但失去指挥的战士们,则以班、排为单位,充分发挥了夜间单独作战之特长,纷纷向敌发起了进攻。
特别是马家军的特战队员们,更是在战场上横冲直撞起来。哪里有枪声,他们就扑向哪里,哪里打得激烈就往哪里冲。
正当七十七师的山炮营在忙着向四面八方开炮射击时,周顺则率一小股部队绕到敌后,神兵天降般出奇不意的对敌发起了攻击。
失去步兵掩护的山炮营顷刻间土崩瓦解,与那些还没弄清发生什么事的炮兵们一起当了俘虏。
有几个俘虏想跑,周顺一扬手,一把钢针立马撒将出去。有的手脖子被穿透,有的大腿上拖着针在地上滚作一团,全都哭起了爹、喊起了娘。而十二门美式山炮的炮膛里,则仍在冒烟儿……
这一夜,普通村可不普通。整个村子如一口沸腾的开水锅,折腾到午夜时分了,枪炮声仍像暴风骤雨般响个不停。
为了快速结束战斗,八纵司令员干脆命刚攻占了燕子山的张克侠也加入到了攻击普通之敌的战斗。
接到命令的张克侠一靠近普通村,恰遇对方一个加强连正在炮火掩护下,向失去的山炮营阵地反扑,企图夺回炮兵阵地。便立即向反扑之敌发起了围攻。
对方不支,随发射了火焰喷射弹。霎时,十余人被烈焰烧伤,但他们不顾伤痛,继续扑向敌阵。勇士们端着冲锋枪径直冲到了对方指挥官面前,大喊:“缴枪不杀!”
伴随着参战部队的增加,普通战场双方力量的天平开始了倾斜。田君健一看不妙,随令残部向博山突围。但在荒山秃岭和层层阻击中突围并非易事。在追击与阻击的密集火力扫射下,不断有突围者中弹倒地或缴枪投降。
战至最后,除副师长陈运武率残兵三百余人逃往济南外,七十七师全军覆没。
混战中,不可一世的田君健中弹身亡。几个小时前,还在发泄对上司的怨气呢,临死前,则说出了“这次作战,简直就是盲人骑瞎马,是瞎子跟明眼人打架,拿命开玩笑。”
可惜了啊,早知如此,还不如葬身“将军坟”,这一折腾不要紧,则埋进了普通村。
事实上,七十七师陷入重围后,集团军指挥官李仙洲并不是完全不想救援。问题是,此时的他,处境更难。华野的大队人马已兵临城下,说不定第二个碰到“将军坟”的就是他,恐怕连去普通村折腾一番的机会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