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英雄传(小说连载之一O五)
杨浩然 偶然著
一O五、兄弟同唱“空城计”
打完郝鹏举,马二宝便匆匆率部往临城赶。路上,恰巧与率部同样赶往临城的马大宝碰了个正着。
“这么巧啊?咱哥俩分到一个纵队了?!”二宝兴奋地跑上去与大哥拥在了一起。
“舅舅徐能在我团呢,他现在是营长啦。”大宝说“有没有爹的消息?抽走四个团后,不知马家军现在恢复元气了没。”
“好长时间不回家了,目前战事吃紧,估计他老人家也在战斗,听说打枣庄收获不小。”二宝道。
“老二,没估计咱去临城领什么任务?”
“猜不出,不过,肯定比打郝鹏举重要。”二宝说“这次蒋介石和陈诚真是下血本了,目的是拿下临城,即使咱一举歼灭了郝鹏举,他们都没派兵增援,仍按平推战术步步进逼。”
“也难怪,两大野战军合并后,华中部队向北转移时,丢失了许多城池,蒋以为中野目前已溃不成军了,所以便穷追猛打,临城,自然就成为他们攻击的主要目标了。”
是啊,日本投降后,临城一直是华东局、山东省政府、山东军区和新四军军部等党政军机关的心脏,目前又是华野总部所在地,只要拿下解放区首府,就可瘫痪我指挥神经,扫清了进攻中原的拌脚石。
蒋是这么认为的,也是这么干的。
四七年一月,陈、粟取得鲁南战役的重大胜利后,为了继续执行内线歼敌的作战方针,主动放弃了苏皖边区一些城市和地方,将主要战场转到了山东。
而蒋则见缝插针,苏皖战场连连得手,加之部下虚报战功,便认定华野伤亡惨重,续战力不强,只能固守,不敢应战了。
通过飞机侦悉,见华野主力均集结于临城,便认定陈、粟在固守会战。于是,紧急制定了“鲁南会战”计划。以三十一万余人的兵力向临城推进,并摆开了决战架势。
蒋的“鲁南会战”计划要点是南北对击。南线以整编第十九军军长欧震指挥的八个整编师,为主要突击集团,自台儿庄和陇海路上的新安、城头一线,向北推进。北线以李仙洲指挥的三个军,为辅助突击集团,由胶济路上的淄川、博山、明水一线,经莱芜、新泰南下,企图逼我在临沂地区决战。
蒋认为,由于“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指挥不力,致使前段宿北、鲁南战役作战失利,故临阵换将,将参谋总长陈诚派往了徐州。
一到徐州,陈诚便狂言:“党国成败,全看鲁南一役,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与此同时,华东野战军的九个纵队和特纵,都集结于临城周边,也作好了与敌正面决战的准备。双方大军云集,大战一触即发。
这一仗,对双方都很重要。谁取得了胜利,谁就掌握了战争主动权。但战场情况复杂多变,鲁南决战最终没有进行。
南线之敌分左、中、右三路北犯。王牌军与杂牌军齐头并进。陈诚把这种部署称之为“烂葡萄”里夹“硬核桃”。
号称“硬核桃”的王牌军,全为美式装备,战斗力十分强悍。
实际上,“烂葡萄”也不弱。其中,七军和整六十五师都是两广部队中的佼佼者。可以说,这次蒋军的南线部队,确实是“堂堂之阵”。
由于敌人接受了过去分路进攻失败的教训,在六十里宽的正面上,采取了“稳扎稳打,集团前进,避免突出”的新战法。兵力密度加强,平均一个团的进攻正面不足一公里,每日推进速度不及十公里,且齐头推进。全歼,啃不动;歼其一路吧,没有空隙,无法分割。
为了制造战机,陈、粟意图在中路之敌正面施加压力,诱其左右两翼突出冒进,然后视机以主力歼其突出一路,但敌人就是不上当。
于是,决定先打郝部。在攻打的同时,虚张声势,以吸引敌主力东援,然后寻机歼其一部。可各路敌军却置郝部之死于不顾,仍按原计划小心谨慎地向临城齐头并进。
连续两次未调动南线之敌,陈、粟有些火了。恰在此时,北线之敌却有些按捺不住了。竟然乘此之际,悄悄开到了莱芜、新泰地区,直接威胁到了战区后方的安全。
于时,陈、粟当机立断,立马提出了“调头北上打李计划”,并很快得到了党中央的黙许。
大宝、二宝兄弟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调至临城的。一进野指,见纵队司令员何以祥早就到了,便上前行军礼。
野指副政委谭震林离开作战地图,迎了上来:“刚才我向何司令说过,过去你们吃的‘补药’太多了,这回让你们吃点‘泻药’,瘦一下!”
