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苑诗词学院一院
诗词集锦(15)
上刊作者
宋彩功 朱四明 王艳玲 李兴华 尚军明 李永来 冯勇进 王正夫 潘兴霞 关云英 刘 洪 周俊英 李保元 倪金锋 华士俊 程广权 青 春 陈万峰 唐秀娟 贺新君 任威 侯祺田 王进德

浣溪沙•癸卯端午遐想
宋彩功(北京)
赤日炎炎五月天。云高暑热舞龙喧。家家户户享时鲜。 苇叶马兰缠角粽,糯籼红枣裹方圆。汨罗江水湛千年。
七绝.端午节悼屈原
朱四明(湖北)
汨罗清水浩泱泱,不洗身心百恨肠。
鼓乐龙舟抛粽子,欲迎屈子早还乡!
七律·忆端午(新韵)
王艳玲(辽宁)
东方微亮上山岗,结伴呼朋访艾香。
五彩线丝牵旭日,玲珑符袋惹蜂王。
煮熟鸡蛋银沙滚,积巧肚兜九女忙。
最是童年仪式重,葫芦青柳挂房梁。
七律•端午节怀古(通韵)
李兴华(北京)
幽幽青史粽飘香,端午时节彩线忙。
摆尾龙舟腾细浪,缠丝苇叶裹安康。
九歌天问乾坤振,橘颂离骚诗韵扬。文脉传承屈子祭,清风盛世谱新章。
七绝·中考(新韵)
尚军明(铁岭)
中考牛刀小试中,人生因此不相同。
从头再起卧心胆,踏上征程登顶峰。
七绝·端午怀屈原(新韵)
李永来(北京)
怒吼汨罗今不吼,似闻细浪咏离骚。
诉忧心痛家国破,忆惋顿足多少朝。
七绝•过端阳
冯勇进(加拿大)
寄身异域过端阳,怀忆家园倍感伤。
买得豆沙江米粽,缘何时品却无香。
七绝•端午思亲
王正夫
端午前年米粽香,家慈捧叶裹精粮。
而今难道其中味,国失灵均我失娘。
七绝•写在建党日
潘兴霞(北京)
百载风云向锦程,乾坤盛世舞欢腾。
全民拥戴深情寄,唱首心歌给党听。
七律·端午感怀
关云英(北京)
端阳玉粽慰前贤,碧艾芳蒲宅院悬。
煮酒香飘迷万巷,竞舟声沸响江边。
逐波斩浪隐雷鼓,奋力争标飞箭弦。
天问离骚怀此念,神州千载颂名传。
〔中吕•喜春来〕又端午
刘洪(北京)
端阳一跃年年念,南北咸甜米粽鲜,清香碧绿裹心言,天问勉,永记楚辞篇。
七律·端午祭 (新韵)
周俊英(北京)
年年端午龙舟怅,吊圣贤臣被祸殃。
叹我无能沧海泪,怜君有志汨罗殇。
怀沙落笔人才丧,橘颂挥毫使命当。
万古芳心屈子在,千秋祭奠楚忠良。
五律·赞感动中国人物:丛飞
李保元(北京)
置己危崖处,芬芳以馈人。
捐资源义演,抱病助寒贫。
眼角膜移体,盲童目复春。
歌声飞宇宙,万众仰星辰。
七律·端午祭屈原
倪金锋(北京)
岁岁端阳糯粽香,炎黄儿女祭忠良。
离骚绝唱千年泪,天问悲歌百载殇。
赤胆忠魂忧国志,壮怀激烈赋诗章。
留名青史昭天日,大义英灵万古芳。
鹧鸪天·端午感怀
华士俊(北京)
楚地国亡屈子冤,乌东战乱遍狼烟。
秦强俄霸应天命,涂炭生灵望断垣。
缠彩线,艾蒿悬。飘香糯粽越山川。
中华崛起正欢庆,汨水飞舟又浪翻。
七律•端午絮语(押新韵九文)
程广权(江苏)
去岁端阳聚子孙,今年端午伴家尊。
新蒲嫩箬弥香远,老杏熟桃诱色津。
翠盖连天菱叶挤,青藤满架豆花缤。
期颐更喜顽童乐,白首鲐肩壮士心。
浣溪沙•端午祭屈公
青春(北京)
烈日炎炎掛艾蒿。纳祥接福疫邪逃。清香粽角祭英豪。天问橘风舟打擂,九歌千载唱离骚,肝肠寸断汨罗骄。
七律·屈平祭(新韵)
陈万峰(北京)
问天求索骚人唱,风彩诗魂创始章。
尘世浑浊唯我净,众臣皆醉少担梁。
激扬力辨愚舌剑,悲愤徘徊恨楚王。
华夏精神悬日月,忠贞不悔竟苍凉。
七绝·端午随感
唐秀娟(山东泰安)
时逢端午祭贤良,屈子离歌泣国殇。
自表洁身湘水殁,唯留辞赋水流长。
七绝·端午祭屈原
贺新君(辽宁)
艾草荷包香粽节,英魂烈义投江恨。
弹天问楚赋离骚,敬奉诗歌千古愿。
五绝·端午感怀(新韵)
任威(吉林)
今朝端午至,心向故园依。
再忆儿时事,遥遥不可及。
七绝•端午随想
侯祺田(山西)
慢火松枝煮粽香,门楣艾草避邪伤。
诗吟屈子向天问,怀唱九歌忠佞常。
七律·端午节感怀
王进德(北京)
知了声中黍子香,繁花盛处晦微茫。
几人沉醉几人醒?多少怨屈多少惶。
文字昭天同日月,情怀旷世系家邦。
手持粽角心潮涌,青史高悬若镜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