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安康》癸卯端午节诗词联賦曲专辑!都市头条--西银/北京/上海头条!

本期联家诗人名册:
李涛 方留聚 宋领 潘继洲 王正华 罗奕梅 雪树 聂朋群 曹鑑江 张海生 高飞亮 赵学义 张培兰 李凤云 丁绍先 石凡生 于卫东 张海成 苹果 胡志勤 乔维祖 白重生 邓万斌 李茂林 于金奎 陈同斌 王菁华 王良民 许祥 姬平 聆听 白燕 李连山 霜月枫.王进 李泽宗 任猷海 卢木荣 雪山飞狐 长白居士 樊建雄 刘亚倩 王兴伦 若曦 李秦 马学良 诗秋 王宝生 宁 许嗣伟 刘开宁 世雄 闲乐.哈哈镜 顽石.吕宝库 雪绒花 成功 柔和 革命圣地.延安 张维清 倪宪培 倪守华 宋继兰

题端午节令
李涛.北京
一
抱石投江,报国无门心已冷;
痛心疾首,吟诗挥笔泪流干。
二
有志难酬,呵壁初书三户地;
怀才不遇,招魂总识九歌心。
三
美扮神州,五颜六色花添彩;
喜迎佳节,万水千山粽是情。
四
酒喝雄黄,健体強身添幸福;
门插艾草,除蚊防疫保安康。
五
虎气扬威,鼓劲加油凭实力;
龙舟竞渡,争分夺秒展雄风。
六
端午节中,插艾除蚊防疠疫;
汩罗江岸,走桥抛棕祭屈原。
七
华夏民俗,粽香味美龙舟划;
非遗文化,源远流长薪火传。
七律.端午节
李涛.北京
(祝)愿声声情意长,
(大)河上下好风光。
(家)人结伴名山去,
(端)午出游美味尝。
(阳)伞千姿花万朵,
(节)云七彩景八方。
(安)全确保互关照,
(康)健第一疾病防。
七律.端午抒怀
李涛.北京
怀才不遇仰天叹,报国无门痛断肠。
抱石投江生命短,招魂呵壁史诗长。
鱼儿绝食含双泪,龙族传薪咏九章。
千古离骚辉艺苑,屈公首创代流芳。
注:屈公即屈原。《离骚》《九章》《招魂》《呵壁》为屈原作品。
七律.端午节
方留聚.河南三门峡
榴花似火照端阳,踱步银堤思故乡。
母做荷包融至爱,父蒸米粽散奇香。
重斟屈子离骚句,尤惜耕夫余日光。
海晏河清同守护,莫教岁月再流殇。
小重山.端午节(词林正韵)
方留聚.河南三门峡
雨后汨罗江水平,催人思绪涌,共潮生。龙舟竞渡岸飞声,齐呐喊,靖国我同行。艾草色尤青,晨曦寻一把,挂门楹。降魔镇宅祭英灵。慰先哲,大吕要长鸣。

联题端午节
门悬香草,江赛龙舟,有韵《楚辞》谁朗诵;
文咏骚人,情怀屈子,多思《天问》我讴歌。
宋领.河北成安
题朝阳大凌河龙舟赛
瑶台击鼓,彩䗖摇旗,看八百里凌河涌浪推波,竞渡龙舟谁夺冠?
神女助威,燕王竖指,喜五千年圣地腾蛟翥凤,争强古邑我称雄。
注:瑶台,即大凌河万人广场的大舞台,彩䗖,指凌凤大桥。神女、燕王,分别指大凌河左岸的凌河女神和燕帝慕容皝雕像。
潘继洲.辽宁
再题朝阳大凌河龙舟赛
虹桥焕彩,橡坝鸣琴,最流连柳韵松声荷映日;
看客摇旗,健儿击鼓,难忘却波推浪涌桨飞花。
潘继洲.辽宁
又题朝阳大凌河龙舟赛
风月无边,龙舟划破千帧画;
水天一色,兰桨催开万朵花。
潘继洲.辽宁
端午节联
艾蒿萦瑞,角粽飘香,何处招魂?竞渡龙舟怀屈子;
凌水盈樽,凤山俎豆,而今酹酒,腾飞古邑缅忠君。
注:6月19日至22日,"金达杯"2023年辽宁省龙舟比赛暨朝阳市第十四届龙舟大赛将在朝阳市大凌河人工湖举行。
潘继洲.辽宁

古风《端午节》
——听民俗
王正华.宁夏银川
端午佳节蜜粽香,艾叶辟邪插门旁。
民间常饮雄黄酒,传说可辨奸与良。
《寄情端阳节》
王正华.宁夏银川
岁岁端阳望赤县,城乡纪念自相同。
门边插艾驱邪气,室内闻香灭害虫。
情寄汨罗歌俊彦,心怀屈子颂豪雄。
离骚美誉名中外,文化转承映彩虹。
古风.端午节怀屈子
罗奕梅.宁夏银川
每到端阳祭屈原,离骚千寻对问天?
龙舟竞渡唤楚魂,咏诗凝心祈赋愿。
古风.端午节怀屈子
雪树.陕西
大江滚滚雨纷纷,龙舟待发旗如云。
靳尚遗孙传世代,年年招唤屈子魂。

