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打工
文′魏增刚
我于1996年冬天被旋播机厂老板炒了之后,在故乡呆了不长的一段时间。
这期间,我去到大荆中学拜访了魏老师,他说他小儿子魏小民一一我高一时的同班同学(大专毕业),去宁海打工了。我便要了小民的地址,立即给小民写了一封信,想去找他干活,当时的想法是南方好混。想如《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一样出去闯闯。其实我无论是上大专还是去户县跑业务都是说趁着年轻出外闯荡闯荡,见见世面,找机会落脚。“年轻的血液呀,就是如此的沸腾!”
二姐也支持我,说去闯闯也对,南方富裕,工厂多,机会多,可能命运就改变了,总不能一个人呆家里吧。说去了后就不要回来了,遇到个好人家上门(当上门女婿)算了,哪里的黄土都埋人哩。
信迟迟没有回复。我等不及了。冒昧地就又去了西安,在伯父家呆了一晚上,第二天爷爷送我,我坐火车去了杭州。
当时的故乡寒风怒号,河水变瘦一一成了麻绳,山上荒草萋萋,村庄一片肃条之象。当列车到达阴雨绵绵的南方之时,从车窗看去,路边杉树挺立两排,田野一派盎然的生机一一各种蔬菜葱绿一片,绿色的植物覆盖了群山,在山脚下,崭新的四层五层的洋房引人注目。看到这些,我对自己的前途有了希望。
我坐车到杭州,在杭州歇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坐上开往宁海的班车就到宁海了。
宁海一个崭新的小县城被葱绿的群山环绕。城内堆满了大小的工厂,看到工厂,我便想随便找个工作都可以安身吧!
打电话联系上小民之后,他先是一顿数落,数落我的冒失,说工作还没有给我找下,信还没有写,我就到了。
他安排好了我之后,我找了个在酒店端盘子收餐具的服务员的工作,干了三天。三天之后,他帮我在一家宾馆找了个服务员的工作:擦电梯门,擦地角线,洗地毯,送棉织品等。他正好在这个宾馆负责给客人倒茶的工作。不久小民就回故乡了。
我在宾馆干了42天,宾馆裁人,裁了男服务员,我被裁了。
后来我拿着大专毕业证,跑遍了宁海的所有企业,最后只有一家企业(豹王电池公司)的善良的老板收留了我。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呀!也证明了克莱因的一句名言:“人生是一条羊肠小径,要穿过去,一定要自己找路走。”
在这以后的近三年时间内,我在这家企业干过质检员,在自动化车间包装车间干过操作工。
(近三年后我积劳成疾,辞职回了故乡。在故乡养了几个月病之后,在西安吉祥村开了一家小商店,一年后转让了商店,跑起了药品的推销工作。)

魏增刚,男,49岁,毕业于西安乡镇企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爱好文学,一直笔耕不辍,出版随笔散文《脚印》一书。在《扶风百姓网》《扶风微传媒》《炎帝故里论坛》《于都诗词》《乡土蓝田》《吉瑞墨香文化传媒》《城市头条》《西府文学》《新新文学》《岚山诗话》等十余家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1000余篇。最喜欢路遥鲁迅的作品。西安市电视剧文学村村民,西安市未央区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