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仲宥现代诗歌鉴赏
之
第一百六十三辑
暨
杂文体分行
《端午;一个煮字祭祀的日子》
组诗
——致敬线上的文友
原创首发
作者/李成忠


(一)
【历史的巧合】
竟在同一天
伍子胥投江了
曹娥投江了
屈原也投江了
下一个会是谁呢?谁
投鼠忌器!当然
不会是我
“无巧不成书!”
——这话,本身就是对于无能文人的小觑、蔑视、讽刺和挖苦
别用伟人名人来侮辱我
即便活不下去了
要投,我
肯定也要另选一个
不撞车
不雷同的@
黄道吉日

(二)
【炮灰与马牛】
从伍子胥到屈原
九州之内战火频扔
哪一个端午会给士兵去放假
让其食粽、寻乐赛舟
哪一个端午
南方又不是连天大雨而滂沱泛洪?他妈妈的
多少强悍的士兵
尸体被水卷走
多少患难的百姓的家园惨遭淹没
又有多少人
追逐着水中不义的浮财
随波逐流而结果就丧了生、丢了命了
有记载吗?Sueng、糗@
谁管、谁问、谁去光顾
记载个毬
战时是炮灰
太平是马牛
……

(三)
【难忘的一九六九年端午】
贵阳城北洪边门外
大水洗刧了一河两岸的吊脚楼
一大清早
十几名弄水的汉子就打散了鸬鹚
将船荡进了贯城河
漩入南明塘
冲进永乐
折转并滞留于石笋沟
末了,只因打捞无果
其中一位竟也追随着新婚的妻子顺水而去
当夜家人吊唁
有人居然应制乐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
荒唐!不
当时的风气是
无论如何也要召开一个追悼会
即便是“村上的人死了,也要开一个追悼会。
用这样的方式,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悼词当然不能少。也当然是由有头有脸的大人物上台宣读
头夜,大水捣毁吊脚楼
时九人失踪
加一循道者
上天做客的就整整是满满当当一个圆桌!故事
没完。武斗三年
经久不息而如火如荼
晨。保皇派(工人帮)冲击贵医@学生宿舍(四一一)驻地
驻守者却因了数日末食
而饥渴难耐
又因粮竭了弹尽
一位姓蓝的学生竟从楼上跳下
跳到一溜二铃木@街树之上
眼见此人折了腿
保皇派就全员压上要将其生擒了活捉
不料,眼睁睁看着此人单腿撑立、三呼万岁@
投入树前湍急的河水
更为让人惊悚的是:
一名寡妇再也架不住揪辫子踢脚尖的游街批斗
而谎称口渴
竟在众目睽睽之下投入了路边那口老井……
事情都过去整整五十四年了
还提他干甚?那好
老夫我还是选择苟延残喘吧
暂且闭嘴

(四)
【又见夕阳红】
此一日,日头最端
白昼最长
大雨落过一夜,又一天
终觉疲惫而在傍晚放晴
摇身一变
竟然满天奇云
虽不见江渚之上之白发渔樵
但忆明媚春花与皎洁秋月。可又
怎比眼前
夕阳无限的好哦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把酒临风,独立长啸
花间的我呀
说来惭愧
彤彤的夕阳耀着
蓬蓬的时花映着;还有酒
将酡酡的红色一并在我脸上
横来竖去地涂抹
我已浑身发红
且红得发紫
可我怎敢张狂?岂能膨胀
浪得虚名啊!我
一个多么令人悲悯的家伙
一切皆因外物的施舍、馈赠、强加
意欲任我佯装
去吧,夕阳
去吧,鲜花
去吧,酡红的酒色的虚荣
前些日子有人意欲将我捧成网红
可是说到了底
我是草根呀
我是一滩
扶不上墙的烂泥

(五)
【随波逐流的我】
今日端阳节
线上个个写诗
我亦写。随波逐流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家家食粽
且南人
逐水抛粽
竞赛龙舟
人人随波逐流
我亦食而从众
且冷眼向阳
煮字祭祀
屈大夫啊
你为何要怀抱着家国情怀去投汨罗
端午端午,洪水凶猛
屈大夫
你眼花吗
看不见滔滔江水?你
耳背吗
听不到惊涛裂岸的咆哮之声?你
带了个啥头
河,我断不敢投
但我既已学舌步你后尘而嗜好着写诗
也就只能附庸风雅
而随波逐流……
屈大夫啊,屈大夫
你面对着的滔滔昏病
已经滚滚流到了我的脚前
我却手无缚鸡之力
顺水不能推舟
谁能告诉我啊
这人世的污泥浊流
到底
几时能休……
(2023.6.22.并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