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 第四届“暨大口腔·正畸论坛”上“广州元素”成亮点
文/肖金

6月21日,“2023 第四届暨大口腔·正畸论坛暨II类错合畸形矫治学术会议”上,吸引近5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口腔正畸专家、学者及行业人士前来参与。
开幕式上,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颅面生长发育研究中心主任、暨南大学穗华口腔医院名誉院长林久祥教授发来贺信。他对暨南大学口腔医学教育事业发展和暨南大学穗华口腔医院持续成长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
孔卫东教授现场讲授了《不同矫治器在 II 类错合矫治“逆旋”中的作用》。他针对近年来国内外不同矫治器产品对II类错合畸形矫治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时指出。正畸医生一定要有人文关怀,特别是在打支抗钉时,要慎重,不是打的越多越好,也不是越打越勇,而是要根据人的生长发育情况、口腔情况,多注意人的因素,借力口腔内舌头的作用、肌肉的作用和科技的作用。他比喻说,骨钉打的越多就如同发射上天的航天设备,发动机用的越多,发生问题的概率就越高。一定要做让人少受罪,又要做符合科学规律的事。
他将近年来口腔正畸医生的临床案例对比中发现广州生产的eBrace个性化舌侧矫治器对II 类错合畸形矫治效果最好,可以防止治疗过程中的“顺旋”现象,极大减少口腔医生正畸中的意外风险,成为专门治疗II 类错合畸形矫治的利器和医生的“好帮手”。
针对青少年错颌畸形时间的把握。他指出:当前青少年的牙齿畸形或颌骨发育畸形(错合畸形)已经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发病率高达71%,而II类错合畸形在两广普遍存在,又称“广东凸”。他建议做好口腔科普的同时,要抓好矫正最佳的三个时间:调整时间最身最短、疼痛少、对牙齿的伤害也少。第一个较佳的矫正时间段是乳牙期,年龄大概是在3-6岁,在这个时间段内,乳牙如果出现排列不整齐或者不规则排列,及时矫正时间大概是半年左右。矫正后对面部发育是有好处;第二个时间段是混合牙期,年龄段是7-12岁,这个时期的牙齿生长很快,如果咬合不齐的话,就会出现牙齿的畸形。此时,尽量避免不良的口腔习惯,配制适合自己的固定矫治器可以解决;第三个时间段是恒牙期,乳牙全部更换完全后,其它牙齿则会快速的生长时会产生畸形。年龄在12岁到18岁,此时矫正两年内可以达到效果。当然每个人的具体生长情况可能会有所差异,他提醒大家切勿忽视在儿童发育早期对儿童颌面发育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早预防早受益。
暨大附一院口腔正畸科主任、暨南大学穗华口腔医院副院长孔卫东教授表示口腔正畸行业正迎来爆发式发展,但也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唯有坚持科学技术创新和临床医学验证才能为正畸乃至口腔医学铺平道路。希望各位正畸医生们能保持思考的习惯,并培养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提高和带动华南地区口腔医学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