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马诗途
小时候,乡愁是一汪浅浅的溪流。长大了,乡愁好似郑愁予的乡愁……
远离着依附,永远分离,却又终生相依。
故乡不仅仅是出生地,在那里摔倒过,爬起来过,失败过,也成功过。
有人说往事不堪回首,我只想说再回首时,爱故乡之情如初见。感受那土地敦厚的温热,享受那大山挚爱的拥抱,饱尝那河水温柔的洗浴。
愿生命静好,不再有风和雨的打磨。风雨洗礼未来的我的眼睛,留下故乡— 母亲的美好,依存于她,热爱于她。
风的呼唤,情的炽热。故乡啊,最忆是故乡!
“他乡纵有当头月,不及家乡一盏灯”。这出自季羡林先生的文章《故乡月》。意思是人在异乡为异客,纵使他乡的月亮有多圆多亮,始终不及故里的家乡一盏孤灯。
无论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的精彩纷呈,外面的世界再好,也始终比不上家好。
我们的故乡似乎很远,也仿佛很近。因为故里自带的乡愁自始至终都萦绕在我们的心头。
故乡,永远是那一个令人魂牵梦萦的所在,心有归期,不忘来路。让心中的那一抹温情和幸福在时光中交错,汇集成人间最美的思念画卷。

小时候的我们,心中一样有一个单纯的诗和远方。诗,是一切美好的事物;远方,是那个可以找到工作,可以安身立命的城市。
为了自己的诗和远方,我们拼了命逃离了她。自己的故乡。
几十年稍纵即逝,弹指一挥间。蓦然回首,人生已近古稀。而我们小时向往的远方,就是如今我们工作生活了几十年的城市,却依然无法安放我的灵魂。我们为之奋斗了几十年的那个当年的远方,依然是别人的城市。而我,却只能配叫着外来人。
现在回望我们来时的路,想要回头,却是那么的遥远,那么的迷茫……。
那想回又回不去了的故乡,乡愁是杯甘冽的酒,饮之辛辣,却回味无穷。
乡愁是汪清澈的泉,观之到底,实则深不可测。
乡愁,是中国人的“遗传病”。3000年前的屈原,大概是最早提出乡愁的了,“悲莫悲兮生离别”就是例证。虽身居王庭,却无时不眷念那楚国的宗祖,自己的家乡一一秭归。
故乡,赋予了我们生命。在那里,有我们熟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对故乡的眷恋,就是所谓的乡思乡愁。人到了一定年纪,都渴望有一天能荣归故里,落叶归根。

【作者简介】马诗途,土家族。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一个诗意的歌者,喜欢文字,但不颓蘼,偶尔腾出一片空间,释放自由的心,淡雅从容,且听风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