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节
赵春光
仲夏端阳正麦黄,飞龙到此赫名扬。
屈公赋楚感三岭,曹女追君裂九江。
纵看古丘留盛迹,横听瘦水诉忠肠。
今年粽酒为谁设,抗战英雄续百芳。
端午感怀
凌思桃
粽子飘香祭屈原,龙舟竞赛慰冥泉。
离骚楚国无穷路,九问乾坤不了天。
踱步江边心已死,投身水底梦安眠。
如今华夏春风意,大地神州新貌然。
屈原问天
宣民庆
楚王谗信侫权奸,屈子忠臣敢问天。
国破家亡诗饮恨,身激玉碎浪飞船。
九歌勇武千秋颂,一赋离骚万古传。
我祭灵均殷热血,三生逐梦皕年还。
端午吟怀
冯忠刚
层层蒲叶裹祺祥,万户千家世俗长。
艾草含烟驱邪疾,龙舟楫浪鼓鼙殇。
蝉鸣蛙唱催新曲,燕舞莺歌醉故乡。
一首离骚盘古咏,神州浩气永流芳。
端午祭屈原
马利明端
端午来临设祭坛,屈原天问楚秦寒。
真心直谏遭排斥,逆耳忠言遇阻拦。
忧愤投江忧国死,壮怀激烈壮心看。
汨罗击鼓飞舟竞,再唱离骚破万难。
端阳寄情
张建忠
千里民风承习俗,万般爱洒世间生。
翠云青叶乡心寄,紫玉明珠故国情。
瑞午粽投哀屈子,正阳酒酹悼贤英。
塞关边落香薰透,炎景恋歌儒素清。
癸卯夏至端阳感怀
陈军
夏至骄阳直射处,北回归线落台湾。
人言此日黎明早,众道今宵入夜难。
血肉同胞分异地,海峡两岸怎团圆?
国殇岂忍抛兄弟,远望东溟泪满衫。
端午思
吴茂江
端阳艾草插檐楹,粽溢奇香续世情。
凤阙吟歌追势旧,龙舟载舞竞威荣。
床前缥缈悲欢梦,脚下崎岖苦乐程。
屈子捐身随逝水,今人何德欲留名?
端午节祭屈原
翟玉霞
悲歌浊浪雨纷纷,竞渡龙舟念楚臣。
艾草千家驱恶鬼,粽香万里慰忠魂。
汨罗江水长流淌,圣卷离骚永颂埙。
屈子精神芳古传,乾坤正气浩然存。
端午寄怀
徐和
悲壮屈原投汨渚,豪情楚赋漫山河。
离骚咏志千秋颂,天问吟怀百代歌。
粽寄忠魂含碧浪,诗邀义魄蕴清波。
今时砥砺跟随党,国富民安感慨多。
诗祖屈原
赵学义
追忆先贤汨水魂,大江南北祭灵均。
千年天问经风雨,万古离骚咒鬼神,
慷慨激昂忧国耻,铿锵奋起谏言新。
中华诗祖清辞敬,四海文星永至臻。
癸卯端午节抒怀
于金奎
离骚唱和岁连年,屈子忠魂万古传。
粽角香熏霞衬路,龙舟跃进汗流肩。
清新夏日摇荷叶,聚散晨曦续墨缘。
艾草轻吟门巷柳,相思寄语复千千。
屈原颂
余生慧
风逸惊才壮志伸,春秋战国屈灵均。
奢谈浪漫《楚辞》载,撰著愤盈《天问》陈。
抱石沉渊存节义,泛舟祭祀悼贤仁。
潜移默化倡端午,流俗长存历史循。
端午抒怀
雍秀慧
又逢端午水边行,一派繁华世太平。
分浪龙舟如箭矢,震天锣鼓胜雷声。
忠魂抱石千秋恨,汨水悲鸣万古情。
岁岁粽香飘散日,子孙记得旧人名。
端午节感怀
邓建伟
忧民忧国拒偷生,抱恨身投悲世情。
一曲离骚千古唱,九宵天问此时惊。
乘风破浪翻波影,击鼓追舟带橹声。
