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场考试答卷
龙风文化中心第十期学员毕业考试第二场
红三系西南大区1084分院
名字:张文泉
学号:L10-HS1084-24

----------------------------
一.曲度全格词谱2题
1.曲度五十七字词谱
2C5702.H1•羿射九日(上平十一真+去声十二震)
(传古远)十阳蒸大地,羿射九光神。万物秧苗草沐春。英雄公认,宇宙现清新。
(当此后)山河绿意呈,小雨禾田润。人民共欢和顺。华夏延循,世代和谐进。羿射九日(上平十一真+去声十二震)
(传古远)十阳蒸大地,羿射九光神。万物秧苗草沐春。英雄公认,宇宙现清新。
(当此后)山河绿意呈,小雨禾田润。人民共欢和顺。华夏延循,世代和谐进。
曲度五十七字词谱
2C5802.H1•三星堆遗址(上声七虞+上平六鱼)
(探三星)远古有渊源,技术排难秘解。此景身临努,瞻玉殿奇书,神州同目睹。
(观万古)今朝寻旧迹,高歌晾见天舒。方园自引渠,待金风解古,全国共心储。
二.曲度全格词谱6题
1.【披玉嫁】•姜尚(上声七麌)
子牙行道军师苦。齐国盛兴姜入府,振邦谋略传千古。
2.【鹤仙】•一米线(去声十七霰)
毒魔侵入甸,白衣齐奋战,珠阻断康平,坚持理想念。家家伴和善。
3.【云欲飞】•姜尚(上平十一真)
秦朝将相,雄才敏锐过人。赢得重臣。神洲盛世春。康源欢乐夏民,永抒芳纯。
4.【寒风冽】•凭栏处(去声七遇)
凭栏注。荷塘月朗伊人故,凤鹭鸳鸯。翠声声环柳树。黄骊诉。菡萏盈盈蛙恋鹜。蝶蕊情,缘牵康悦渡。
5.【寒空雪】•宋玉(下平六麻)
英杰玉,展才华。著名辞赋家。『历史千秋喜,同源万代夸。』
6.【踏霄云】• 李贺(下平十一尤)
年少揽诗书,学无休。文章赋韵收,颖新辞,代代后人讴。
三.宋词词谱6题
1.浣溪沙•风雨百年(下平一先)
星火燎原华夏燃,旌旗遍插起红船,延安圣地万民牵。
不忘初心身奉献,践行使命爱承传,江山永固聚良贤。
2.如梦令•峨眉日出(去声二十六宥)
日出峨眉山秀,蜀地风华依旧。
天远映飞虹,云海退霞光透。奇宙,奇宙,宛若众仙挥袖。
3.减字木兰花•黄山云海(上平七虞+去声七遇)
黄山云海,瑰丽奇观飞瀑布。
极目烟湖,飞鸟朦胧身若无。
巅峰石塑,梦笔书花松永驻。
海浪喷珠,风起云消踏远途。
4.【采桑子】•油菜花海(下平七阳)
晴空万里云无影,油菜花黄。旷野芬芳。花海田园是故乡。
金波滚浪风光好, 喜满山梁。谱写新章,欢乐歌声颂八方。
5.西江月•西湖断桥(下平七阳+去声二十三漾)
万顷碧波飞远,千年古韵流长。
西湖细雨翠丝妆,伞下真情难忘。
山盟海誓人敬,雷峰塔下悲凉。
烟萝岸柳鸟飞翔,残血晶莹射放。
6.【卜算子】•风吹麦浪(去声二十三漾)
小麦泛金黄,喜悦欢声唱。夏季丰收硕果香,碧水河中漾。
到处散芬芳,赞颂新希望。快乐农民谱秀章,田野风吹浪。
四.曲度全格曲谱4题
1.【满苑姿】•春花(上声二十五有+下平十一尤)
(春光早)冬恋守,花盛柳。
(迎春绽)争春唤友,娇柔赛牡。
美尽收,已醉明眸。
步停留,相携立久。
2.【逐波高】•夏风(上声四纸+上平八齐)
清风亲碧水,绿柳吻长堤。
游客欣观荷叶美。
迷,迷,迷。
蝉鸣不已,心意旷怡,又送鸟啼。
3.【秋风落】•秋月(上声二十二养+下平七阳)
明月辉清共赏,遥望摘星慕仰。秋宵万里离乡。解密宇苍。惬意畅谈梦想。
4.【一瞬眸】•冬雪(上声七麌+上平七虞)
琼花乱舞,银毡遍铺。
虫害无,梅开傲宇,春归万物苏。
五.曲度全格联谱
1.藏中对联(16字)
D01•雨云
红花艳,雨滴松树岭;
绿草芳,云动草木霜。
2.藏中对联(16字)
D02•雨烟
云生露,雨声花抖动;
雾起风,烟散气流通。
3.藏头对联(18字)
D03•雨天
雨细风柔,鸟鸣花艳丽;
天阴雾淡,燕飞草芬芳。
4.藏头对联(18字)
D04•雨铃
雨落山青,诗人吟作赋;
铃听路远,墨客赞游传书。
5.藏尾对联(20)
D05•雨情
红荷绿柳,碧水波纹细雨;
满院花香,蓝天月影柔情
6.藏尾对联(22字)
D06•雨声
碧野青青千柳绿,花迎细雨;
长空浩浩万霞红,燕语轻声。
7.藏头中对联(24字)
D07 •雨荷
雨青川,濛濛雨,雨飘风起雾。
荷开盛夏,滟滟荷,荷动水生霜。
8.藏中尾对联(30)
D08•雨珠
河边柳,雨浇园地醒,绿草年年收露雨;
岸上田,珠落禾苗旺,红花处处捧银珠。
9.藏头尾对联(30)
D09•雨风
雨润莲红,青草芬芳,灌溉桃园甘露雨;
风扬柳翠,黄花艳丽,耕除草地紫霞风。
10.全藏对联(30)
D10•雨楼
雨后晴天,雨下平川,雨露清晨蒙细雨;
楼前绿树,楼边美院,楼层傍晚见明楼。
2022.7.15

作者简历
张文泉 ,1954年3月生。辽宁盖州人,笔名植恒,大学学历。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退休前在政府机关工作,公务员,正处级。现任辽宁省文化产业协会毛泽东诗词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有多篇作品在《中华诗词》、《中国教育对联大观》和《中国对联作品集》等书籍中发表。有对联集《慕名赏联》出版。


制作:翠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