与何司令刚听到这句话时一样,哥俩略微一愣,但很快就明白这回是要他们打阻击、拼消耗啦。
哥俩齐声道:“‘补药’、‘泻药’统吃,保证完成任务。”一句话,引得两位首长哈哈大笑起来。
笑罢,何司令严肃地说:“咱们把郝部打残了,可敌人不但不东援,反而靠得更紧了,因而野指决定放弃临城,集中主力北上歼灭李仙洲集团。南面这么一大兜子敌人,全交给咱们了,我纵的压力是相当大的,接下来是如何顶住,顶多长时间的问题”
“首长让顶多长就顶多长,一直顶到不需要顶的时候为止。”
“好,不亏是马三的儿子!”谭副政委一边夸,一边交代任务,并着重强调了为什么北上莱芜作战的意义。最后强调:“放弃临城北上,可能会在干部战士中引起一些思想混乱,要向大家讲清楚。让大家明白,得人失地,人地皆得,得地失人,人地皆失。临城固然重要,但放弃不代表今后不收复。北线之敌孤军深入,兵力分散,内部矛盾较大,利于我各个歼灭。放弃临城北上,会吸引南线之敌进入沂蒙山区,达到分散其兵力之目的,便于我军南下歼击。你们肩上的担子很重,有什么困难没有?”
说没困难是假,敌人有八个整编师,而我们才一个纵队加一个师,悬殊六倍以上,能没困难吗?但,有困难也得上!
谭副政委非常了解大家的难处和心情,指点道:“记住,别用死战法,要灵活机动,目的是拖住敌人,不求歼敌。以空间换取时间,使我们的主力顺利北上,歼灭李仙洲集团。你们的人比较少,困难早就料到,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完成阻击任务。”
主力北移,是极其秘密的。不仅敌人不知道,甚至有些后方机关也不知道。
于是,沂蒙大地上,便出现了一幕奇特现象,部队连夜开拔,早就越过穆陵关向莱芜进发了,而根据地的支前队伍则浩浩荡荡仍往南涌。
敌机从空中一看这阵势,更加坚信华野是在固守临城,决一死战了。
“怎么样?有什么新任务?”大宝一回到纵队,徐能便迫不及待地问。
“主力北上歼敌,我们的任务是阻击南线之敌。野指交给我们的任务,实际上是要我们唱一出‘空城计’,虚张声势,摆出保卫临城、决战临城的架势,以迟滞敌人,保证主力部队顺利北上。若实在顶不住时,可以放弃临城。”
为了防止过早暴露野指主力的动向,决定将野指的意图暂时保密,到适当时机再逐步向下传达。
为制造战机,大宝派徐能率一个营四面出击,一捕捉到战机,便全力围攻。一连打了几天阻击,仗虽不大,但天天跑路、挖工事,拖得部队十分疲倦。
于是,有的战士就提出疑议了:“上级天天说打歼灭战,可现在一天退一点,一天退一点,到底退到什么地方去?”甚至连、排干部中,也出现了波动:我军这么多主力,为什么不打歼灭战?
有位营长则直接找到大宝,质问道:“首长,我们只是一个劲地退,家乡都变成敌人的了,为什么不拼一场?”
