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口
作者:碑林路人
导读老师:安之若素
一首苍凉而忧伤的调子,从远古传来,穿过逶迤起伏的高原,穿过沟沟峁峁的黄土坡,合着黄河水的呜咽,传唱了百年。
一种淳朴的思念和牵挂用最原始的歌谣从毛眼眼的妹子口唇里唱了出来,那份痴情,那份期盼,那从心底发出的真真切切的无奈与失落扯的人的心生生的痛。

每当听见这首歌,我仿佛就看见荒凉的古道旁,牵着毛驴的后生一步一回头的/恋恋不舍,我仿佛就听见站在高山上撩哥哥的妹妹,至死也要把哥哥随的心声。
《走西口》,一首凄婉而缠绵的民歌,寄托着黄土高原上人们渴望美好生活的希望,承载着两百年来荒凉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背井离乡的汉子们沉重的思念。

《走西口》,一首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歌谣,哪里是歌,哪里是曲,分明是穷苦日子里一种无奈的倾诉,是人性中至真至纯的情感最原始的流露。
穷人才会走西口,再舍不得妹子,也得咬着牙往西走。古道口,四月天,不见艳阳只见沙,风沙吹蚀着妹妹俊秀的脸,吹疼了哥哥思乡恋家的心。

呜咽的黄河水,知道女人们心中那份苦苦的期盼。总可以看见古道边,挎着篮子的女子在张望,望穿了双眼,望白了双鬓。苦苦的荞麦花开了一茬又一茬,走西口的哥哥啊,泪蛋蛋泡在沙蒿蒿里,什么时候才能看见你转回乡的身影?
大风挟着黄沙刮过黄土塬,刮不散的是妹妹婉转的歌谣,奔腾的黄河水流过沟沟峁峁的山梁,带不走的是早已根植于心的旋律。
一首民歌竟凝结着一个民族一段厚重的历史,一段歌谣竟包含着成千上万人生死离别的命运。
望眼欲穿的妹妹站在崖畔畔上唱着凄婉哀怨的《走西口》,盼着哥哥早回头;颠沛流离的哥哥在走西口的路上,留下了一路的思念,一路的歌;
《走西口》走过黄土高原荒凉的土地,走过一代代黄河人苦难而遥远的记忆……
安之若素

个人简介:一位普通职工,爱诵读,喜欢用声音诠释生活的美好,传递爱心与善意,用声音传递温暖,以朗诵致敬人生,携手共进风雅甜城诵芬芳都市头条平台,感谢聆听和支持,努力学习好声音
人物经历:
碑林路人

1983年,毕业于西安市第一中学,次年在西安仪表厂参加工作,从事检验员工作。工作期间,在西北大学夜大学习文秘和计算机专业。
1997年停薪留职,做过西安几大美容学校讲师,做过陕西某商贸集团总经理助理、某职业技术学校地理教师。
1998年,开始在网络论坛发表诗歌、散文,并得到了广大朗诵爱好者的喜欢与追捧、被争相诵读。
2015年1月,碑林路人受邀在天津图书馆举办了“海津讲坛---文化系列讲座”。之后又受邀参加在南宁图书馆举办个人作品专场、厦门鼓浪屿国际诗歌节等大型诗歌活动。
2016年,出版文集《禅花如雪》 。
2017年,创作电影剧本《仓央嘉措》 。
2020年,出版诗文集《掌灯的人》 。
代表作品:
《云水禅心》
《你的声音》
《认识你真好》
《大写的中国》
《掌灯的人》
《走西口》
《假如有来生》
《西藏—擦肩而过的距离》
《千年的拥抱》
《无处安放的灵魂》
《雨中的凌霄花》
《贝子庙》
《春天的交响》
《父亲的科尔沁》
《疯马》
《我要给太阳写一首诗》
《拉萨河的阳光》
《少年中国》
《感恩大地》
《我是风的儿子》
《我一刻也没有停止飞翔》
《新鲜的春天》
《假面舞会》
《德令哈的月光》
《宋词里的春天》
《祖国是什么》
《青海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