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涑河的怀抱里,有一座山,山上石崖耸立,泉水汩汩,草木清秀,人们都叫它磨山,叫着叫着,山名也就成了这里的地名了。
可在很久很久以前,磨山却是光溜溜的,没有树木,大家都叫它秃山。秃山山下有个村庄,庄里有个小伙,名叫王小。王小模样好,心眼儿也好,实实在在,为人直爽。
王小常听老人说,磨山肚里有头金驴,金驴拉金磨,金磨磨金豆。谁要是能天天在半夜里去半山腰,捶打它一百拳,连续捶打一百天,风雨无阻,准能把山门锤开。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王小听了,心想:如果能把那头金驴拉回来,给庄上的人干活,再抓上一把金豆子,分给穷人,那该多好!
心动不如行动!他真的照那个老人说的去做了。天天半夜里上山,对准半山腰,连续捶打一百拳,也不多也不少。不管刮风下雨,准不误时,手都打破了,也不怕疼。打到第九十九天了,眼看愿望就要实现,王小高兴地不得了,逢人便说,他要得金驴抓金豆子了。
话随风传,贪心人耳尖啊。王小的话竟叫一个地主老爷听去了,这个地主老爷不仅贪财,还经常欺压百姓,伤天害理的事也没少干。第二天,他坐着轿子带着百十号人,来找王小。王小心直,一五一十的都朝他讲了。地主老爷乐得直捋胡子。他半吓唬半威胁王小说:“你一个人去多害怕呀,万一遇上坏人怎么办!我去给你作伴吧!”他又怕节外生枝,还没等回答,就叫人挟持了王小,把人带去了他家,叫人看着,不准出去。
到了晚上,也就是第一百天的晚上,王小和地主老爷一块上山了。王小和以前一样,一拳拳的捶打,打到一百拳上,猛听得天崩地裂一声响,山门开了,他望里一看,金光闪闪,那金驴正拉着金磨,金磨里金豆子各各巴巴的响。王小紧步上前,拉着金驴,抓了一把金豆子就走了。贪心的地主老爷一看见四周金光闪闪,一时不知拿什么好了。抓金豆子!他抓了一把又一把,浑身装满了,还不愿走,又看见磨盘是金的,使上吃奶的劲搬动磨盘,搬呀搬呀,终于把磨盘挪到了山洞门口。他想:来一次可不容易呀,再抓把金豆子去,转身又回去了。这时,金鸡叫了三遍,山门哗地一声关死了。那地主老爷急得连喊带哭,别说没有动静,就是眼前也是一片漆黑!他伸手一摸,到处是石头,严丝合缝的。
天亮了,村里穷得揭不开锅的孤寡老人都收到了王小送来的金豆子!人们都听说了昨晚山上发生的事了。赶来看时,山门没了,金磨盘没了,地主老爷也没了……只见有一股山泉从山石的缝隙里汩汩流出,流成一条弯曲的小溪,长年累月,日夜不断。
秃山有了水,草木就开始生长,秃山就变成青山了。奇怪的是在山泉涌出的地方,出现了一块大大的石头,形状像磨盘,从此人们就把秃山改叫磨山了。
后来,有人猜测:那山石缝里流出的山泉水就是金驴拉金磨磨出的金粉化成的,因为“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中,“金”是能生“水”的。
(搜集整理:蓑笠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