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记:
7年前的一个仲夏之夜,你走了。
在镇痛泵的作用下,在不太那么痛苦的昏迷中,行将枯竭的思维让你用最后的一点力量,按下了生命意义上倒记时的停止键,监护仪上那条波浪轨迹最终平伏下来。一条平行的直线继续延伸着,不知将你带向何方……
我知道,我们都走在那个“向死而生”的生命倒计时的行程上,也终究会完成这个终极使命。然而,当你先行到达时,我心里还是有些悲酸。毕竟四十多年日积月累的感情,不是用“自然规律”来宽慰就能释然的。
你被缓缓推进炉膛,生命的帷帘缓缓拉上……
你升腾为缕缕青烟,留下的是“带我回邦达”的嘱托。
我混沌的思维中突然产生出一种仪式感,完成生命意义的终极使命一一也是伟大的!
2023年 仲夏夜


《雪域军魂》作品集锦
魂兮归来——
我送兄弟回邦达
作者‖老兵
组稿‖夏宏霖(格桑花)
本来,这次进藏原决定是走318国道,巴塘、芒康、八宿,然后经林芝去拉萨。邦达机场只能在眺望邦达草原时去遐想。然而刚踏上藏地,川藏南线的崩塌,迫使我们弃南走北,邦达机场就成了必经之地。

张宏,我的兄弟,难道这是天意?难道是冥冥之中,要我带着你魂归邦达?
两年前我们一行再返邦达的情景历历在目,而今年六月你却离我们而去。


▲ 2014年,我们驾车再返邦达。

▲由于机场扩建,纪念碑成了一座“孤岛”。


▲ 我们去那里已经有点困难了。
▲ 两年前我们献上的哈达仍在风中飘曳。今天,我又献上新的哈达。

当我把它系在围栏上、系在我们两年前同一处的时侯,我不禁老泪纵横。我不知道我们四年前第一次回邦达,你在玉曲旁我们的营区上说的那句话——是随口而说还是夙愿?
兄弟,今天我带着你的魂回到了邦达。
兄弟,你看到我们的邦达了吗?
兄弟,这就是我们终身难忘的邦达啊!
不管怎样,我送你回来了。我献上的哈达把你的魂融入了这座纪念碑。

▲ 对了,老伴跟我一起来了,她也流泪了。她和我一起送你魂归邦达。
不知何时,这里多了几瓶小酒和酒杯。酒瓶空了,可酒杯仍留着晶莹剔透的液体。酒应该早就蒸发了,我想那应该是上天用它的泪水,不停地为战友们续杯。
我们把献上的鲜花与酒杯摆放在一起,共同祭奠为邦达机场献身的战友和魂归邦达的兄弟。

我想:去天堂的路太远、太累;或许你回到魂牵梦萦的邦达,才是魂魄最好的归宿。
邦达草原上那飘忽不定的云,或许就是我们灵魂的家园。
1971年1月21日,我们一同在成都军供站穿上军装。从那一天起,兄弟情、战友情就渐渐地成为我四十五年来情感生活的一部份。
那天,我去送你最后一程。当你上路的时候,当你化为缕缕青烟升腾的时候,眼前又浮现出你在病中我去看你时的情景。
你病后,我常到医院或家中去看你。那天在你家,只有我们俩人,聊了很久。那时,你已经知道自己得了绝症。我宽慰你说:“好好养病,到时我们一起又回邦达。”
一提到邦达,你好像一下有了神气。随即,你又摇了摇头,眸子上泛出了泪光,喃喃地说:“我倒还想去。看来今生去不了啰,只有你把兄弟的魂带回去了。”你的这句话,又让我想起四年前我们第一次重返回邦达时,你在玉曲——我们的老营房前突然感慨地说道:“老子死了就埋在这里……”
我正暗自神伤的时候,你突然又看着我说:“在邦达那几年,那么苦、那么累,可我们为什么总想再回去?”

▲ 我和张宏(图左)在邦达。
是啊,当年我们乘坐同一辆车,带着复杂的情感离开帮达的时侯,既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解脱,更有一种怅然若失的伤感。但是,随着我们的成长、随着我们的成熟,岁月解开了我们所有的纠结,将它慢慢地化为长久、甚至终身割舍不了的情结。
退休后的我们常常谈起邦达,我们谈当年邦达草原上艰苦的生活,谈那些悲壮的往事儿,以及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我们总是谈不完,好像这一生都谈不完……
兄弟,还记得吗?有一次你问我:“当时拿着每个月一、二十元的津贴,加班加点的干,不要命的干!那么多人把命丢在那里。为了啥啊?”问完这个问题你笑了。我知道你心中早就有答案。当初我们在邦达所做的一切都无需回报……
兄弟,还记得吗?邦达不仅环境恶劣,而且生活极其艰苦,伙食就不提了。而当初你在营部,因为有连队的偶尔“赞助”,你们的伙食比我们要好,我经常去你哪里“打牙祭”……
兄弟,还记得吗?春夏的星期天,是个士兵们穷欢乐的日子。我们几个战友相聚在玉曲边的草坡上纵情放歌。我至今还记得你用《骑兵进行曲》填唱的《成都小吃》:“钟水饺,龙抄手,夫妻肺片,糖油果子,三大炮……”

邦达一一我们可以找出一千条怨恨你的理由:环境太恶劣、海拔太高、空气太稀薄,你吞噬了89条鲜活的生命,你让千万士兵将生命透支于你……但是,我们爱你却找不出太多理由,有时甚至不需要理由。感情这东西,很多时候是言语、文字承载不了的。也许只有心灵才能感受,只有灵魂才能触摸。
一位西方先哲有句名言:一个深刻的灵魂,即使痛苦,也是美的。我们的灵魂或许并不深刻,但却干净。我想:干净的灵魂本身就是美的,而不在于它痛苦还是幸福,尤其是那些和我们一起历经艰辛,将青春乃至生命奉献于此的战友兄弟。
该走了,但咱们不说再见!四十五年的情意都在这里!难以割舍,难说再见。
一一敬个军礼吧!向长眠邦达的战友和魂归邦达的兄弟,致敬!

▲ 十六岁入伍的兄弟。


此刻的军礼是向长眠邦达的战友和魂归邦达的兄弟致敬!
2016年7月26夜 于然乌湖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