端午有寄
人言有考、继灵均骚脉,千重定力昭,大义春秋,比兴濡涵、天下蒸黎待霖雨;
世味无凭、惟原道宗经,万象心源诂,文章境界,辞魂雅颂、胸中气节齐斗牛。
聂朋群.宁夏石嘴山
端午
端阳临近处,凭添几丈寻,艾草香薰,祭屈追思以粽投之汨水;
竞渡放舟时,总是千姿奋,雄黄酒洒,吟骚迢递其心属者渔夫。
聂朋群.宁夏石嘴山
端午怀屈原
文澜腾涌、再颂离骚怀屈子,米粽祭端阳,艾叶门悬,逝水东流醒百代;
直道峥嵘、应敲天问冽汨罗,雄黄洒乡土,人心宛在,遗风长训热衷肠。
聂朋群.宁夏石嘴山
题屈原
许国灵均、却遇君王昏浊,行吟泽畔吁天,愧此浮云,有渔樵惑矣、治平兼善凭谁问;
穷途歧路、犹期社稷承明,太息斯间齐物,怜他逝水,随鸥鹭振之、持梦待时赖独征。
聂朋群.宁夏石嘴山
端午抒怀
大义凛春秋、屈子有知当笑慰,如斯盛世神州,国梦初开,持粽粑端菖酒摆、追祭伊忠魄年年无驰懈;
高风昭日月、灵均不死应歌吟,未负经纶邦祚,蒸黎幸福,远虑忧辛苦颠行、庆贺这升平久久信依凭。
聂朋群.宁夏石嘴山
端午怀屈
聂朋群.宁夏石嘴山
国士忧时冽,灵均许楚深。
势危焉弃世,力尽亦扶今。
渔父平常抝,贬臣千尺忱。
骚传心所郁,天问运之临。
棋局哀蓬转,人生恨陆沉。
文章鸣比兴,道德震崖森。
术以安邦泽,名垂旱作霖。
薰香衣寄草,伸梦笔尝簪。
但享玄珠遇,偏宜完壁寻。
泪罗呵孟浪,碛径哭披吟。
忽忽逢朝玉,泠泠向晚金。
言叨濡药石,物济隐瑶琳。
苍狗舒非足,白云谙有参。
春劳顽垒拙,志勃热山阴。
上慧修元赋,至能宏瑟音。
牢诠还可托,象罔独规箴。
窈窕终因妩,沧桑未必涔。
三坟疏冷史,九典训喉襟。
附则堪流涕,离斯漫用斟。
渡他舟自放,责己复峦岑。
艾挂门头及,芝醒兰际忱。
秉公持本色,治吏拂妖祲。
求索乾坤宝,嗟哦日月愔。
两仪储既往,太极赖贤针。
觉解犀当配,迷漂抚涩琴。
庄矜期顿顿,蝶幻谅骎骎。
造就无形妄,惜才凭度琛。
大囊彰澹泊,善律远邪淫。
端阳
聂朋群.宁夏石嘴山
端阳节气望云涯,汨水舟行起浪华。
恨洗千年滋艾草,乡添一梦祭怀沙。
忘身许国多流泪,天问忧时独佑家。
珍重尘寰扶大道,誉名毋使后人嗟。
端午
聂朋群.宁夏石嘴山
角粽嫩香端午缘,丹心屈子济邦先。
孤标不负平生许,时悖偏宜大义虔。
荣辱犹凭人正识,兴亡终得运臻诠。
雄黄饮后期康健,艾草悬门颂古贤。
浣溪沙.端午有怀(韩偓体)
聂朋群.宁夏石嘴山
誉毁如轮转处闲,苍穹似洗透云端。灵均不复恨微澜。
天问宁须忧社稷,离骚但得训衣冠。薰风角粽祭诗坛。
端午
聂朋群.宁夏石嘴山
艾挂门庭颂世昌,每临端午诉情囊。
离骚读处邦风正,天问听时国祚彰。
竞发龙舟传血脉,指航北斗佑家乡。
埋头撸袖心仪善,戳力凝魂壮我疆。
鹧鸪天.端午怀屈原
聂朋群.宁夏石嘴山
端午终闻艾草香,雄黄酒熟赖君尝。
解吟渔父追夫子,愧弃灵均恨楚王。
寻道切,诉言遑,无情逝水锁沧浪。
年年祭祀仍涵泪,报国心思遂梦长。
砥柱
——端午追思屈原
聂朋群.宁夏石嘴山
依然故国盼魂归,未改怀沙砥柱辉。
底事迷茫堪秉烛,何由倔強愧朝衣。
名因傲兀怜时运,道以峥嵘训禁闱。
不复曾经吟白雪,偏哀此曲觉人稀。
端午
聂朋群.宁夏石嘴山
艾挂门头盼运开,神思屈子粽储哀。
灵均许楚王偏逐,天问扶时寓涌来。
何处倾车悲路劣,几人离岸忍尘埃。
风烟恨意谁知我,宫阙庭花引客猜。
端午有怀
聂朋群.宁夏石嘴山
国恨偏逢宿债增,门悬艾草惜兹藤。
灵均有许浇孤泪,社稷无私愤乱绳。
泽悖行吟谁射虎,台临傲啸独呼鹰。
峥嵘底事仍如弃,苦荡江流晓爱憎。
端午
聂朋群.宁夏石嘴山
相宜艾草润门兴,惟觉离骚寓赋凭。
屈子怀沙投汨寄,人间以粽挽魂矜。
悲吟不负关河恨,醒醉终酬社稷仍。
宿业修持杯酒洒,心田般若顿须乘。

