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扶贫协会
文/秦岭蔺江龙
亲友们好:
我因到了眼目昏花的年龄,今年被确诊为癌症患者,不能再为扶贫协会记录整理资料了,所以我退出了扶贫协会。从此不能再为亲友中的贫困家庭大学生争取扶贫名额了,
自2019年任法融道长义捐县扶贫协会100万元以来,协会主要给内部30多名理事成员,每人每年一个资助名额,原则限于贫困家庭当年考上一本的大学生给3000元。
我觉得现在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完全可以利用暑假期间打个短工,一个月也能挣个3000元。
现在的社会确实好了,不像我们少年时代,暑假想挣个学费,想打工都没地方。只有骑上自行车驮筐筐到户县火车站卖水果,趁暑假挣点钱交学费。我家在集贤,离户县较近于我们周至县。
记得户县火车站大门朝西,那时贩卖水果的小贩主要在火车站门前摆摊。那是八十年代中后期,暑假期间,我和几个小伙伴带上妈妈烙的锅盔馍,每天起早贪黑骑上带筐筐的自行车到户县火车站去卖桃或苹果。白天头顶烈日,有时却遇大雨、暴雨,一天能挣三、五块钱就很高兴,能吃上一碗凉皮,就算掏得起钱在外面吃饭了。
那时户县却对骑自行车驮筐筐在火车站卖水果的小商贩征收农林特产税,还有卫生费,甚至工商人员还收工商管理税。
记得一次,我和几个小伙伴刚骑自行车驮苹果筐子到户县火车站,那征收农林特产税的人员就来了,三个留着长发、身穿花短袖、斜挎个包、嘴里叼个过滤嘴烟、一手拿票本、一手握电警棍的三个小伙。
当时我南边一个也为挣学费的学生娃还没卖下钱,可征收特产费的人员却要强行收钱,那孩子不给,征收人员竟然用电警棍电击殴打那孩子,我北边一学生娃见此情景,竟然吓得“哇”的一声哭了,推着还没卖的水果筐筐自行车连哭带喊地向北跑去……周围的人有哈哈大笑、有唏嘘叹息,就是没人能阻止这残暴冷酷的收税行为!
还有苦苦哀求少收点,可是收税人员金口玉言,再不给就提卖水果的盘子称,称收了,水果咋卖呀?
唉!我今天怎么提起了这痛心伤感的一幕!这陈年旧事,有谁听呢?可这就是当时的社会实况、人间真情!现在社会的确比以前好多了,我也真心希望家庭贫困的大学生能自力更生!
自2009年起,我就在老会长刘辅汉先生手里开始整理编写我县扶贫协会的扶贫事迹,至今15年了。《人间真情》第一部还出了第二版,至今又记录整理出了第二部。前后记录了我县扶贫协会两任会长及众多慈善人士近30年的扶贫历史。
第二部尽管记录整理出来了,电子版也交给了现任会长,可却听到了不愿出版的声音,莫名其妙?
这是我数年来加班熬眼记录的历史资料,当我经济许可、机缘成熟时,我会出版成书,因为这是我写的,我有权利和资格。
那记录的都是真人真事,在为扶贫帮困事业作出贡献的人们被光荣地载入此册,你们会因此书而美名长留!当我们翻开书时,已经作古的几位老人不是还浮现在我们面前么?不是还被我们津津乐道和交口称颂么?大家是否能因此书而延长生命的光华与音响?
第一部第二版的出版真如一块试金石!当然,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或许,我有些自作多情,把此书看得重,可在有些人眼里真不如一卷擦尻子的卫生纸。
就让一切随缘、顺其自然吧。或许,存在的都是有道理的;或许,能存在的都是有生命力的!就让时间见证一切吧!
这些年我书写《人间真情》,也感受着现实真情!我感受到了什么?!
我与扶贫协会领导结缘也可以说是天意吧!《人间真情》记录和传递着社会的正能量,所以才有了这十多年来我积极参与扶贫协会活动,并加班加点整理编写我县的扶贫资料工作,也算是尽自己的一点义务吧!15年来,我不敢说自己为整理扶贫资料呕血沥血,却常常殚竭心力,常常加班熬眼到深夜。近年来写资料感觉越来越力不从心、难以为继了!我也确实有些累了!现在确诊患上癌症。所以,就此和扶贫协会作别!
尽管我离开扶贫协会,但是,不等于我不做善事。即使不能为善,但绝不做恶!唯愿在有限的人生时光里能多做些力所能及的有益之事,以慰余生!
十五年来常加班,
两本史料以作鉴。
不敢妄谈有成绩,
能尽义务心亦安。
为了他人常克己,
贫病交加有谁怜?
力不从心难为继,
告别协会以遂愿!
就此告知众亲友,
请莫叫我再为难。
力所能及定相帮,
不负今生亲友缘!
秦岭蔺江龙
2023年6月27日
作者简介

蔺江龙,男,现年五十三岁,西安市最美退役军人,周至县国丰粮油公司普通工人,义务坚持十五年如一日做公益慈善工作,现身患癌症,得到了西安市玉龙轩群友的爱心奉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