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章 败走麦城 作者 苏应跃
1880年秋的中国中部地区,雨水格外多,汉阳县差不多一个月时间都在下大雨,长江、汉江上游两股水道的洪水急流而下,江水并汇聚在汉阳,江、河水爆涨,极容易堤坝倒塌造成洪灾。处在两江交夹位的汉阳,在天气正常时是极具有水陆交通便利的优势的,但在雨水较多,江河水爆涨的环境下,却成了重大隐患。形成了三、五年一小灾,七、八年一大灾的恶性循环,今年可能又要发生洪灾。汉阳的人们也在担心中盘算着应对洪灾的办法。
剑老爷早就开始盘算着应对洪灾的办法,将工厂的门坎抬高,防止洪水漫入,增加了大量的沙袋作为临时堵水的设防,将部分地势较低的仓库搬到较高的地方等,当这些事情落实之后,剑老爷才放下心来。
随着江水不断的上涨,剑老爷的心还是悬着,晚上睡觉也经常被恶梦警醒。
长江、汉江的水波涛汹涌,水流湍急,河床水面已高出堤外地面5米,形成了地上江河,水的流速比人力车的八倍速还要快,水面不时有巨大的漩涡产生,上游的杂物被泥黄色的江水冲的快速的下流,并发出低而沉闷的响声,从这些杂物中可以看到,又有哪一座房屋被洪水冲走了,杂物中可能还参杂着不少被洪水淹死的尸体,人畜共难。忽然,汉江的上游郭茨口段水面出现了迅速下跌,原来是那里的江堤被汉江水冲垮了,汉江的洪水被分洪,一路沿着汉阳向下狂奔,所到之处摧枯拉朽,吞噬着可能被吞噬的一切。在大自然的洪灾面前,人类的一切努力显得那样的无助,那样的苍白无力。
“破堤了,破堤了,大家赶赽逃吧!”剑老爷被一片吵声音惊醒,原来剑老爷的梦是真的,看看时间才是凌晨二点,剑老爷赶紧起床,叫来家里所有人,通知大家赶快抢运地势较低的仓库里的棉花。
耀威纱厂的所有员工都行动起来,抢运着地势较低房间里的各种生产资料,洪水来的很快,在天刚放亮的时候,洪水已来到脚下,不一会,就已经淹没了人们的小腿。在大家的努力下,部分棉花已经抢运到了安全地方,最后清点数目时发现,生产设备基本安全,但还是有50%的棉花被洪水浸蚀而损坏。
今年是特大洪水,地势稍低的地方有大片的房屋倒塌,尸横片野,受灾的程度之大,面积之广,是近年来少有的。
洪灾已经到来,下面就是如何把灾害减少到最少,尽快恢复生产。
在产销两旺的当下,突然生产被迫停止,原材料有50%受损,受损状况惨不忍睹,这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灭顶之灾,有可能导致工厂破产。在这种情况下怨天怨地都没有任何作用,要恢复生产当前主要的问题是能否尽快采购回新的棉花,来弥补被损耗掉的棉花。但采购新的棉花是要银根的,现在的情况怎么还可能拿出银根去采购棉花,不久前已经把苏老太太的手饰和私房钱都用了,现在怎能再开口借贷银根?但不能采购新的棉花,生产就要停工,生产不出产品,这对下面的各个布庄就是一种违约行为,如果违约那是和受罚的。耀威纱厂怎能还经得起受罚?
急需棉花,但又缺少银根怎么办?剑太太说:“能不能找找天门的万老板,让他赊欠一批棉花先解决我们的燃眉之急,我们是多年的老客户,相互之间都有信任,看在我们现在遭受洪灾的情况下,说不定万老板能帮我们能解决问题,等我们这批定单做完之后再支付给熊老爷货款。”
剑老爷说:“我跟万老板是多年的朋友,相互之间也有信任,但我们都是商人,万老板怎么可能冒这么大的风险来帮助我们?”
这时东春站出来说:“上次采购棉花是我去办理的,我愿意到天门找万老板一试。”
还有其它别的办法吗?没有。事不迟疑,东春立马踏上了去天门的行程。
来到天门,见过万老板并说明来意。万老板说:“今年的确是特大洪灾,看到剑老爷受洪灾的影响较大,我感到惋惜,也很愿意为剑老板早日走出困境出一点力。其实我们也受到了洪灾的影响,也有一定程度的受损,要达到剑老爷的要求,只能说我们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望剑老爷谅解。”
看到万老爷已关上了谈话的大门,东春也无能为力,只能打道回府,另谋出路。
“东春哥别走!”芳芳姑娘走了出来说:“爹地,我们办事怎能这样呢?耀威纱厂是我们的老客户,多年来我们在生意上相互建立了的信誉,他们也是我们的大客户,剑老爷的为人我们也很清楚,现在剑老爷有难,我们怎能袖手旁观,一定要帮上一把,虽然我们也有困难,但再难我们也要帮忙,患难之时见真情。”
看到芳芳姑娘,东春赶忙走上前,拉住她的手说:“谢谢你,上次一别已三个月时间了,你还好吧?”