联题端午
曹鑑江.宁夏石嘴山
一
时逢午日思屈子;
每见龙舟想汨罗。
二
逝者贤人江陨落;
骚人汨水世芳留。
端午吟
曹鑑江.宁夏石嘴山市
一年又是粽飘香,苇叶层层裹糯装。
江米颗颗粘快乐,条条缕线系吉祥。
端午祭屈原
曹鑑江.宁夏石嘴山市
悲滔汩水祭贤宗,竞渡龙舟满腹情。
浩气孤忠天地贮,端阳万代粽香浓。
重五怀古(中华新韵)
张海生.宁夏银川
骄阳蒸盛夏,香草绿荫浓。
江上龙舟舞,榴花火样红。

诗人节祭屈原(中华新韵)
高飞亮.宁夏彭阳
每逢端午祭屈原,艾粽香包撩眼前。
千古骚人歌咏颂,楚辞天问撰新篇。
山庄端午节(中华新韵)
高飞亮.宁夏
山庄端午粽包香,备好餐盘烧烤忙。
起早门楣插翠柳,天伦四代祝安康。
端午随吟(中华新韵)
高飞亮.宁夏彭阳
大山艾草粽包香,小院篮球玩耍忙。
系上花绳连好运,儿孙婿女闹呈祥。
七律.诗祖屈原(雁格)
赵学义.宁夏
追忆先贤汨水魂,大江南北祭灵均。
千年天问经风雨,万古离骚咒鬼神,
慷慨激昂忧国耻,铿锵奋起谏言新。
中华诗祖清辞敬,四海文星永至臻。
五律.辞祖屈原(中华通韵)
赵学义.宁夏
东来紫气祥,夏至恰端阳。
国破歌悲曲,守真投汨江。
离骚豪迈敬,天问韵高彰。
佳作留尘世,名垂日月光。
七律.端午节
张培兰.陕西扶风
年年岁岁过端阳,处处人人祭屈郎。
赤胆问天君主昧,忠臣殇命汨罗凉。
诗魂不逝英雄气,骚赋犹存芳草香。
粽子龙舟怀楚客,花绳艾叶传安康。
端阳
张培兰.陕西扶风
五月端阳送福康,屈原千古为君殇。
艾蒿守节驱邪气,彩线随身化吉祥。
蒹苇苍苍包粽鲜,旌旗猎猎赛舟忙。
九章滴血问天地,一曲离骚万世芳。

虞美人.端午忆骚魂(李煜体)
李凤云.宁夏银川
离骚问世惊荆楚,郢府升歌舞。南天鼎盛有贤夫,屈子有谋沥胆、战群儒。
家衰国破阴云载,谁把危难解。向天狂笑史英名,汨水奋身东去、志坚贞。
悼屈原(中华新韵)
李凤云.宁夏石嘴山
九章天问荡惊涛,青史辉煌胆气豪。
常有丹心匡社稷,劫无铁腕握金刀。
郢都国破千秋梦,汨水冤沉两岸潮。
雄魄枉能扶正道,英魂祭处诵离骚。
端午祭屈原(中华新韵)
李凤云.宁夏石嘴山
龙舟竞发快如弦,锣鼓铿锵震楚天。
角粽雄黄江面撒,浪花深处祭屈原。
端午哀思
李凤云.宁夏石嘴山
汨水波飘糯粽香,屈子祭处百舸翔。
哀思倾诉抒新史,多少群贤振楚湘。

天净沙.端午节
丁绍先.宁夏
屈原万古流芳,爱国身淀罗江。誓死忠诚不忘,精神传唱,竞舟悬艾端阳。
端午感怀
丁绍先.宁夏
五月粽飘香,思屈总感伤。
龙舟筹赛事,艾草挂门窗。
牢记国殇恨,宏扬爱域光。
当珍荣盛景,更续史文芳。
捣练子.端午有感
丁绍先.宁夏
舟竞渡,粽飘香。华夏传承社稷光。度假安然思盛世,爱国方可振朝邦。
捣练子.端午之夜
丁绍先.宁夏
临夏至,醉夕风。夜市喧嚣闹景红。商场餐厅人涌动,假逢端午粽牵情。

七律.端午节忆屈原(上平一真)
石凡生.宁夏
齐家治国是能臣,磊落忠贞如屈均。
理想破空昏了目,汨罗投水淹躯身。
院亡稷毁山河在,旗鼓重修纪旎茵。
留得青丘葱树拥,工终今后勿柴薪?
鹧鸪天.吊屈原
于卫东.宁夏银川
大厦危摇奋力擎,楚王偏信谗言听。
国亡百姓哀心痛,家破山河入梦萦。
何惧死,不偷生。呼天呛地任嘶鸣。
汨罗身纵苍茫处,风雨千年浪未平。
端午寄怀二首
张海成.宁夏
其一
屈子今安在?丹心日月明。
风狂诗梦断,水急客愁生。
眷眷忧民志,悠悠报国情。
《离骚》空有恨,《天问》鬼神惊。
其二(中华新韵)
竞渡龙舟鼓乐鸣,神州端午吊屈平。
年年艾草门前挂,句句离骚笔下惊。
芦叶香凝包肉粽,人家夜静放河灯。
丹心忠骨天昭鉴,千载罗江水为凭。

