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说 “蝉”
昝秀昌
说起蝉,打心里不很喜欢它,尤其到闷热的夏季,昼夜没完没了的吱啦吱啦的狂叫,把宁静的空间吵的乱哄哄,不得安宁。所以人们通常叫它“吱啦”、“叽啦”,或“知了”。
夏天,是百花争艳,蜂鸣蝶舞的季节,是禾木瓜果粉墨登场、开花结果的季节,同时也给蝉提供了开足嗓门、攀枝高歌的好时间。对于蝉,有人作诗咏蝉, 有人偶尔听到群蝉齐呜觉得动听,有人表示厌烦。
我家和左右前后几家邻居,为赏风景,优化环境,院中都有一棵高矮不等名称不同的树木。我家院内是一棵二十多年的香椿树,巨大树冠罩遮半个院落,遮挡阳光,院内一片凉爽,树枝树叉上,便陆续迎来了俗名叫“知了”的蝉,蝉用腹部中间的隔膜发声,声音清脆,响亮。初夏时节,断断续续地蝉声,听起来让人有些欣赏感,给安静的世界,带来一时的兴趣。
随着夏日逐渐变得闷热,在地下寄宿了多年的蝉蛹,每到黄昏傍晚,便小心翼翼地陆续从地表钻出来,爬到临近的树干或其他枝条上,用爪子紧紧抓牢枝干之后,幼蝉(俗话叫它知了猴),开始蜕皮,大约半个小时左右,即完成蜕皮,变为成熟的蝉,雄蝉便开始了一生的演唱生涯。
如此一棵大树上,渐渐增加了蝉的数量,尤其到闷热的夏天,昼夜不停、撕心裂肺地狂叫不止,再有四邻八舍树上的蝉,组合成震惊空间的一个声调的大合唱,噪声让大家越来越感觉厌烦,好像夏天就属于它们的一样。
有时来人来客坐在树下,蝉鸣噪音干扰着大家的爽快聊天。有次,久住城市的几位熟人来家坐客,喜欢院内的凉爽,在院内饮茶聊天,听到蝉鸣感觉很是新鲜、兴奋。在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里,哪会听到这样的“交响乐”,有友便顺口作诗咏蝉。我趣笑的说,你好好享受体会一下吧,我享受够了。他听后很是惊讶?这声音清脆响亮,送上门的歌唱家,免费收听,又不管饭,美哉悠哉啊。
我眉笑颜开地说,是呀,你是一时的美哉悠哉,我是长期的“忧哉”够了,尤其是在闷热的晚上,树上成群结队的知了,起哄似的不停不歇地一个腔调的尖叫齐鸣,吵的让人难以休息和睡眠,我经常半宿拉夜的起来,用树下那根早已准备好的长长竹竿,使全身之力,胡乱划拉划拉的拨动树枝,此刻,群蝉便各自发出与往不同的“吱啦”一声,在夜空中一哄而散,逃之夭夭,不知去向。
客人出奇的大笑。
每当安静下来之后,再看那空中闪烁发光的群星,似乎也在欢迎赞同我的行动。夜,本属于静的,属于星星和月亮的,属于香甜熟睡的人们。
一觉醒来,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晴朗天气,那“知了知了”的蝉,又从四面八方逐渐汇集到大香椿树上,开始了它们“知了知了″的高歌比赛。
遇到星期、假日,院中常有人坐着,说话聊天,饮茶,可是这些蝉却不看头势和场合,像往常一样,“知了知了”的狂叫不止,最烦恼人的事,有时趴在树枝上,冷不防从体内排泄一股儿多余的水分,让院中坐客防不胜防,有的人不知道蝉的这一恶习,说来,确实不够文明和礼貌。
蝉的食品主要是吮吸树木中的营养液汁,雌蝉不会鸣叫,任务是产卵于树枝皮层深处,造成枝枯叶落,影响树木美观。
所以我讨厌蝉,尤其遇到群蝉声嘶力竭地尖叫时,我唯一的方法就是用长长的竹竿驱赶,或是用土坷垃抛去,驱逐它们一哄而散,让环境归于幽雅清静。
有时,一想,这蝉也让人可怜的,一年之中仅几个月的寿命,雌蝉产卵之后,和雄蝉一样,入秋就命归西天。有幸的卵子随着干枯的枝叶被泥土埋在地下,经历三到七年左右甚至更长的时间,在地下本能的自孕着蝉蛹,之后,等待夏天到来,在傍晚安静时分,便小心谨慎爬出地面,有的幼蝉,刚刚爬上树枝蜕皮,就被人抓走,火烤油炸的被端上餐桌,也够残的。此时,想起来,对蝉又产生一些微不足道地同情感。
蝉,就这样,年复一年,每到夏天,攀枝登高,持续不断地歌唱着享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昝秀昌 河北泊头人,大专文化,文学创作爱好者。先后在《沧州日报》《河北农民报》《河北民族》杂志、《中国档案报》《新鲜早世界》杂志、《中国青年报》《老人世界》杂志、《老年日报》《现代中学生》杂志等20多家报刊杂志及网络媒体发表文章数百篇。并有国家到地方的作品获奖。《交河县大事记》主篇,《泊头市老年大学志》撰稿人,《泊头市地名志》的编写人之一。
“白鹭杯”首届文学作品大赛暨纸刊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15197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