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的感喟。
十年分别今相见,曾经师生变陌人。我今天的体会。
没有喜鹊的欢叫,没有祥云的笼罩,今天一早打开门,一尊少年手提着礼物,亭亭站着,面带微笑。我正要问,他先发话:“老师,不认识我了?我是邓杰呀。”
啊,记起来了,曾经的农乡孩子,曾经的优秀学生。于是便引进落座,在不合潮流的简陋的老旧厅上,立刻煮香茗,破甜瓜;纠合家室与一些小青年,相互寒暄一遍,再茶过三巡,就都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吃瓜群众。
“邓杰,你变化好大哦,我真的一点都认不出来了。”我首先从“吃瓜群众”走出来,打破沉默。
“是呀,老师,家乡人也这样说,确实的长高了,胖了。”见多了大世面,他坦坦回话。
“我们很多年没见了。”
“是啊,2013年到现在,十年了。”
“听说你在北京上大学,学成什么?”
“出身农家,学农业科技。”他稍停一会,“四年本科,两年硕士,四年博士,十年光阴就这样打发了。至于学成了什么,在现在的科学前沿,像我这样的,只能是在别人成型的高楼大夏稍事添砖加瓦罢了,想全面自己原创是不可能的。只是现在,自己可以独立项目了。”
他思维敏捷,答之所问,条理清晰,叙述不枝不蔓,充分显示出经过严格逻辑思维训练的底蕴。
接着我们便聊别的。他始终侃侃而谈,没有少年得志的那种轻狂。我从他的言谈中感到深深的安慰。我想,这样的性格,在未来的事业上,挫折失败的概率会相对减小,成功的道路会更康庄。
聊了好一会,他要我的微信,在他拿我的手机操作的时候,我甚至想:假如他有朝一日也加入写作群,他会不会将硕士博士什么会员什么长的一一列举出来,好吓得人不敢朝之目视呢?然后暗地自嘲一番,内衷否定:一定不会的,气血方刚的现在都不会,以后更不会。
最后,我问他成家没。他说还没有,女朋友早就有了,学习紧张,事业要先行,不过结婚可能也不会拖太久了。
我要上课了,他也要去办事了,他的女朋友还在考驾照的地方等他。于是就再见,但都没有相约何时何处再再见。
虽然上了年纪,还是容易激动,趁更深人静,睡意丢失,我便积习难改的填了下面一首小词,聊作纪念……
调寄·江城子(龙谱 苏轼体)
【词林正韵】
十年相见各面生
连振华
十年分别两茫茫。
各相忘,自烦忙。
远赴燕山,
日月照书窗。
修毕本科研博硕,
怀浩漫,沐炎凉。
一朝相见满头霜。
少年郎,气轩昂。
海渺穹苍,
逸致论天方。
茶酽瓜甜频助兴,
些许憾,未飞觞。
2023.06.24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