吊屈原
魂断汨罗,原因痛楚;
志迷女色,基本荒唐。
苹果.广东
端午遐思
苹果.广东
万水龙争喜不禁,鼓锣激召九歌心。
诗人怀屈何为最?一卷离骚千古吟。
端午节感怀
书生意气,当家不忘黔娄被;
壮士豪情,报国难离屈子心;
胡志勤

杞香苑社区的端午节
乔维祖.宁夏中卫
浓情端午社区表,门外门扉闹洞房。
欢乐吉祥双足蹈,诗歌朗诵四人昂。
宣文讲法说宗训,吸毒消财不上床。
志愿姑娘瓜果送,一心万众粽飘香。
金沙岛上赛龙舟
乔维祖.宁夏中卫
碧浪涟漪金甲岛,万泉湖水系天波。
龙舟竞渡如鹏鸟,巾帼持蒿似凤娥。
鼓点咚咚威力助,声声呐喊绿坡罗。
喜逢端午屈原祭,爱国精神十六歌。
①十六:宁夏十六届体运会。
闲话端午节(仄韵)
乔维祖.宁夏中卫
事因原在恶多月,端午千年不言乐。
遇害子胥吴国逃,屈原汨水投江泊。
避灾祈福沐兰汤,竞渡龙舟觅雄爵。
一夜菖蒲结碧拳,粽香米酒透天阁。
端午吟
乔维祖.宁夏中卫
九州端午明朝到,风送黄花蝴蝶翩。
湖北菖蒲亮刀刃,池西艾叶挂门前。
农家香粽儿童喜,市上枣糕娘子筵。
忆念屈原忠国志,诗词一首祭苍天。
登高庙
乔维祖.宁夏中卫
龙柱红灯照,拾阶登高庙,
东天旭日出,西宇彩云飘。
晨钟惊四邻,暮鼓响八道。
九霄摘星星,江山分外娇。
端午抒怀
乔维祖.宁夏中卫
楚天锣鼓响,胡地庶民瞻。
绿剑舞菖叶,黄蒿接艾尖。
子胥香粽煮,米酒屈原添。
钟韵沙坡闹,孤舟上水帘。
端午情(镇罗村纪实)
乔维祖.宁夏中卫
玉米风吹小麦黄,社区端午喜洋洋。
边看歌舞秦腔演,糯粽甜糕碗碗香。
欢乐的端午
乔维祖.宁夏中卫
村姑跳起广场舞,一缕清风扇子凉。
男女划船打阳伞,汽球吹破笑声狂。
端午情
乔维祖.宁夏中卫
玉米风吹小麦黄,社区端午喜洋洋。
边看歌舞秦腔演,糯粽甜糕碗碗香。

遥祭忠魂
白重生.宁夏银川
每至端阳告子孙,楚君遗恨大江吞。
汨罗列阵龙舟竞,遥祭忠良爱国魂。
浣溪沙.端午抒怀.韩偓体
白重生.宁夏银川
千古离骚忆栋梁,门悬艾草粽飘香。雄魂傲洒汨罗江。
天问神舟何问道,海巡航母此巡疆。三军演练志昂扬。
端午粽清香
邓万斌.宁夏永宁
炎炎夏日粽清香,滚滚罗江泪浸伤。
万代忠魂吟赋祭,千秋傲骨咏诗扬。
注:罗江指汨罗江。
癸卯年端午吟
李茂林.宁夏固原
每逢端午祭忠魂,自赛龙舟浩气存。
艾草青蒲来九陌,琼梢绿柳插千门。
谁怜屈子辞荣宦,苦忆离骚抒厚恩。
天问楚风通史韵,国殇河伯古今痕。

七律.端午节粽子遐思(下平十四盐)
于金奎.宁夏石嘴山
裹得诗囊角上尖,熏香合意动门帘。
缠绳纠结青衣紧,糯米清纯碧水淹。
巧手轻风谈岁月,精工美食醉云签。
千年煮玉缘情起,拆解心扉梦正甜。
七律.端午思绪感吟(下平十四盐)
于金奎.宁夏石嘴山
几种熏香味道粘,青衣倩影体柔纤。
龙舟竞渡江南水,韵律缠绵塞北签。
半盏雄黄谈岁月,千年艾草挂廊檐。
波涛永唱离骚赋,梦里招魂理美髯。
七律.端午节思屈原(下平五歌)
于金奎.宁夏石嘴山
粽叶清香品奈何,门庭蒲艾去沉疴。
深谋共济思千福,远虑安康唱九歌。
击鼓横舟拼搏勇,为民励志赋辞多。
追怀正气殇天问,满腹诗情溢汨罗。
七律.癸卯端午节抒怀
于金奎.宁夏石嘴山
离骚唱和岁连年,屈子忠魂万古传。
粽角香熏霞衬路,龙舟跃进汗流肩。
清新夏日摇荷叶,聚散晨曦续墨缘。
艾草轻吟门巷柳,相思寄语复千千。