芳芳姑娘说:“走,到我房间里详谈。”
来到芳芳姑娘的房间,她说起了这三个月来是怎么渡过的。
自上次与东春在客栈共渡一宵之后,第二天一早醒来发现自己赤身露体与东春睡在一床被子里,身体也感到不适,忽然感到满脸通红,怎么会这样?看到东春还在呼呼大睡,于是悄悄起床,赶紧回到自己家中,躺在床上怎么也不能入眠,反复回想着昨天晚上发生的一切,越想越觉得心潮澎湃,忽然听到东春来辞行的说话声,本想出来留住东春,但没有那样的勇气,眼看着东春与父亲辞行后走出了家门。
东春走后,芳芳姑娘好像得了一场大病,整天茶不思,饭不想,直到第二天午后有人上门才清醒过来,原来是隔壁村里的张大户又来提亲了。张大户家是做酿酒生意的,他家酿的女儿红酒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天门附近十里八乡很有知名度,各家有大事需要办酒席的,必然少不了他们家的女儿红酒,真是好酒不怕巷子深,生意做的红红火火,也是天门的一大户人家。
张大户今年二十岁,是老张家的独子,法定继承人,为人老实,憨厚,平时话也不多,由于看上了芳芳姑娘,最近老往万老爷家跑,来了以后也不多说话,主动找一些活干,象劈柴,打扫院子卫生等,万太太早就看出了他的心事,问芳芳姑娘觉得张大户人怎么样,芳芳姑娘对张大户根本不感兴趣,说:“这人呆头呆脑的,一点也不好。”
万太太说:“其实男人老实点有好处,日后省得到外面粘花惹草,你看他们家里是做酒生意的,条件也不错,又是老张家的独苗,以后家产都由他继承,你们年龄也相配,长相也不难看,他就是隔壁村的,我们都相互比较了解,知根知底,多好。”
芳芳姑娘说:“不知怎的,我就是看不上他。”
万太太说:“你今年十六岁,年龄也不小了,不要挑去挑来的,到头来把自己耽误了。要不,先不要推掉人家,先观察观察再说。”
自上次与东春共度良宵之后,芳芳姑娘心里只有他的影子,时时刻刻都想着他,不知他现在正在做什么?他还会记得我吗?在这种思念中不知不觉一个月时间过去了。芳芳冥冥之中感到自己的身体有些变化,每个月不方便的那几天也没有出现,会不会有事?芳芳姑娘向老娘万太太说了自己的感觉。
万太太也觉得奇怪,说:“你是不是与哪位男生做过不该做的事?不然不会有这种反应。”
在万太太的追问下,芳芳姑娘只好承认了狂欢天那天晚上与东春邂逅后有过一夜风情。
“你怎么这么糊涂!”万太太说:“东春是有妇之夫,他虽然人长的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又能谈善辩,家庭条件又好,但他不是属于你的,如果你真要是有了身孕,以后你怎么做人!我们老万家又如何见人!”
“这事千万不能声张,包括你的父亲都不能说,好在现在张大户追你追的较紧,赶紧嫁给张大户,这样你以后可以堂堂正正的做人,老万家也有面子,张大户目的也达到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芳芳姑娘的反应也越来越明显,还有什么好的办法吗?没有!最后芳芳姑娘只好答应嫁给了张大户,婚礼从简。
刚刚听到东春的说话声,芳芳姑娘无比激动,急忙从屋里跑出来把东春拉到自己的房间,相隔三个月,终于又见面了,这三个月时间变化太大了,东春家遭了难,芳芳嫁了他人,两人的见面相互沉默不语。东春首先打破沉默说:“你这段时间还好吧?”
芳芳姑娘说:“你觉得我会过的怎样?我没有一天不想你。”
东春上前拉住芳芳姑娘的手说:“我也是。”
芳芳姑娘说:“不过我会慢慢忘掉你的,因为我已经嫁人了。”
东春说:“怎么这么快,才三个月没见面,你就马上嫁人了?”
芳芳姑娘说:“男方追的较紧,没办法,”
东春说:“那我只能恭喜你了。”
芳芳姑娘说:“恭喜就不必了,只要你永远不要忘记我就行了。”
东春说:“怎么可能?你永远是我心中的一位漂亮、活泼、大方、热情的女孩,我是永远也不会忘记你的。”
芳芳姑娘说:“我知道你家现在遭了难,你放心,我会劝说爹地帮助你的。”
东春说:“那太好了,我们这份友情我一定会珍藏一辈子。”
芳芳姑娘出来跟老娘万太太说:“你看东春家现在遭了难,他可是我孩子的亲生父亲,我们怎能不帮忙呢?”