白首低垂怜我老,扬鞭奋起壮君行。
米粽飘香
万吉晨
忙忙碌碌得之天,一晃端阳在眼前。
老境方知年月快,浮生渐觉道途连。
但凡吃到好江米,更望吟来新锦篇。
此地彼园都顺畅,开心欢乐亦安然。
端午吟怀
李晓华
弄潮江上复端阳,蒲草和堤悲水扬。
屈子衔冤天问久,汨罗掀怨楚词长。
千年往事翻诗浪,万古萦怀染墨香。
愿借节时英俊诵,共将雅曲汇三湘。
金沙岛上赛龙舟
乔维祖
碧浪涟漪金甲岛,万泉湖水系天波。
龙舟竞渡如鹏鸟,巾帼持蒿似凤娥。
鼓点咚咚威力助,声声呐喊打锣哦。
喜逢端午屈原祭,爱国精神十六歌。
注:十六,宁夏十六届全运会。
端午吟
薛翠珍
廊桥北望旧楼台,凭悼先贤数度来。
谁向苍天曾九问,自留端午挽三才。
楚宫未绝魂空断,汨水长眠节永徊。
千古今时多少恨,祭词往复老江隈。
端午感怀
秦瑞娟
苇叶青青糯米装,每逢端午粽飘香。
龙舟竞渡先贤祭,众志高歌阔步昂。
天问百回书愤懑,离骚一曲叹河殇。
高风亮节千秋颂,耿耿忠魂万世扬。
端午怀屈原
阎学军
臣佞君昏奈若何,悯民忧国动悲歌。
美人香草书胸臆,高士孤芳呼奋戈。
浪卷寒江风怒吼,情牵热土泪婆娑。
独清独醒千秋颂,亿兆黎元祭汨罗。
端午悼屈原
李建敏
龙舟竞渡涛声作, 咏叹同吟天问章。
梦断骚人忧则愤, 情思社稷恨之伤。
九歌成曲孤家祭, 一世为臣壮志昂。
追昔抚今英主在, 神州崛起踞东方。
端午感怀
田敏
光阴飞逝又端阳,屈子忠贞永世芳。
浩浩沧波藏秀句,昭昭青史载华章。
千夫湖里龙舟竞,万户锅中粽叶香。
花满河山春满地,人间荷月正悠扬。
端阳思
何乃久
时序今逢端午天,大河阔水竞龙船。
直臣万世人同祭,奸佞千秋民共鞭。
酿得醇醪江岸酹,刈来香草屋梁悬。
忠魂清气今犹在,不朽离骚句句鲜。

今又忆屈原
赵传法
今又深思忆屈原,诚心可鉴对青天。
精神暗寄民风里,爱国情怀共大千。
端午祭
冯舒琴
艾老端阳逢夏至,香囊箬粽祭灵均。
数十疑冢千秋痛,水远山高华夏魂。
端午吟
张文豹
天中盛况粽飘香,角黍投江祭屈郎。
幸甚今朝俊英策,九州圆梦一康庄。
端午节感怀
刘艳娟
端午家家粽子香,龙舟竞技汨罗江。
文人墨客屈公赞,一部离骚万古长。
端阳情
鲁正春
百舸争流到汨江,临川吊赋有华章。
离骚天问怀忠愤,正气傲然波漭沧。
夏至连端午
杜瑞光
夏至来临暑气狂,争辉万叶碧流光。
蝉逢时节鸣高曲,盛世端阳粽溢香。
寄端午
张玉双
清波千棹影长长,阿母灶台飘粽香。
彩线一根缠玉臂,前门插柳过端阳。
端午怀思
李秦
今年粽叶又飘香,烈日微风岸柳扬。
咆哮汨江如泪泣,离骚一曲诉悲伤。
端午节
张志新
龙舟竟渡鼓锣鸣,波涌端阳汨水盈。
王事兴衰千载替,江边犹见屈原行。
端午思屈原
张海生
龙腾重五越千年,江粽飘香祭芈原。
茣道忠良无好果,丰碑矗立刻民间。
癸卯端午悼屈原
王菁华
年年端午悼辞祖,岁岁江山谁护园?