七律.端午情思
陈同斌.河北
节至端阳花满坡,麦香融共粽香多。
仰看澍雨滋三夏,静听龙舟唱九歌。
躲午消灾能化吉,浴兰健体可挥戈。
悠然坐爱槐荫下,饮尽清茶面不酡。
癸卯端午悼屈原
王菁华.宁夏中卫
年年端午悼辞祖,岁岁江山谁护园?
抱石沉心朝楚地,以身殉国爱无言。
端午闲吟
王良民
汩罗千古去滔滔,端午游人兴致高。
竞赛龙舟争渡处,凭谁仍记旧离骚!
五律.端午怀屈子
许祥.黑龙江
千年汨水流,万户粽粱沤。
天问鸿声壮,离骚矢志酬。
满屏悲屈子,举国赛龙舟。
插艾怀忠烈,高风世代讴。
七绝.端午情思
姬平.河北肥乡
又逢端午粽飘香,屈子精神永颂扬。
荡起龙舟开盛世,离骚代代表忠肠。

端午节
聆听.陕西
万户端阳粽喷香,家家艾草着门房。
驱邪彩线腕缠绕,一曲离骚断众肠。
端午节
白燕.宁夏银川
端阳粽子香,遥念汨罗凉。
天问恢宏气,辞文寄感伤。
四时年月盛,竞秀万民昌。
今得忠魂慰,笙歌意志扬。
破阵子.端午节.词林正韵
李连山.宁夏银川
夏日凤城景秀,川山人杰地灵。粽叶清香家喜聚,民俗传承别样情。苇芦青叶生。
华夏古风文化,世代万古长青。词赋离骚传曲韵,诗唱屈原意境明。今朝佳节迎。
七律.端午节感怀(新韵)
霜月枫.王 进.宁夏石嘴山
国俗史衍届端阳,遍看神州祝庆忙。
悬挂艾丛门户侧,探寻屈子汨罗旁。
楚辞复读仍激志,烈举今怀更热肠。
竞赛龙舟波上骋,梦程加力向辉煌。
端阳缅灵均
李泽宗.陕西
蝉鸣荔熟又端阳,门插菖蒲思俊良。
独咏离骚贞节守,高吟天问壮心藏。
一身傲骨书青史,千古忠魂润锦章。
怀缅灵均铭国恨,声声绝唱恸潇湘。

今日端午祝君安康(中华新韵)
任猷海.陕西扶风
[今]赛龙舟鼓角喧,[日]升河畔祭屈原。
[端]阳包粽民风朴,[午]火烧空江水寒。
[祝]告诗魂天问邃,[君]成楚客九章绵。
[安]详傲骨汩罗梦,[康]世之才忧楚天。
注:安详,从容不迫。
端午怀古
任猷海.陕西扶风
龙舟竞度粽投波,屈子诗魂随汨罗。
一曲离骚清节在,五湖渔父壮心磨。
怀沙楚水追天问,作赋荆山唱九歌。
万户千门蒲艾挂,雄黄米酒祭江河。
[注]荆山:湖北荊山,楚国发源地。
西江月.端午节
卢木荣
纵是身投难醒,依然一国衰亡。冤魂不散汨罗江,千古忠贞绝唱。
鼓响龙舟争渡,蝉鸣粽剥留香。应时艾草逐邪忙,今日谁人敢忘?
忆秦娥.端午抒怀(李白体)
雪山飞狐
端阳节,离骚一曲投江别,投江别。龙舟竞赛,奋争头捷。
继承先志今初达。中华复兴人寰绝,人寰绝。西风哀起,汉家天阔。
七律.端午感怀
长白居士.吉林
年年香粽屈原祭,岁岁龙舟雅韵扬。
直面谏言情激荡,违心溺水意哀伤。
忠言逆耳明君顾,媚骨悦情昏客尝。
世上诸多难尽善,青松高耸万年长。
五律.悼屈原
长白居士.吉林
连横攻合纵,耿直惹人烦。
为国忠心报,安民雅韵喧。
离骚情楚国,天问系襄樊。
美誉铭青史,英魂楚水源。

七律.端午怀古
樊建雄.宁夏银川
芦叶精包糯米香,经年追梦汩罗殇。
若非佞吏心如虎,谁信张仪口似簧。
洒酒无曾驱水兽,执情足以慰忠良。
谬言怪论谁缝嘴?壮烈真魂万代扬。
端午节
刘亚倩.宁夏
五月端阳安泰康,门符艾草祭高堂。
龙舟赛事歌声亮,粽子香甜蘸点糖。
癸卯端午
王兴伦
绒线鲜红艾草香,吟群列队说端阳。
羡朋雅兴求词妙,怜我劳身为口忙。
也在迷时怀屈子,未曾浴后抹雄黄。
怨妻米粽加甜枣,畏有烦神高血糖。
粽情椿萱
若曦.北京
五味佳粮摆案头,儿逢端午向乡丘。
愁心一夜难成寐,欲寄粽情无处邮。
端午遣怀
若曦.北京
清风送爽过端阳,楚水行舟煮粽香。
不效艾符延习俗,但祈蒲酒御安康。
情投屈子忠肝问,魂著民心正气张。
悲感九歌今亦在,谁曾减去半分狂。