在这种情况下,只得向指战员透底了。马家二兄弟都是政工出身,做工作还是有一套的。很快便把野指的意图向大伙儿做了说明,并提出了:“多阻敌一天,胜利就多一分把握!”、“以灵活之战术,节节抗击敌人前进,保证主力打大胜仗!”的口号。
为了迷惑敌人,纵队布置了许多疑兵佯动,把侦察部队全撒了出去,组成了许多精干小分队,深入敌前沿及纵深,协同民兵游击小组侦察敌情。并同时散布:“解放军的大部队过来了,要打大仗了。”、“临沂地区住满了部队,全是陈、粟的主力”等消息。
消息传得非常快,弄得敌人草木皆兵,摸不着头脑。另外,他们还在部队中普遍教唱陈毅作词的《决战之歌》,制造出一种要在沂水之滨决战的气氛。
另一招更妙。蒋、陈不是断定陈、粟若不支,会向西线逃跑吗?野指便命令鲁南军区地方武装在西线运河上架桥,并对兖州采取包围态势,声言要与刘邓大军会合。
敌人果然中计了。开始,他们判断我军要在临城以南地区决战。陈诚便叫嚷:“鲁南会战是国军成败关键。”但当侦悉我军在运河上架桥后,又断定我军将要“西窜,或北撤黄河”。随命指挥北线作战的王耀武择机堵截,并电令李仙洲集团火速南进。
为了吸引李仙洲南下,陈诚谎称南线兵团“在临城外围已歼灭共军十个师”的假战报。李一听,不加思索的就信了。结果,一下钻进了包围圈。
马家兄弟头两天虽然打的是阻击战,但敌人怕聚歼,仍不敢轻易冒进。依旧仗其火力优势,在飞机的助威下,亦步亦趋地推进。当遭到强有力阻击时,即行停止或后缩,又以炮火轰击。
大宝一看敌人畏战,便和二宝制定了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方案。即:敌人炮击时,便主动后撤,炮击一停,立即将部队拉上去,给敌以迎头痛击。一旦敌人后缩,便派人跟踪监视,准备夜间进行袭扰。
因为是阻滞敌人,而不是坚守阵地,所以仗打得机动灵活。特别到了晚上,经常派人打黑枪、扔手雷、偶尔也打几炮寻开心。反正敌人不敢夜战,躲在老窝里又不敢露头。
可第二天刚出动呢,又被马家兄弟晚上派人埋下的地雷炸了个人仰马翻。致使敌人每前进一步,都胆战心惊。
因为吃了运动战、歼灭战的苦头,敌人变得非常谨慎和狡猾起来,走三步、退两步,白天向前爬一截,晚上又悄悄缩回去,每天只进几里或十几里。白天,飞机大炮掩护进攻,下午即停止前进。天黑后,便收缩固守。
敌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紧紧靠在一起。致使马家兄弟派出的小股部队无从下手了。
通过侦察,徐能发现了秘密。原来,敌人为了稳扎稳打,每天都将前哨撤出白天最后占领的阵地,生怕夜间被歼。
于是,马家兄弟便将计就计,每到傍晚,便派侦察小组跟踪至敌后方。东打几枪,西打几枪,把敌搅得彻夜难安。这种打法,颇似他们的老子马三。
打阻击很疲劳,他们就把非战斗单位和后勤机关拉到较远的后方去休整,又将战斗部队分为一线和二线,轮番交替作战。
一线阻击时,二线便休整、挖工事准备接战。和敌人磨了几天后,开始反击了,摆出的架式令敌胆寒。先是集中火力攻击,随之全线发起了凌厉攻势!敌大惊,觉得真是碰上硬茬了,不得不放慢了进攻速度。
当马家兄弟各率一团退至临城正南的李家庄时,敌人立马慌了。
先前,敌人就估计,共军守城,必守李家庄。而华野也早己料定,敌欲强攻,必夺李家庄。
二马虽没守城之意,但却摆出了与城共存亡的架势,迫使敌人做出了强攻临城的准备。
纵队司令员一看敌人中计了,立即命令马二宝率一个营在这儿死守,并调集强大炮火进行了支授。与此同时,将纵队主力部置于翼侧,以备敌人进攻时予以强有力的反击。
这一天,蒋介石的“御林军”七十四师和十一师、二十五师、八十三师等部更加靠拢。大批的坦克、成群的飞机,及各种口径的火炮,将炸弹、炮弹暴雨般倾泻而下。
在炮火掩护下,敌人开始了集团冲击。
纵队首长一看不妙,便以牙还牙的对敌群进行了猛烈轰击。给敌以重大杀伤后,主动撤离了李家庄。
放弃李家庄之后,敌乘虚对临城实行了会攻。飞机、坦克、大炮、步兵,足足闹腾了一整天,才敢钻进临城。
可进城一看,是空城,顿时大跌眼镜!但却有了吹嘘的资本,于是个个得意忘形,纷纷表起了所谓的赫赫战功。连国民党的喉舌《中央日报》都以头版头条庆贺“大捷”。南京政府更是大肆叫嚷:“攻占临沂为国军在鲁南决战的空前大胜。”
陈诚更是大吹大擂,向蒋罗列战绩。谎称“在临城外围,歼灭共军十六个旅”、“陈毅残部已无力与国军作战,欲与刘、邓部会合,国军正追剿中。山东大局指日可定。”
正当敌人邀功行赏、狂饮狂欢,陶醉在所谓的“胜利”之中时,运动至莱芜的李仙洲集团的三个军已被陈、粟团团围住。
直到这时,蒋介石、陈诫才发觉上了当。但已措手不及,无法增援,连肠子都悔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