抱石沉心朝楚地,以身殉国爱无言。
端午
许宗金
苇叶青青玉线缠,年年端午秀香兰。
佳人未见千秋过,华夏文明续宇环。
端午寄情
夏丽
一叶一绳一粽子,传情递意送千家。
今朝端午安康祝,好运连连永散花。
端阳节祭屈原
陈振中
屈子投江壮志存,爱国怜众恨君昏。
离骚一曲千年赋,万古端阳祭楚魂。

端午怀屈
聂朋群
国士忧时冽,灵均许楚深。
势危焉弃世,力尽亦扶今。
渔父平常抝,贬臣千尺忱。
骚传心所郁,天问运之临。
棋局哀蓬转,人生恨陆沉。
文章鸣比兴,道德震崖森。
术以安邦泽,名垂旱作霖。
薰香衣寄草,伸梦笔尝簪。
但享玄珠遇,偏宜完壁寻。
泪罗呵孟浪,碛径哭披吟。
忽忽逢朝玉,泠泠向晚金。
言叨濡药石,物济隐瑶琳。
苍狗舒非足,白云谙有参。
春劳顽垒拙,志勃热山阴。
上慧修元赋,至能宏瑟音。
牢诠还可托,象罔独规箴。
窈窕终因妩,沧桑未必涔。
三坟疏冷史,九典训喉襟。
附则堪流涕,离斯漫用斟。
渡他舟自放,责己复峦岑。
艾挂门头及,芝醒兰际忱。
秉公持本色,治吏拂妖祲。
求索乾坤宝,嗟哦日月愔。
两仪储既往,太极赖贤针。
觉解犀当配,迷漂抚涩琴。
庄矜期顿顿,蝶幻谅骎骎。
造就无形妄,惜才凭度琛。
大囊彰澹泊,善律远邪淫。
端午魂
马国琢
荆楚怀襄损,乡情令尹增。
灵均一生愿,时代万年凝。
香粽演文化,龙舟连友朋。
而今魂魄在,祚运寄邦兴。

端午
吕树君
端午粽飘香,龙舟竞渡忙。
吟诗怀屈子,煮酒庆悠长。
端午
于国勇
丹心铸挚言,投粽祭先贤。
汨水滔滔泣,灵均永世传。

破阵子•吊屈原
张青
一曲离骚共念,千秋端午追寻。国毀良才因质秀,玉碎湘波缘品贞。直言有几人?
漫漫征程求索,铮铮铁骨悲吟。声传世浊留遗恨,吟诵君清诉苦心。遗风耀古今。
临江仙•端午节怀念屈原
张耀堂
端午来临兴楚梦,悲情曲水唱离骚。追思独影九歌缭。白云惊抱石,魂魄恨难消。
抗御强秦遭放逐,诗人无国愤如潮,万千霞彩汨罗飘。龙舟怀屈子,米粽锁狂潮。
满江红•端午怀屈原
刘 成
激愤盈腔,郢都破,山河撕裂。看楚地,悲风弥漫,雾遮明月。害国小人称意笑,忧民君子伤心绝。石怀抱,身跃汩罗中,江呜咽。
逢端午,旌旗烈,舟竞度,肝肠热。饮雄黄千盏,鼓声飞越。龙子龙孙同踊跃,英男靓女相争夺。诗祖祭,更逐梦新程,关山越。
鹧鸪天•纪屈原
郭佑
柳杪轻盈绚九州,艾蒿馥郁越千秋。黄鹂总把清风颂,紫燕惟祈雏仔优。
包粽叶,竞龙舟,追思屈子赋诗讴。曾经多少忠良将,皆为家国热血流。
蝶恋花•端午抒怀
陈天芳
又是一年重五度,粽米飘香,门外菖蒲竖。彩线香囊花碟舞,龙舟竞赛传千古。
一曲怀沙心愿诉,天问行吟,漫漫离骚路。蕙质兰心多少苦,九歌楚韵江滩谱。
踏莎行•端午感怀
高凌贵
汨水长流,青山不老。诗人怀恨江涛藐。龙舟竞渡涌心头,烟波飘渺挥征棹。
千载名传,九章词妙。馀馨天问多殊调。忠贞爱国以身求,雅风著世真星耀。
一丛花•端阳祭屈原
边淑娟
每逢端午屈原牵,诗祖美文翻。忠诚为国蒙冤去,诵离骚、求索千年。胸坦纵宽,终身报负,倾力却难圆。
人生途坎坷维艰。天问九歌传。剖心力谏随风去,咒神鬼、兴叹江寒。激励众生,龙舟擂鼓,惟纪念先贤。
虞美人•端午忆骚魂
李凤云
离骚问世惊荆楚,郢府升歌舞。南天鼎盛有贤夫,屈子有谋沥胆、战群儒。
家衰国破阴云载,谁把危难解。向天狂笑史英名,汨水奋身东去、志坚贞。