七绝.悼屈原
李秦.宁夏银川
端午千家溢粽香,离骚一曲叹悲凉。
汨罗江畔涛声震,屈子英名万古芳。
七绝.端午节
李秦.宁夏银川
五月田园夏种忙,千家万户粽飘香。
玫瑰糯米加红枣,端午民风南北方。
七绝.端午怀思
李秦.宁夏银川
今年粽叶又飘香,烈日微风岸柳扬。
咆哮汨江如泪泣,离骚一曲诉悲伤。
端午佳节忆屈子
李秦.宁夏银川
门悬艾叶粽飘香,端午佳节纳瑞祥。
黄酒好喝人自醉,离骚一曲叹悲凉。
心怀忠义报国志,命陨江中皓气长。
日月同哀云撒泪,英名千古万年芳。
端午节前忆屈子
李秦.宁夏银川
风吹碧水韵悠扬,苇叶飘摇四溢香。
遥望田园翻麦浪,无边陌野泛金黄。
气温渐热充浆饱,人盼丰年粮满仓。
端午节前屈子忆,英灵傲骨永留芳。

6.22事故
湖城烤店,突发事故心沉重;
端午游人,顿现愁容腿晃悠。
马学良.宁夏固原
端午(中华新韵)
马学良.宁夏固原
端午暖阳悬碧空,大山披绿沐微风。
清新柳叶插门柱,鲜嫩艾蒿搁院棚。
百句离骚催热泪,一身气概化青松。
汨罗江水轻翻浪,竞赛龙舟忆烈雄。
七律.梅雨话端阳
诗秋.杭州
梅雨绵绵润玉田,家家门上艾蒲悬。
孩童引颈香囊挂,老辈相逢话别缘。
岁岁江山歌舞演,年年富庶赛龙船。
雄黄遍洒躯魔疬,国泰民安华夏天。
端午随吟
王宝生.山西
新夏已深增,粽香十里浓。
城乡皆秀色,织出一川情。
端午节夏至日适逢公司篮球赛开幕
王宝生.山西
心如好夏绿波长,约与篮球战一场。
我有诗情须记趣,丝丝粽味入题香。
端午
宁.宁夏银川
时序盛夏逢端午,处处清波送龙舟。
一杯醇醪随江水,万缕粽香入乡愁。
《九歌》徘徊编钟舞,《离骚》回荡锦鲤游。
屈子忠魂今安在?楚天辽阔汩罗收。

联题端午
凝心聚力,飞渡龙舟,满载豪情追梦去;
吊古思今,早斟艾酒,高呼屈子过江来。
许嗣伟.宁夏银川
联题端午祭屈原
出句:竭忠尽智,离骚尔著诉忠贞,化作千秋绝唱【正之堂主】
对句:挚爱惊魂,汨水君投彰爱意,成为万代悲歌【刘开宁】
联题端午节
食粽子,赛龙舟,家家香艾草;
沐兰汤,着锦袋,岁岁久安康。
刘开宁.宁夏银川
捣练子.端午吟(词林正韵)
刘开宁.宁夏银川
千古恨,万年冤。屈子悲歌世代传。哀怨离骚诗泣血,缅怀献物祭忠贤。
捣练子.端午吟(中华新韵)
刘开宁.宁夏银川
着锦袋,沐兰汤。江上逐舟漫粽香。艾草辟邪驱病患,万家千户保安康。

端午寄思
世雄.宁夏固原
我踩着夏的影子
随着东方的日出升起
伴着飞鹰的鸣叫声
踏破空旷的田野
让思念煮成雄黄酒
融化慢慢远去的背影
端午
闲乐.哈哈镜
每逢端午自言声,万古措词为屈情。
笑看楚江清渺渺,那堪泾渭两分明。
端午楹联.趣联
顽石.吕宝库
五月初五过端午;
园中有园祭屈原。
端午祭
顽石.吕宝库
五月端午日光晴,汨罗江上祭英灵。
屈子忧患亡国愤,无力回天恨终身。
离骚名篇传百世,爱国情怀启后人。
烈女岭上立墓葬,伟大精神必继承。

癸卯端午,祈福安康
雪绒花
五月初五又端阳,荷包祈福粽飘香。
葫芦艾草挂门上,驱除邪魔赛雄黄。
五彩丝线细又长,捆住幸福和吉祥。
茶蛋滚滚运气旺,太平盛世享安康。
踏青人流着彩装,祈盼康泰鸿运昌。
捧把河水扬脸上,心明眼亮情飞扬。
一年过半多匆忙,听听鸟唱闻花香。
停下脚步把景赏,莫负人生好时光。
端午节感怀
成功
一
五月初五过端阳,香蒲艾草挂门旁。
祈祷先祖来福佑,家和人兴万事昌。
二
端午节日欢歌唱,生活甜蜜赛小康。
幸福日子悼先烈,不忘救星共产党。
三
千年史记不能忘,屈原故事传四方。
面对百年大变局,和纵多方抗西方。
四
舞龙竟舟号子响,同心发力汗水淌。
人人都使洪荒劲,经济腾飞国兴旺。

