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屈原之前,我要理清一个头绪,即现代国家概念:任何观点,言论都只代表发表观点的人自己于一个阶段的想法与看法,任何人物或者形象,任何组织,都不代表一个现代国家,现代国家是由全体公民(包括各行各业各个阶层)构成的。
一个诗人代表一种文化理念或者文化认知,一个文化时期或者文化传承与输出。不能代表一个现代国家,因此屈原可以谈,古往今来所有超凡入圣之人,作为历史现象可以谈,作为文化观点可以谈,作为艺术形象可以谈。
你当然可以不认同我的想法与观点,我的观点只代表我的想法,不代表中国诗人,也不可能代表中国诗人,我们都在历史中,所处不同的人类历史与认知阶段。
胡适先生不相信屈原存在,屈子的形象即使作为艺术宣传画面渲染,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当然是有历史正面意义,但用来教育现代人,尤其给现代诗人塑造形象或者套倒膜,就非常不合适,你不能拿几千年前的价值观要求今人,尤其套用在现代诗歌创作这个领域。
两千多年前楚国人民的劳动与生产力局限,时局为周朝彻底崩溃,中国进入战国争霸版图,社会并不安定,还未产生深远的人文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种近现代文明概念,只萌芽出家国情怀,这个时期爱国,强国,是各诸侯列邦弱肉强食生存之必须道义。
现代诗人已经是纯粹的艺术家,我们处于一个国家统一,全球文明共享的时期,和平并维护与珍惜和平是历史的主旋律。诗歌写作甚至回归了《诗经》,回归远古时的巫师哲学与精神修行,写诗就是公民个人的兴趣爱好,生活方式,是不做官不用世的。现代诗歌写作更多是指向民生,指向生活环境,指向环境中独立个体的思想与情感状态,现代诗歌为生态写作,屈原作为诗人的榜样就非常尴尬,首先他抗的是暴秦,抗的是大帝侵略,而当下的世界局势,历史呈现,真是一言难尽。
当下有多少诗人是像我这样因写诗或者录制视频支持过和平,反对斗争。既不符合上层社会利益,又动了底层社会观念,从而导致立场不正确,认知有问题而遭到孤立。换言之,这个时代屈原的诗人形象应该逐渐转化为人文立场,人格独立,艺术独立,包容多元,而非持续两千年前列邦争霸的强国与斗争精神。
其次屈原也确实属于历代当局需要宣传的民族古典文化传承,屈原这个形象很复杂, 于作家知识分子群体,他的精神,他的形象,甚至殉道都是有意义的。这种意义是我们的传统文化赋予的,尤其渴望出仕的知识分子,传统儒家知识分子,于现代诗歌艺术群体却是不好的,因为宏大的诗歌主题会使诗人们被迫离开来之不易的《诗经》2.0写作,越来越不敢去书写自己的个人生活与想法,会使和平中的人们误认为关心自己与个体小我是不道德的,过分强调爱国强国会使诗歌甚至诗人都成为国家财产,而人非工具,诗走向有用是我更深刻的认知与忧患,现代诗歌是人文写作,贵族精神的内涵已经转化为:文明认同高于民族认同。
美国只有两百年历史,但他们的诗歌已经上升到人类认知的高度,最近诺奖诗人得主格里克,她就写个体生活,诠释个人哲学,个人的即人类的,当下的书店与媒体也多为理性实用主义,用世知识分子,纪念屈原莫不如多提倡善待诗人,推动艺术独立,社会进步,出版自由。
风骨有很多种,要看在什么历史环境下,中国当下是否遭受侵略?你不能说不肯为政治所用,针砭时弊的布衣嵇康,阮籍等人就不是人格独立,精神贵族,诗人风骨,就不是大诗人。相反,这类产生过中国人文思潮与深远影响的草野大诗人,更应该受到和平时期的民众推崇,所谓贵族精神,不再是政治语境,不再是社会地位与身份的高贵为前提,而是人格的高贵为前提。
至于阮籍的文本是什么水平,感兴趣的诗人们可以找来读读,《楚辞》确实是我们的文化精髓,可《咏怀》82首也是被忽略的经典,就连侵华时期的日本学者都心服口服,草野诗人们的思想与深刻远超他们所处的时代。
从艺术上讲:诗歌究竟应该倾向精英文化还是民俗文化?精神贵族是否包括草野之民?
《楚辞》与《诗经》,我选择《诗经》。那些无数匿名的平民大诗人与屈原同样伟大。
20230622 诗人琉璃姬哒哒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