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大统》(八十一)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思如飞雪染湖碧,
西楼暮台闻莺啼,
花开花落岁孤尽,
彩云压枝落红稀。

偏信易狭,兼听则明。大观世界宗教与哲学,我们必须研究影响过半个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论哲学。马克思在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历史现象上都有独到的见解,从现象入手研究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共性!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列宁称历史唯物主义为 “科学的社会学”和“社会科学的唯一科学方法即唯物主义的方法”。用科学的方法对历史现象、社会现象、物质现象进行哲学研究,马克思已经达到了西方时代哲学研究的高峰。但对现象之外的无形本体领域的探索,基本属于空白,在宇宙本体认识上,几千年来世界唯物哲学基本被基督思想、佛教思想、易经思想、老子思想等形而上哲学等远远抛在后面。所以,未来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珠联壁合,其合成的“形上形下”哲学思想一定将普及世界,这就是共产主义与中国大同思想的完美结合!
《金刚经》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在这个宇宙大千世界里,宇宙本体及宇宙运动规律是真正的存在,其它所有的一切宇宙现象都是变化发展的,没有一物是真实存在的。老子《道德经》中将这些描述的清清楚楚,宇宙本体即大道,无形无象,“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尾”,且大道之律是由近及远,远极复返。这与我们当今宇宙大爆炸论理论也许不谋而合。大爆炸从一个原点开始,这个元点就是宇宙最基本的元素:光子,从元点一瞬间而生出万象,这种刹那间发生的爆炸,古印度佛祖只能称…“不可思议”,这是现有科学手段,哲学思维所不及的舜间,只能从宇宙现象中体悟其中的义理,例如伏曦氏,老子,孔子,佛祖,六祖以及历代圣贤大德,高僧道祖等,都体悟到这个真理,才形成了高深莫测却又流传千古的虚极静笃的类同性思想。
人当用无限的视野来观察世界,努力放飞我们的灵魂,让它从小小这期种子生命中走出来,融入无垠的大千世界中。这就如把一滴水放到大海里,我们就是大海一样,世界在我们的灵魂里,我们的灵魂却包纳太虚,从小我到大我,从一粒种子到无际心田,从一滴水到大海,从凡到圣,从烦恼到菩提,从尘微众生到无处不在的法身佛,从万物到上帝,从三千大千世界到真主,从此岸到彼岸等等,一切认识世界的过程,就是悟达世界的过程,也是灵魂升化的过程,也叫奔向天堂的过程,也叫走向极乐的过程,也是修佛的过程,也是修道的过程,也是成圣的过程,众生本无差别,别仅一心,故心变而万物皆变,这叫“相随心生,境随心变”。
从广茅宇宙再回到身边,灵魂在我们这个生命中,主要体现在五神与六识上,五神就是中医所言的五脏之神,在心言神,在肝言魂,在肺言魄,在脾言意,在肾言志,志意神魄魂,构成也身内的五神,调节着我们的内部情志。何谓六识?前文已阐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是我们从内向外伸出的六只触角,也叫六根,犹如剐牛向外伸展的六条须子,六识都被分配了不同任务,调节着我们的对外关系,体现着灵魂见闻觉知的能力。人生这期生命,就是靠五神主内,六识主外,相互依存,共同形成了这个灵动的精神体系,掌控着我们的身心状态,体现着我们的意志,指引着我们的思想方向。而大脑、五脏、四肢、五官、六腑、二泄等仅仅是完成这期生命的形体承载工具。看似简单的一期生命,却有着复杂的内外关系。对内是五神主管我们的性情意志,对外是六识主管的身外事务。不执着于有形之生灭,即为灵魂修养,就是对内养护性情志意,对外观照没有分别,此是灵魂修养的最高境界。

作者简介: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编者按语: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一直在弘扬传播民族优秀文明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软实力,为实现民族文化自信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