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不改炎黄韵”
i生活朗诵大会——东图站
【开场语】
一个诗人的名字,被融入了江河,一个不屈的灵魂被注入了大海,一个传统的节日被庄严地写进了历史、写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这里是“千秋不改炎黄韵”i生活朗诵大会——东图站的活动现场,我是主持人柏荷,欢迎各位的光临,祝大家端午安康!
本次朗诵大会联合主办是由:北京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
参加今天朗诵大会的嘉宾是:1,穆红梅
东城区图书馆副馆长
2,李向显 i生活朗诵大会发起人
北京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主持人
生活好课堂幸福志愿者朗读服务队队长
3,胡乐民
著名朗诵家、表演艺术家、中国演诵艺术创始人
4,李咨墨
青年演员
中华环保联合会、生态文明传播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北京市东城区环保戏剧俱乐部艺术总监
5,徐文杰 北京三月雨朗诵艺术团团长
6,黄华 北京三月雨朗诵艺术团副团长
时光匆匆,岁月留声。二千多年来,飘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诗人一路相伴走来,屈原的爱国情杯和他的浪漫诗篇,早已化为民族的文化与血脉,成为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记忆。今天,就让我们用声音艺术把经典的诗文和真挚的情感奉献给大家,一起缅怀诗人、感悟生活。
朋友们,“千秋不改炎黄韵”i生活朗诵大会正式开始……
《古诗词吟诵》
吟诵:王颀 杨玲华 马荣
吟诵,是中华文化中一个古老而优良的传统,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传统吟诵是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读书方法,也是诗歌创作的一种方式。首先让我们在吟诵中品读古诗词里的端午节,来领略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和音律之美。
《漂给屈原》
台湾著名爱国诗人余光中先生,一生有着挥之不去的屈原情节,他对屈原的诗歌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热爱,并通过自己的诗歌创作,向人们展示了屈原的文化价值和人文精神。
《我的粽子,始终是一首诗》
又逢端午,遥祭屈原。他伟大的爱国精神、高尚的人格魅力、光辉的爱国诗篇,永远镌刻在我们心中
《天下橘颂》
“后皇嘉树,橘俫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当年,屈原以橘为诗,谱写了千古流传的诗篇《橘颂》。此刻,让我们穿过时光的隧道,与诗人一起来感悟这写在橘树上的诗行,这是屈原留给这个节日最华丽的篇章。
《屈原颂:生死交响》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而被流放。让我们在章晓宇的诗歌《生死交响》中,来深度感受爱国诗人屈原对国事的深切忧念和为理想而献身的无悔与决绝。
《谁也不能高过你的头颅—献给屈原》
是你——屈原,用自己的名字开启了一条诗歌的航道,因为你的不朽和牢不可破,诗歌纵然已经伤痕累累,但直到今天她也从未放弃过对生命的歌唱。
诗朗诵《端午遥寄屈原》作者:王娜
朗诵:王娜 胡乐民
又逢端午,遥祭屈原。他伟大的爱国精神、高尚的人格魅力、光辉的爱国诗篇,永远镌刻在我们心中。
《爱莲说》
作者:北宋.周敦颐 朗诵:於红波、张玉霞、肖素光、杨玲华
在屈原的《橘颂》中,诗人以橘树自况,将橘树比拟为独立的君子人格,与天地并列的精神。而后,在北宋文学家周敦颐笔下的《爱莲说》中,将莲花的高洁品性喻为君子,借莲言志,表达了作者的人生理想和人格追求,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岁月》
岁月如歌,一梦蹉跎。人生本就是一场义无反顾的前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千古名句,至今依然能够引发我们对人生的思考,对岁月的怀想。
《跨越百年的承诺》
秀水決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新时代的小学生,在红船精神的激励下,刻苦学习,健康成长,涵养浩然之气、传承革命之志。
《中华长河》
诗的语言,典藏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诗的声音,演绎着不朽历史的风骨铿锵。诵读经典,我们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对话圣贤,我们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
合诵:李力、黄向东、金小兰、王淑琴、陈惠云、肖素光
人有家家有国,有家有国走天下。走天下心中歌,唱给天唱给地,
国家利益当第一,谨记谨记!
【结束语】
悠悠艾草香,绵绵情意长。端午节,怀念一个人;端午节,怀念一群人。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群星闪耀、星光熠熠。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传承中华经典,让伟大的爱国精神支撑我们的民族脊梁。
朋友们:
本次活动是“扎堆儿i生活”北京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粉丝俱乐部推出的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之一。
“扎堆儿i生活”为生活频道粉丝打造文化、公益、旅游、美食、健康、亲子等多垂类活动,带领热爱生活的朋友们开启精彩有趣的休闲时光。
活动结束以后,欢迎大家扫码关注“扎堆i生活”微信公众号,参与您喜欢的相关文化活动。
“扎堆儿i生活”二维码就在活动现场的后方。
“千秋不改炎黄韵”i生活朗诵大会——东图站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快乐的时间总是短暂,期待着下一次朗诵会的到来。再次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让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