喜迁莺•端午祭屈原
李玉民
风停云歇,念思起、逐浪追情急切。粽子飘香,蒲枝含玉,同寄正阳佳节。五彩锦丝缠绕,九域和声同结。楚辞赏,本相还,淘尽人间悲悦。
堪绝。藏旧页。千古流芳,字字凝心血。行水龙舟,鼓风雷电,天地与增凉热。昔年被冤蒙屈,今日昭然如揭。梦当醒,魅消除,笑看悠悠明月。
沁园春•端午
黄建光
巽羽高鸣,骏马奋蹄,蓝岸葱茏。值端阳胜日,雄黄樽酒,佳时重午,蒲艾舟宫。热雨飞浪,凉风旗鼓,踔厉同心久久功。煮香粽,吊诗翁千古,笔底清风。
汨罗忧国冤蒙。品道德、志廉洁敬忠。念九歌天问,离骚橘颂,赤心沥胆,豪气填胸。福惠无穷,脱贫伟大,振兴乡村亦俊雄。初心践,恰曙光照耀,华夏昌隆。
桂殿秋•端午节
孙士彪
悬艾草,饮雄黄。汨水竞棹百舟航。
离骚绝笔千年诵,爱国情怀世代扬。
浣溪沙•端午抒怀
白重生
千古离骚忆栋梁,门悬艾草粽飘香。雄魂傲洒汨罗江。
天问神舟何问道,海巡航母此巡疆。三军演练志昂扬。
沁园春•端阳寄怀
刘成宏
舟壮豪情,龙腾天阙,驰誉流芳。望千帆竞发,猛蛟出水,万山雷动,勇士铿锵。台榭缤纷,彩旗飘舞,裂石穿云势激昂。追寻处,吊诗魂屈子,忧国贤良。
助威呐喊堪彰。看夺冠、摘金豪气张。有鹏翔鸿举,芳魂凤驾;松骄柏挺,圣杰鹰扬。个个狮奔,人人虎奋,劲鼓尧天荡舜乡。耀文翰,抒中华瑰丽,赤县辉煌。
谒金门•竞相渡
王德祥
竞相渡。奋楫争先击鼓。激起汨罗涛震怒。壮志征新路。
一曲九歌秉炬,千载端阳如故。萦抱粽香情楚楚。诗词倾怀处。
长相思•汩罗情未央
高银春
岁沧桑,意徜徉,遥寄千年思楚乡,忠魂屈子伤。
汨罗长,艾草香,尤叹离骚万世芳,拳拳情未央。
鹧鸪天•端午佳节思母感怀
田刚
佳节重逢思至亲,甜醅香溢忆容身。曾经端午多团聚,今见嘉时少一人。
心有意,泪沾巾,情思辗转家别离真。绣包艾草花绳记,故里门前折柳巡。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参加端午节文化沙龙有记
李学玲
佳人抚七弦,墨客长歌献。编成五彩线,共语安康愿。
(过)袅袅舞翩然,朗朗颂名篇。莫道江湖远,情怀依旧燃。山川,屈子魂相牵。独怜,端阳泪水涟。
蝶恋花•端午吟怀
耿宝福
鼓乐喧霄舟竞渡。粽叶飘香,五月迎端午。犹祭屈原忠恨诉,盈眸泪水倾江睹。
一曲《怀沙》多少苦?《天问》春秋,可解心酸楚!漫道《离骚》传万古,民心自有英雄谱。
鹧鸪天•端阳节感怀
邓万斌
炎日端阳粽味香,无垠碧野麦芒长。湘江舞楫扬帆竞,星海飞船探宇忙。
悬艾草,戴香囊,龙舟擘浪起征航。旌旗引路开繁世,傲骨忠魂护海疆。

【1】
出句1:汨罗流泪悲千古(薛翠珍)
出句1:汨罗流泪悲千古(薛翠珍)
对句1:易水伤心感九州(田 敏)
对句1:角粽含情祭一人(马利明)
对句1:沧海推波载万船(王德祥)
对句1:明月抒怀问九天(冯忠刚)
对句1:湘水断肠愁万年(李玉民)
对句1:香艾祭魂伤九州(冯舒琴)
对句1:湘水招魂哭一贤(邓建伟)
对句1:渔父伤怀醉九歌(黄建光)
对句1:南海驱涛怒万年(吴 霞)
对句1:渭水遗情润两州(马国琢)
对句1:黎庶伤怀悼万年(阎学军)
对句1:苍海连天又一年(陈 辉)
对句1:汉水涌金遗万年(王菁华)
对句1:汉水吟怀少一人(张耀堂)
