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茉莉花香
“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的茉莉花茶,是很久以前北京茶商陈古秋发明的。那么,陈古秋又是如何想到将茉莉花加到茶叶中去的呢?这个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话说很久以前的一个冬天,陈古秋邀了一位品茶大师来到茶庄,研究北方人喜欢喝什么茶的问题。两个人一边品茶,一边研究探讨,在品茶论茶的交谈中,陈古秋忽然想起有位苏州少女,曾送给过自己一包茶叶,还尚未拆包,便急忙起身拿出来,请大师一块儿品尝。
然而,不冲泡不知道,这一冲泡可把两个人吓了一跳。只见碗盖一打开,先是异香扑鼻,紧接着就见在那冉冉升起的热气中,仿佛有一位貌美的少女,两手捧了一束茉莉花,阳光活泼,飘飘欲仙。只是一会儿功夫,又变成了一团热气。陈古秋大惑不解,忙问大师,大师又惊又喜地说:“陈老弟呀!你做下好事了,此乃茶中之珍品、是绝品、是‘报恩仙’。过去我只是听说过,今日得以亲见,实乃可喜可贺啊!”
大师说完,沉思了片刻,又有些神秘地问道:“这茶到底是谁送给你的?”
陈古秋听了,便说起了三年前去江南采购茶叶时,曾在苏州小住。一天傍晚时分,当他谈完生意回到客店时,忽在店外遇到了一位孤苦伶仃的少女,那少女哭诉道:“家中停放着父亲的尸体,无钱殡葬,还望客官给以施舍。”陈古秋听了,深表同情,急忙取了些银子给她,并雇人帮她安葬了父亲以后,又送她去了亲戚家里。
时光如梭,一晃,三年过去了。当陈古秋又一次路过苏州时,客店老板交给他一包茶叶,并说:“这是你三年前救济过的那位少女送给你的。”陈古秋接过茶叶,那位貌美而可怜的少女仿佛就在眼前。当他恳求店老板带他去面见那位少女时,店老板却说:“那姑娘已经去世一年多了。”陈古秋听了,惊讶之余,内心十分伤感。
回到北京以后,由于商务繁忙,竟忽略了少女所送的茶叶。没想到,此茶竟是绝世珍品。于是,两个人又重复冲泡了一遍,结果,那位手捧茉莉花的少女再次出现。大师说道:“制作这种茶叶需要耗尽人的精力,你没能再次见到那位少女,也是天意,实乃缘分未到。”
大师的后半句话,陈古秋没有听进心里,他一边品茶,一边自语地说道:“依我之见,这是茶仙的提示,茉莉花可以入茶!”
从此,一香入茶,谓之香片。茉莉花茶不仅成为了皇家贡茶;而且慢慢地传遍了整个北方,成为北方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小小的茉莉花瓣,洁白轻盈,清香扑鼻,是苏州特有的,尤其是郊区西山种得最多,当然也是最好。
1948年春天,西山有一大户人家,他家的小姐茉莉花冲得最好。新婚之夜,她挑那洁白无瑕,饱满圆润的茉莉花,加上蜂蜜,枸杞,小红枣,冲了一杯甜甜蜜蜜的茉莉花茶给丈夫喝。谁知,第二天丈夫就因为紧急军务去了上海,后来又去了台湾,从此天各一方,杳无音信。苦命的小姐孤身伴着青灯眠,相思之苦无以言表。
上个世纪两岸关系解冻的一天,丈夫终于回来了。可丈夫是带了台湾的家小回来的,一见小姐,他愣住了,丈夫万万没有想到,倾国倾城的小姐竟然守了四十多年的空房。小姐也没有想到,丈夫竟在外面有了外室,她总以为丈夫的痴情一定和自己一样。
那一夜,丈夫在小姐房里泣不成声,跪了一夜。小姐什么也没说,也没责备他,只是沏了两碗和新婚之夜一样的甜茶,恭恭敬敬地端给了丈夫。而她自己则就着眼泪和茶水一块儿喝了下去。最后,她只轻轻地说了一句:“四十多年了,已经不知道甜的味道了。”
清晨,鸡还末打鸣,小姐就把丈夫推出门外,说要静一静。只是这一静,就再也没有醒来。
丈夫悲痛欲绝,回到台湾就病倒了。临终前,妻子问他:“那一夜小姐说了什么?”丈夫说:“什么也没说,只是让我…又喝了一…杯茉莉……花茶……”
相传,死在台湾的丈夫,就是当年的茶商陈古秋转世;而那位和他只有一日夫妻缘分的小姐,便是陈古秋曾经救助,并启示他发明了茉莉花茶的美貌少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