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清新文学》总第07期

《金点子智慧故事238篇》连载
张愚老汉的妙语趣事之5
张员外的遗嘱
文/韩积蕊(山东)

(处世名言:再三须重事,第一莫欺心)
书接上回。张愚老汉住院十几天,一直很乐观。天天输液,服药,为了防止肌肉萎缩,电疗、按摩同时进行。特地请了一位名叫赵普的年轻按摩师,每天理疗按摩半小时,收费40元。按摩师赵普一边按摩一边和张老汉拉呱,张老的儿子(研究生毕业,省公务员)在一旁学习基本按摩要领,赵普走后,儿女们各显神通,两人一组,上肢、下肢同时按摩。有时儿女们搀扶着下地走走。左脚外撇,力量不足,走路的样子实在不甚养眼。
同病房的老李头和他打哈哈:老张啊,如今医疗条件好啦,要是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就你这病,一准瘫啦……老张听了,不由自主的苦笑,呵呵。看了看天有点阴,迎着清凉微风,话题一转,呵呵,我老张还是讲个故事吧。

话说某朝有个张员外,家产富足。有一双儿女。但是姐弟两人年龄差距大,张员外老来得子。闺女已经出嫁,儿子尚小。儿子姓张、名一、字一非。张员外写了份遗嘱:张一非我子也财产尽与吾婿外人不得争占。
过了几年,张员外病故,临终前把幼小的儿子叫到跟前,将遗书交付儿子,无言而亡。归了西天。女儿女婿当家,独霸了家产。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张员外的儿子逐渐长大,明白了一些事理,就拿着遗书去官府告状,要回家产。县官一看遗书。惊堂木一拍:大胆刁民,闲来无事,胡搅蛮缠。乱棒打出。
张一大喊冤枉。
县官说道:你父遗书在此:张一,非吾子也,财产尽与吾婿,外人不得争占。明明白白,你不是张员外的儿子,争什么财产啊。张一被赶出衙门。
张一年年告状,日日喊冤,一连换了几任县官,都没有胜诉。姐夫哥凶神恶煞一般,倚强凌弱,俗话说: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吉人自有天相,恰逢这年,时来运转,新来的知县,学富五车,饱读诗书。为政清廉,秉公执法。某日,张一来告,新任知县接过遗书:看了一眼,挥笔一批。胜诉!
各位看官,你道何因?张员外的遗书为证:张一非,吾子也,财产尽与。吾婿外人,不得争占。
由此观之,标点符号的作用很重要,由于断句不同,句子的意义也可以迥然不同,甚至天差地别。这就是中国文字的特有的魅力,
这个历史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
命里有来终须有,
命里没有莫强求。
为人贪心必有报,
时间老人见分晓。
老李头听完故事说:老张,你光讲你们老张家的故事啦。张愚老汉一笑:明天再讲一个《六尺巷的故事》也是张家人的故事。欲知明天故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济津华庭热线:0635~2799777
百亿安竣,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城市更美好!百亿安竣,给我一个家!

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与人为善,与己方便。

[作者简介]
韩积蕊,笔名寒冰,山东临清人。民盟盟员、中学退休教师。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五老”志愿者,聊城市老教师宣讲团成员,京杭书院讲师团成员、临清市关工委传统文化宣讲团成员、市宣传部理论讲堂宣讲人,市老年大学古典文学讲师,《都市头条》文学平台主编。著书立说搞讲座,倾洒余热映初心。不图名不图利,奉献爱心做公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