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北百家味,只忆旧粽情 848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粽籺自幼陪我行
糯糯糅糅香口中
天南海北百家味
只忆旧年炉畔情
烟花缕缕粽色鲜
悲君问礼二千年
楚子也知后人念
家家净灶慰先贤

《易传》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生命修行就是德行累积,积累的过程就是量变,结果的飞跃就是质变,所以量变是事物之数增加,质变则是事物性质的本质性内变。《易传》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为人处事不应固执己见,墨守成规,穷思变通之理乃是宇宙万象之根本规律,一切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皆受之支配,所以,量变与质变之间的关系即是自然哲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实践中我们若掌握了与量变、质变联系最密切的中庸之道,便将“变化”中的“万变不离其宗”而行于股掌之中。什么为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实为阴阳和谐之道,也即阴阳互推之中道,万物万象之变通往来皆围绕此道上下波动,犹如价值与价格的关系,犹如道与术的关系。孔子曰:“吾道以一贯之”,“叩其两端而竭焉”,也即《中庸》所曰:叩其两端,用中于民。
孔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何言此?道之难行也。中庸是什么?就是事物运行的自然而然的分寸尺度。为人处事即不可不及,亦不可过尤。什么是“度”?尘世俗言,度就是火候,它是限度、适度、高度、浓度、深度、角度、法度、制度、气度、量度等的抽像总称。度是什么?度是从事物的起始点到临界点之间的距离,是尚在拐点关节范围内的幅度,在这个范围之内,事物的本原性质保持不变,突破此之拐点,也就超越临界点,事物的性质就发生改变而成就另类事物,这也是关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基本原理。所以量变与质变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发展是否超出了性质发生变化的限度。
朱熹曰:“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平常之理,天命所然”。由之可见“度”就是中庸《中庸》曰:“君子之所以为中庸,以其君子之德,随时处中。小人之所以反中庸者,以其小人之心,无所忌惮也”。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已经证明,中华民族在朝代兴衰左右摇摆中从未离开文明大道,若中华民族人人做到“尊德性而道学问,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则社会和谐不教而成,民族复兴自在其中。


总编简介: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大学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佛学、国际关系学及战略学业余研究与爱好者,志愿与天下有识同仁鼎力助推华夏文明回归世界历史中的本尊正位,共推民族文化重立大国自信与自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贡献毕生之力。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23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