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树之歌》的创作过程
望天树,新近被选定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的县树。
望天树,又名擎天树。龙脑香科柳安属植物,高可达40~80米,胸径60~150厘米,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局部地区,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望天树树体高大,树干笔直圆满,不分杈,树冠像一把巨大的伞,树干则像伞把,西双版纳的傣族称之为“埋岗转”(傣语,意为伞把树)。

它是亚洲热带雨林特征代表性的树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东南亚热带地区最高的树木,被称为热带雨林中的“巨人”。望天树的发现意义重大,它们证明,云南和广西南部等地都成片分布有热带雨林。
将望天树作为勐腊县树,代表着勐腊人民“志存高远,勇于超越”的精神内核。
说起望天树,在勐腊军旅过八年的本歌作者周金城与它存续着半个多世纪的心心念念。

周金城说:1964年初,旱季。我们所在的昆明军区边防步兵第十一团(团部驻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城)三营(营部驻易武区)九连(驻国境线旁的丁家寨),获准在离驻地十多公里远山脚下朱石河的一片原始森林开荒种玉米,养猪养牛以改善连队伙食。我们用自备的和从乡亲们那里借来的斧头、砍刀等工具,以班排为单位,开进原始密林,分片包干,向大树、藤蔓、高草宣战。一天,开工前,我看到,在我们砍倒的一片树林前不远处,有一棵大树,树干粗大通直,顶天立地,浩荡云天,蔚为壮观,让我肃然起敬。其时,我已当兵三年,中士班长了,这么巍峨的大树,还是第一次见到。问排长此树何名?答曰:望天树。

我们的砍树开荒进行到一小半时,一天,一棵碗口粗细的树在我的身旁倒下,砸在一位与我同年入伍赵姓战士头上,当即昏了过去。好在热带雨林,藤藤蔓蔓较多,互相牵扯,使树倒下的力量不大,赵的伤不太重,过一久就康复了。
此情此景,记忆犹新。也让我对望天树的敬畏,延续至今。
《望天树之歌》的第一段,就是对此情此景此事的吟唱。
第二段是观看勐腊朋友传来的“望天树公园”等视频后的切身感受。

于是,一曲发自内心深处的歌,真情吐露。
《望天树》(歌词)
(一)
望天树啊望天树,
我思念着你,
你可思念着我?
那是一个旱季的午后,
我在你的身旁劳作,
你的巍峨震撼了我:
粗壮圆实的树干顶天立地,
高耸入云的枝头犀鸟飞过。
我看到了生命强大的物证,
我看到了雨林脊梁的气魄。
(二)
望天树啊望天树,
我望见了你,
你可望见了我?
这是一个吉祥的夜晚,
当年的那位边防战士,
对着视频与你诉说:
粗壮圆实的树干依然通天,
高耸入云的枝头依然鸟落。
我看到了远方游客的笑容,
我唱起了向你致敬的赞歌。
○作词、作曲:周金城,记者、作家、书法家、歌曲作者。祖籍河北景县,贵州遵义桐梓人,现居昆明。曾就读于遵义四中,高考考入贵州大学,投笔从戎到云南西双版纳勐腊边防部队,历任排长、新闻干事等职。对越自卫还击战开打,即作为新华社战地记者,随13军开进越南战场,用“生命之笔”采写的战地新闻,广载各大传媒,也因此被列入越南当局的“黑名单”。撤军归来,一篇“内参”,在全国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宣传教育活动。空军派专机送他到边境作战前调研,为统帅部决策老山战役提供现场一手资料,获高层肯定。立过功,获过奖,被誉为“军中笔杆子”、"传奇战地记者"。出版有《新闻采写实践》、《战地记者的战地日记和文存》等多部著作和《彩云下的欢歌》等歌曲专辑。曾赴北京参与编写《当代中国》(军队卷)。两年时间,三本书成,放弃留京机会,回到春城。因担任过部队文艺宣传队负责人,故与歌曲创作结缘,先后创作歌词、歌曲百余首,屡有获奖。
○演唱:尹伟,男中音歌唱家、合唱指挥家,云南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民盟中央艺术团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合唱联盟理事兼网络合唱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云南省学生合唱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云南省合唱协会副理事长。六次获国家级重大声乐比赛等级奖,六次获云南省重大声乐比赛一等奖。获云南文学艺术新人奖、文艺贡献奖、优秀合唱指挥奖、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节目金鹿奖、国家教育部合唱艺术指导奖。经常参加国家、省、市有关部门举办的大型文艺晚会演出。多年来一直与本土词曲作家保持合作,参与录制了大量云南原创音像制品,在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首部原创歌剧《前进!前进进》中成功扮演主角田汉,为繁荣云南音乐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与贡献。从事声乐教学工作30年,负责的《合唱排练》课程获批国家级及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歌唱及合唱排练、指挥人才。
○编辑《和平树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