端午抒怀
柔和.吉林延边州
最爱儿时端午忙,未等晨起粽飘香。
艾蒿门上高高挂,热乎鸡蛋放枕旁。
奶奶自制五彩线,祖孙三代喜洋洋。
炊烟袅袅仍思念,美味依然漫故乡。
端午倾诉
柔和.吉林延边州
节逢端午
又见华夏民族
为纪念屈原
万唤千呼
国人共把诗词谱
新仇旧恨如故
沤心沥血
九歌里倾吐
爱国主义情神
自带离骚情愫
前赴后继
抵制列强
都是英雄开路
我们肩并肩
象外交官一样
仁慈的外表
但心 神圣威武
朋友来了有好酒
敌人来了
划红线抵触
话挑明清楚
忍无可忍
再越雷池一步
必击碎西方一霸
道德经所言
主动挑起争端的
骄兵必败
还普天下人民
一个安康幸福
端午继念
柔和.吉林延边州
千古离骚
高尚情操
百姓贴心人
民族的骄傲
小人坏 谗言进
谨慎为妙
汨罗江水好
难洗英雄之魂
百丈高
弃名利 济寒贫
每年端午
一次新的洗礼
爱国精神畅响
字字珠玑上空飘
共祝愿
魂归故里
一箪食 一艾叶
用心祈祷
一篇文
反复摘抄

端午节写话
革命圣地.延安.陕西扶风
端午节到,延安祭屈原。
如果你问我,在多如星斗似的诗篇中,哪篇最璀璨?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离骚》抒情诗。
为什么?因为,温家宝在任总理的就职演讲中说:"…,路漫漫兮,吾将上下求索,…"。温总理运用屈原《离骚》中的诗句向全国人民表诚,他要以屈原为样,上下求索地为国为民。可见,诗的情怀厚重与博大。
若汝问吾,如山众之多诗著者,何巅耸耶?余无迟疑即应回禀曰:屈原大夫者!
何为?因缘,国于彼(他)逝日,赐假祭之。此举,足证渠(君),出于其类,抜乎其萃也!
由上口头语和压缩言所得,我们要用粽艾(重爱)深情地纪念他。

1.端午
张维清.武汉
端午站在河边,听艾叶,朝江心喊一个人的名字
粽子,把它看成江边的石头
纂下楚辞清浊的诗篇
镜子悬于门楣,菖蒲挂在窗檐
眺望屈子回家的祁福
湖边游走的艾蒿,仿佛去了夫子的水乡
出江的龙舟,也打捞不上离骚和九歌的诗魂
可苦了号子
怎么也喊不醒水晶宫的三闾
血泪的汨罗江,悲伤的汨罗江
淘尽二千年的风沙,都交不出屈原的忠魂
翻出流水的旧帐
除了哭泣,就是哭泣
江面刻下
路漫漫其修远兮,上下而求索
浩然正气,胸怀大志的气慨
如粽子,在华夏的大地上飘香
我把轮廓分明的粽子
折成小船,划向屈原的水乡
敬一杯雄黄酒,洒三两哀思,几朵菊花
祁祷天堂的夫君,一路走好
2.楚辞和屈原
张维清.武汉
我把粽子看成了楚辞
又把楚辞读成了屈原
离骚,九歌,胸怀大志,发泄悲愤
把玑珠刻在江河上
一个人的名字,流芳千古
水生生的艾叶,包裹有棱有角的粽子
露出一座江南的水乡
闻到了楚辞的沁息
解开缠绕的水草
粽子,在华夏大地上,飘香
江河里,波奔浪涌
但也带不走屈子的冤屈
端午,粽子,龙舟,在二千年的风雨中,呼唤
3.屈原
张维清.武汉
如果把楚辞的悲和怨,作为人间偏方
熬成药
端午的病也不见好转
如果把离骚和九歌放在江河里散养
那些字儿都会跑到屈子的故乡
打赌,看谁的愁叹最多
看谁的忧思最浓
如果把江水制成玉弦
波涛和浪花弹秦,音质悲泪成河
哭醒的岸石,把自己凝成霜
水墨江郡的粽子
就像五月五的心
装着一个人
多像屋后的无字山
刻满屈原的幽思和悲愤
龙舟赛过了春江水
但追不上屈子的魂
种在江心上的呐喊或号子
是否长出菊花
夫君,自从你背上包袱,远走他乡
与龙王饮酒高歌,吟诗作赋
可苦了汨罗江
一千条江,不与它相交
一万条河,不与它往来
4.一粒粽子
武汉:张维清
那是屈原哭过的一滴泪
那是立在汨罗江岸边的一块山石
刻下离骚,九歌和天问
那是黄历流传的民俗,一粒飘香的粽子
宛如闻到肝胆相照的楚辞磨出的磨香
把它折成千纸鹤,挂在窗前
如风铃般摇响
仿佛听到端午的呼唤
把它叠成小船,装满忧思和怀念
去水国,看望
我用艾叶熬成药膏
去敷屈原用头颅撞开江心的伤口
我把菖蒲缠成一束,挂上门楣
就像春节倒贴的福,眺望
我租借了汨罗江的一亩三分水
种上粽子,多想长出一盏盏芯灯呦
与河上巨大的黑相加减
就是屈原悲壮,暗淡的人生