万太太看出了女儿的心思,知道她是一位重情意的孩子,就答应与她一道做熊老爷的工作,帮助剑家走出困境。
在万家母女二人的劝说下,熊老爷也答应先支援一批棉花给剑老爷解决燃眉之急,待剑老爷缓解压力之后再来结算。
解决了棉花的问题,东春准备满载而归,临行来到芳芳姑娘的房间向她辞行,面对已经是别人的女人的她,此时二人相对,没有更多的语言来表达相互情感,马上又要分别了,只能是紧紧的拥抱在一起。
将棉花都装上船后,东春松了一口气,货船顺汉江而下,一路还算顺利,沿路看到受灾的人们还处在洪灾的恐慌之中,到处是残垣断壁,尸横遍野,乌烟瘴气,满目疮痍,被洪水冲垮的房屋随处可见,不时还有土匪出没,真是灾害之年匪患多。
当货船刚行驶到汉阳地界时,忽然前面四条船迎面而来,拦住了去路。“快停船,接受检查!”一个彪形大汉身着救身衣,手持大刀,站在船头,大声吆喝着。
看来是被匪徒劫持了,货船只得停下,八名大汉跳上了货船,个个手持大刀,“谁是老大,赶快出来,打开船仓,接受检查。”
东春只得叫大家打开船仓,匪徒发现船上装的全是棉花,说:“现在正是洪灾发难的时候,你们还在抢运棉花,肯定是不法之徒,想发洪灾之财,我们要把这棉花全部扣下,待查明真相时再奉还。”
东春急忙上前解释说:“各位老大,我们是汉阳耀威纱厂的,由于洪灾使我们棉花受损,严重影响到我们的生产,不得已才赶紧购进这船棉花,还请各位老大多多关照。”
匪头浑江龙说:“原来是耀威纱厂的,你们厂的名声不小呀,在汉阳是很有名望的,一定是爆发户,发了不少不义之财吧,今天碰到我算你们倒霉,把这船棉花留下,保你们今后 无事,也算你们积了德。”
东春说:“各位老大,我们急等这打批棉花回去开工,重振耀威纱厂,恳请这次放过我们,日后必将重重报答。”
匪头说:“你们耀威纱厂财大气粗,还在乎这船棉花,不要说了,这船棉花我们要定了,你们是要棉花还是要性命,自己决定。”
东春眼看没得选,只好决定放弃这船棉花。
话分两头说,自剑东春去天门求助棉花之后,剑老爷觉得事情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眼下又是洪灾当头,四处匪患泛滥,到天门求助棉花之事,事有天大,万一有个差迟,对工厂的存亡将产生重大影响,于是召集有关人员商量办法。
西春说:“爹地放心,我有一结拜大哥,名号是江上飞,是汉阳一带江面上的老大,如果在汉阳的江面上有事,谁都会给他面子,不如请他前去接应,定能化解风险!”
剑老爷说:“那你赶快去请江上飞帮忙,日后一定重谢!”
西春来到江上飞处,说明来意,请他帮忙前去接应。
江上飞说:“剑老爷家是汉阳的豪门贵族,谁敢跟剑老爷过不去,那不是找死,兄弟放心,我一定为你主持公道!”。江上飞带上24名弟兄,各人配带大刀长矛,分别乘坐八条船沿汉江而上,前去接应东春。
一路上没有发现可疑情况,快出汉阳境界时,突然发现前面有几条船在汉江上聚齐,好象要发生事生,江上飞急令所有船只都赴上去,包围了前面的几条船,走近后西春果然看见是东春的船被四条船包围着,情况非常危急,江上飞也发现包围东春船的老大是浑江龙,这江上飞与浑江龙早就结有冤结,他经常听说浑江龙跑到自己的地界来捣乱,这次亲自看到浑江龙在自己的地界捣乱,并抓到现行,更是火冒三丈,立马令八条船上所有的兄弟冲上去教训浑江龙。
面对突然出现并包围自己的八条船,浑江龙也慌了神,当他看到包围自己的是江上飞时,更是异常紧张,令手下人对货船上的人先开了杀戒,东春首当其冲。
一场械斗下来,东春左手严重骨折,右腿膝关节损坏,一起到天门去的有两人命丧汉江,浑江龙也丢了一只眼睛,手下损失四员大将,然后慌忙的逃跑了,汉江上留下了大片被血染成的红区域,一幅血腥恐怖的景象。
回到家后,剑老爷赶紧请了名医来给东春治疗。经医生诊断为:东春左手臂严重骨折,需要做截肢手术,右腿关节受损严重,今后可能不能再行走了。听到这突来的噩耗,剑老爷突然倒地,口吐白沫,手脚抽搐,两眼痴呆,不省人事。医生说这是明显的中风症状,后半生可能会不能自理,需要有人护理,不能再管理生产了。
简直是祸从天降,一场洪灾,给剑老爷家带来的噩耗接踪而至,把剑老爷家从天上一下打回地狱,这正是:
人生命运多诡棘,
自有强者征远途。
剑老爷家现在是内外交困,外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剑家面临重大选择。家里有重病人需要看病及照顾,外面也是要积极组织恢复生产自救,这两件事都是不能耽误的,剑老爷中风后又不能管理生产,所以急需要推选出新的管理者。
剑太太组织大家商讨办法,有人推荐西春接替剑老爷,出来管理生产,剑太太也同意,但西春本人不赞同,说:“现在爹和大哥都病了,娘要照顾他们,在我们两兄弟中,南春从小就比我聪明,也有干一番大事的雄心壮志,小时候他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后来他上龟山学习武术,把身体也练强壮了,现在他已二十岁了,大哥像他这大已经开始接管工厂了,我建议由南春接管工厂,我来辅佐,为他保驾护航,我们兄弟二人合作,定能重新打开新的局面。”
