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秀丽 主播/凤珠
年轻时的父亲是村里的文书,后来抗美援朝,当了兵。父亲在警卫连,学会了拉二胡,吹口琴。刚退伍的父亲开始时不吃柴火烧玉米,嫌脏。后来他学会了开拖拉机。他喜欢晚上一个人开着拖拉机翻地,喜欢与命运抗争,喜欢征服大自然的感觉。面对那些婆婆妈妈,闲言碎语,你挣我夺,欺行霸市,他显得有些不合群。后来他学会了修车,门牙被掉下来的零件砸掉了,安了假牙。假牙让人看上去,似乎严厉的父亲有了笑容。分田到户,父亲辞了职,决定回家种地。父亲来了个“精卫填海”,家里多了片水田。后来父亲跟着录音磁带学会了拉《二泉映月》,和收音机学会了简单的日语、英语。再后来,年老的父亲学会了拔罐,给自己打点滴。父亲一辈子不服输,他喜欢喝酒,他心里藏着多少不甘心,他舍弃了多少荣华富贵,他有多少使不完的力气,他放飞的翅膀无情的被折断,他瘫痪在床上,他心里的苦有谁能读的懂?父亲不苟言笑,有时也会无情的阻止我们姐几个起哄似的开怀大笑。父亲用他坚实的臂膀,托举起儿女的梦想,用他不屈的脊梁,铸就儿女不卑不亢的人生,用他坚定的目光送别儿女求学的路上。 小时候父亲把着我的手,教我写字,教我给上大学的姐姐写信。鼓励我,坚定了我的信念,改变命运,不屈不挠。人生中有很多不如意,有很多你想掌控的美好的东西,努力过,就不后悔。该追的追,该放的放。就像拿在手里的风筝,你不奔跑追逐,风筝就不会在天空遨游,也不会再回到你的手中。
过几天,儿子就要飞向远方。那个未知的世界,会碰撞出怎样的生命的火花。
手里的风筝,我已放飞,我仰望着你自由翱翔,我祈盼你超乎寻常的足迹,又怕有一天我已老到无能为力,已无法死死的拽紧那手里的、缠在腰间的风筝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