对句1:沧海伤心怨百年(于连臣)
对句1:屈子怀冤问九天(刘艳娟)
对句1:天问含情系万民(赵传法)
对句1:天问言情颂一人(张文豹)
对句1:湟水高歌晿万年(邓万斌)
对句1:云梦销魂少一人(薛 锋)
对句1:湘水伤情泣万年(张月琴)
对句1:角粽怀情共九州(韩兰翔)
对句1:红果添祥喜万家(赵云超)
对句1:萍水迎春乐九天(凌思桃)
对句1:楚水伤怀痛万年(高飞亮)
对句1:渤海呈祥乐万年(边淑娟)
【2】
出句2:毎同端午诗言志(薛翠珍)
对句2:犹有清明泪述情(田 敏)
对句2:常念离骚粽祭魂(马利明)
对句2:堪在三更梦断魂(王德祥)
对句2:时诵离骚歌古人(冯忠刚)
对句2:时见龙舟歌醉人(李玉民)
对句2:重味离骚曲寄情(冯舒琴)
对句2:已是嘉辰笔有神(邓建伟)
对句2:与共重阳曲托情(黄建光)
对句2:又上龙舟舞送行(吴 霞)
对句2:常在中秋赋写愁(马国琢)
对句2:常诵楚骚词寄情(阎学军)
对句2:曾共中秋月寄情(陈 辉)
对句2:与共重阳联互题(王菁华)
对句2:常伴嘉辰笔有神(张耀堂)
对句2:常伴佳人夜有情(于连臣)
对句2:老念中秋曲醉人(刘艳娟)
对句2:常在清明赋喻情(赵传法)
对句2:借此时光酒醉人(张文豹)
对句2:逢遇清明泪抒情(邓万斌)
对句2:遂觉嘉辰怅有余(薛 锋)
对句2:犹忆当年泪断肠(张月琴)
对句2:常与龙舟粽寄情(韩兰翔)
对句2:常叹屈原命投江(赵云超)
对句2:常伴中秋话抒情(凌思桃)
对句2:临奠仪容泪悼文(高飞亮)
对句2:常到清明泪祭亲(边淑娟)
【3】
出句3:一曲离歌骚不尽(薛翠珍)
对句3:千言天问叹无穷(田 敏)
对句3:千言天问恨难全(马利明)
对句3:千舟别绪怨无休(王德祥)
对句3:千年故国颂犹存(冯忠刚)
对句3:九章天问恨无休(李玉民)
对句3:千秋感念泪长流(冯舒琴)
对句3:千年天问诉无声(邓建伟)
对句3:九章颂问夜无眠(黄建光)
对句3:几壶浊酒意犹深(吴 霞)
对句3:数篇别赋痛难言(马国琢)
对句3:几番放逐恨难休(阎学军)
对句3:千年别恨泪重来(陈 辉)
对句3:九天雅颂梦无边(王菁华)
对句3:千年感慨赋无穷(张耀堂)
对句3:三生怨泪恨无边(于连臣)
对句3:千年别赋意犹存(刘艳娟)
对句3:千言天赋问无余(赵传法)
对句3:半江香粽恨难全(张文豹)
对句3:几言橘颂志长存(邓万斌)
对句3:千年别梦恨无穷(薛 锋)
对句3:两行怨泪恨难消(张月琴)
对句3:满盘角粽意无穷(韩兰翔)
对句3:千年夙愿梦无穷(赵云超)
对句3:三秋归梦话无穷(凌思桃)
对句3:头年祭祖泪无穷(高飞亮)
对句3:十里相送诉无穷(边淑娟)

银川市诗词学会《黄河诗词》微刊
主办:银川市诗词学会
顾问:魏康宁 张嵩 海军 闫云霞 白林中 闫立岭 左宏阁 丁玉芳 宣民庆 郑晶 余丽萍
总编:张美玲
主编:赵云超
副主编:李建敏 张青 薛锋 张文豹 李新红 范春荣 李育钢 韩兰翔 郜明锋 黄支全 马利明 丁文卿
编委:史丽娟 孙剑 刘燕 秦瑞娟 魏世东 熊轲 李岚 陈旭东 薛翠珍 张立平
刊头题字:陈勇
本期制作:刘燕
排版说明:按投稿时间为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