最后此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
至此,剑家三少爷南春正式接管剑家,这可不是一副轻松的担子。
在当前情况下,剑三爷知道,在这么多问题同时出现的时候,其中最主要的是要恢复生产,只有恢复了生产,其他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在父亲和大哥被有效医治的情况下,他首先抓了恢复生产。
在全厂动员大会上,南春对员工积极动员:“洪灾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部分设备被洪水侵蚀需要维修,也有近50%库存棉花被洪水浸蚀损坏了,我的父亲和大哥也受了受了重伤,我大哥是在洪灾后,为了重新组织新的棉花回厂,在途中被土匪所害,造成终身残疾,现在我们工厂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如果工厂倒了,我们这些员工又要过上颠沛流离的生活。我现在也是临危受命,接过了工厂的管理。我希望能和全厂员工一道,共赴难关,大家团结力量大,定能够战胜天下一切困难险阻,我们要尽快恢复生产,只有保住了工厂,全厂员工才能有好日子过。只有工厂好了,个人才能好,工厂就是我们的家,现在正置工厂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大家要团结一致,排除生产隐患,抢修设备,将生产资料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全厂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经过日夜加班,一个星期的奋战后,工厂终于正式重新开工了。
工厂开工后,南春前来看望了父亲和大哥,父亲还是处于中风的状态之中,面部表情僵硬,四肢已不能随意动弹,但脑子还时十分清醒,对南春接管工厂表现出赞同。大哥东春虽左手臂已被截肢,右腿也不能动弹,靠坐轮椅来行走,但对南春接管工厂一事也欣然同意。南春也当即表示,自己之所以敢接下这副重担,是因为有父亲和大哥做我的坚强后盾,父亲和大哥和管理工厂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建立了广泛的人脉关系,我会对工厂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向对父亲和大哥请教处理之策,现在又有了二哥强有力的辅佐,我对管理好工厂很有信心。同时对父亲和大哥要加强医疗和护理,母亲会很辛苦,要增加护理人员,减少母亲的压力,以保证父亲和大哥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转眼间,剑三爷南春接管耀威纱厂已有半年时间了,工厂的内债、外债也已经偿还的差不多了,工厂已经完全走出了洪灾的困扰,现在是重新规划工厂的中、长期发展计划的时候了。
剑三爷南春首次主持了工厂中层以上人员的会议。他说:“自这次洪灾之后,我们经历了生死蜕变,好不容易才走出困境,现在我们可以自信的说,我们选择了重生。现在各行各业都开展了生产自救,市场也逐步恢复正常,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明显,如何在这场竞争中保持我们的优势,并不断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扩大市场是我们的当前的首要任务。请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纺纱工厂的熊掌柜说:“剑三爷说的极是,洪灾以后,我们耀威纱厂在短时间内组织员工搞生产自救,又重新调整设备、整理生产物资,不仅恢复了生产,并还清了所有的内外债务,这说明剑三爷是非常有管理才能的,而且剑三爷年青有为,我相信在剑三爷的领导下,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全体人员一致同意,纷纷发表意见,并决心在剑三爷的领导下干出一番事业。

作者简介 苏应跃,湖北汉阳人, 自幼喜欢读书写字,经常写小篇幅文章发表在各大报纸。就读于武汉37中学,82年毕业于湖北广电计算机系,毕业后任航天部原824厂计算机室主任。单位于2004年改制破产,便下海创业。退休后加入武汉37中校友艺术团,为社会发挥余热。
蒙冤沉沦多少年,
人前颜面尽丧险。
为何背负人言苦,
叹问苍天何等闲。
苏三重解剑三爷,
拨云去雾显豪杰。
扬眉吐气汉阳人,
从今雪耻喜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