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填报带有‘人民’字样大学志愿”的思考
特约作者:饶晓辉(江西)

近日,在腾讯视频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甘肃白银一高考女孩在得悉分数后,欲填报志愿时,征询其父亲意见。看上去老实巴交的农民父亲,不加思索地说,报带有“人民”字样的学校。这个女孩的真实填报意愿,我们不得而知。但身为“人民”父亲这种的意愿,恰恰说明了党和国家“人民至上”的理念,已真正深入人心,也是国之所指,民心所向。这位父亲,也被网友们盛赞为“人民的好父亲”。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高层领导多次强调“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只有心中装着人民,时刻想着人民,这是我们每个人,尤其是身为“人民公仆”的党员干部,理应秉承的工作准绳。“愿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人生的许多奋斗,都源自最初的梦想。初入党时,站在党旗下举起右臂庄严宣誓的那一刻,心潮澎湃,此生难忘。自此以后,努力践行入党誓词便是我们的入党初心;为民谋福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便是我们从事公务员的初心。这初心使命、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力量之源、正气之魂。广大党员干部要守得住“初心”,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积极进取、不甘落后的奋斗精神,凝聚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但干实事,莫问前程。要立足岗位,锤炼刚健有为的实干作风,切忌好高骛远、心高气燥。定要沉心静气、脚踏实地,秉持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事业心,既雷厉风行,又持之以恒,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面对工作中诸多瓶颈和难题,要敢于面对矛盾和挑战,不断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实现自身价值,为基层干部群众当好榜样、做出表率,用业绩说话,用实绩服人。广大党员干部要有以守岗尽责、担当有为的实干作风,扛责于肩,践责于行,不断锤炼坚强意志,在实践锻炼中改进作风、磨练意志、提升境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服务基层群众,要不忘公务员初心,时刻牢记群众观念,永葆甘于奉献的公仆情怀。面对基层群众时,要多一些和气、少一些戾气,深入基层“多听、善看、愿为”,了解基层群众所思所想,切实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困难,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日常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不懈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切切实实为人民服务。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勤政为民、甘于奉献的公仆情怀,用心用情做好为人民服务工作,坚持走好群众路线,沉下心、俯下身,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做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一点一滴为群众办实事,一言一行为百姓解忧愁,一举一动为民生添温暖,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满意和拥护。
(文中前两幅图片选自网络)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