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赞原创 李林娜 入室即静 2019-12-15 00:30
《黄牛赞》
文/庞兴晟
日食草料槽间卧,
犁耱拉车无求奢。
绳套加身项扣轭,
田间奋蹄铧如梭。
莫说平生怨言少,
且看脊梁鞭痕多。
老来向刀赴砧板,
一张毛皮熟成革。
2019年12月12日
解读:
首句:“日食”:每天吃的食。“槽间卧”:睡在槽间牛圈里。这句写老黄牛整天吃的是草料,睡的是简陋脏兮兮的槽间牛棚,突出老黄牛简朴的日常生活,表现它的平凡。
第二句:总写老黄牛的追求。“犁耱”:是耕地的两种农具;耱,读mò,用藤条或荆条编成的一种农具,用来平整翻耕后的土地,使土块更酥碎些,有时也用来保墒,使用时把耱平放在翻耕过的田地上,由牲畜拉着前进,操作者站立其上,或者用石块放在上面,以增大对土面的压力。句中的“犁耱”皆为动词,即犁地耱地。这句写老黄牛一辈子只知道犁地耱地拉车,默默无闻地干活,别无奢求,赞美了老黄牛默默无闻、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

第三四句:具体写老黄牛默默无闻耕作的情景。“绳套加身”:是说牛犁地、耱地时身套绳索,行为受到限制,农民常说“把牛套上干什么去干什么去”,因此用了个“套”字,语言更接地气;“项”:是脖子的意思;之所以用“扣”,是借用了臧克家《老马》诗中的一个字:“ 他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他把头沉重地垂下!”用“扣”这个动词,给人越来越紧的感觉,写牛所受的压力和痛苦,入木三分;“轭”:读作è,是指驾车时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陕西方言叫牛根头(读音是niú gēn tou,不知是否写作牛根头)。

“田间奋蹄”:写老黄牛耕田时非常卖力,“奋蹄”,振蹄,谓奔驰,有夸张之意,诗云“不待扬鞭自奋蹄”,可作注脚;“铧如梭”:“梭”,织布时快速往返牵引纬线(横线)的工具,两头尖,中间粗,枣核形,犁地的“铧”呈三角形,形状和“梭”相似。此句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老黄牛犁地时速度快,不偷懒。
第五六句是两句评论,不要说老黄牛一生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地干活,他没有一点怨言,即便如此,你看看他的脊梁,留下了多少鞭子抽打后暴起来的痕迹。这两句进一步突出老黄牛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忍辱负重的优秀品质,表达了对老黄牛的深切同情。
最后两句,写老黄牛的归宿。“向刀”:写出了老黄牛的视死如归;“赴:”写出了老黄牛的义无反顾。老黄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了一辈子,老了不能下地干活了,却被宰杀,成为人们桌上的佳肴,就是牛皮也被人熟成革制成皮衣、皮鞋、皮手套、皮带、皮沙发等等。这两句是对老黄牛视死如归和忘我的奉献精神的崇高赞美。
全诗从老黄牛的日常生活写起,到老黄牛献出生命乃至整个躯体,高度赞美了老黄牛默默无闻、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忍辱负重的崇高品质和视死如归、勇于自我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老黄牛的无限崇敬之情以及对老黄牛精神的热情赞美。
图片
(作者简介:庞兴晟,高级教师,任教于临潼教育系统,喜欢文字和摄影,常有美文发表于各类网络平台。)
李林娜
喜欢作者
阅读 473
文章已于2019-12-15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