七言诗:屈原
与端午节>
倪宪培.吉林
屈子当年把命捐,一片忠心难如愿;
爱国主张被抛弃,富国强兵策遭谴;
可恨楚王人昏慵,更恨奸臣进谗言;
忠心为国被流放,为国尽忠被罢免!
一曲离骚诉衷言,万语赋诗只对天;
秦兵势猛灭楚国,无力复国心凄惨;
宁做楚国忠心魂,不做秦皇苟生男;
悲伤投进汨罗江,山河感动泪潸然。
屈原投江五月天,正值端午五日间;
人们糯米撒汨罗,为让忠魂吃饱饭;
清晨携儿趁露水,晨露为给儿洗脸:
端午晨露能明目,盼儿有才如屈原。
端午艾蒿驱邪患,晨撅蒿草挂房檐;
邪恶奸邪能驱除,不让邪恶入家园;
风俗传流人心意,人们盛意祭屈原;
每到端午包粽子,为让忠魂有美餐。
倪宪培>
七言诗:看宗亲
倪宪培诗:屈原
倪守华.吉林
人民历史两裁判,史册明镜辨忠奸。
历史总由人民写,包粽插艾念屈原。
岳飞秦桧见高下,刘墉和珅被褒贬。
爱国爱民乃正义,钻营小人是奸谗。
离骚天问载善美,屈子虽死寿万年!
每年今日端午节,人们不忘祭屈原…

彩带是楼上美女
波波刘强媳妇
给挂的…
五言诗赞…
倪宪培.吉林
波波美女挂彩线,富贵有余人平安!
祝福咱们天天好!事事如意家有钱!
大人小孩都幸福!永远健康无病患!
七言诗:端午节
敦化北山早市…
倪宪培.吉林
端午早上游北山,北山早市真壮观;
游人拥挤如海潮,各摊商贩声呼喊;
人人呼叫招顾客,个个声高震耳坛;
到处摊摆草艾蒿,游人都买挂房檐;
都说艾蒿能避邪,风俗流传几千年;
每人都信风俗话,其实都愿人平安。
北山早市货真全,各种小吃解肚馋;
牛羊猪肉和狗肉,鸡鸭鹅鱼虾蟹鲜;
精美玩具花样多,灯笼好看五彩线;
警车各个堵路口,很多警察护安全;
拙倪每年游早市,必写顺口溜诗赞。

现代诗:端午节日
思屈原…
倪宪培.吉林
竹叶苇叶包不住
粽子的馨香,
粽米的香甜飘向
万里云天。
离骚诗歌的旋律,
牵曳着那是冤魂
忠臣屈原。
旋律在古老的汨罗
江上升腾激昂,
诗人赋诗撰词为把
忠臣颂赞。
各家悬挂门檐上的
艾蒿,
去迎接赛艇鼓角相
连气势的怀念。
歌声震撼着大江
南北,
从春秋战国哪个
能比贤臣屈原!
五千年的中华
历史,
哪个节日能胜过
屈子盛赞!
年年端午吃粽子,
简谈历史览前贤。
端午节日有特色,
地域故乡人情
有特点。
古老故事年年说,
农历五月五日
祭屈原。
屈子爱国被流放,
为国操心献策反而
被罢官!
如今疫情胜战
又到端午节,
千家万户欣喜
摆地摊。
地摊货物样样有,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
糯米裹枣最香甜!
年年端午节早上
撅艾蒿,
采撅艾蒿挂房檐。
一挂房檐驱病患,
二为寄托哀思
想屈原。
倪宪培于2023年
6月23日写>
七言诗:看宗亲
倪宪培诗:端午
节日看屈原…
倪守华.吉林
树木有根水有头,民俗文化寻主流。
吃粽插艾过端午,汨罗江上赛龙舟。
哀思人人应沉默,扔粽喂鱼保尸首。
燃艾取味驱五毒,岂和屈原死掛钩?
精彩纷呈千百态,令我百思不通透!
忙忙寻找何原因,仕强老师把脸露:
且看视频他解说,再续四句小打油。
此只个人之见解,请宗亲们指错谬!

《最美的风景》
作者:宋继兰
吹过风,
淋过雨,
守候如初;
爬过山,
淌过水,
温情依然。
情,
在眉尖舒展,
无声也是浪漫。
爱,
在心中流淌,
无言也很温暖;
浓浓的情, 满满的爱,
便是生命中最美的风景。
宋继兰写于北京天坛
2023.06.22(端午节)
编辑:上善若水開甯
日期:2023年6月22日

本期编辑简介:刘开宁,女,汉族,工作于宁夏石化公司。现任宁夏楹联学会副会长、会长助理、副秘书长、研究院副院长,银川楹联家学会会长助理,宁夏楹联学会理事。书画作品曾在自治区、宁夏石化系统多次获得奖项。在自治区等各系统组织的征联活动中曾获得过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在都市头条中,“母女同行”栏目上发表期刊17期,书法作品100余幅。“陪伴女儿成长”栏目发表书联日刊数十期。其他诗词作品数百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