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稿:山山
初审:迟寿明
复审:张同军
编辑:琼叶
监制:舒宝成

满江红•端午祭
文/李家伟
癸卯端阳,诗人怨、山哀河咽。端午恸、汨罗诗猝,楚江风悖。劲舞招魂驱异鬼,狂歌殉道行疏杰。叹国殇、屈子谏清流,空悲切。
昏君误,奸佞獗。怀故国,吟骚阙。谪忠贞流放,长年呕血。汨水滔滔皆我泪,楚才郁郁为君猎。莽红尘、何处觅知音,苍生血。
青玉案·端午悼屈子(贺铸体)
文/王省南
飘香米粽临端午。热风送、红蕖吐。挥楫龙舟争竞渡。悼伤屈子,心怀三楚,不与奸人伍。
离骚天问留名作。抱石投身汩罗赴。修远漫漫求索路。一生正气、国殇何苦,享誉存千古。
临江仙•端午情思(贺铸体)
文/白宝枝
艾束门楣悬解疫,端阳追忆忠良。龙舟竞渡鼓锣忙。粽糕黄酒祭,吟赋颂诗章。
屈原铭志千秋叹,子胥遗恨恒藏。中华英烈众民扬。长歌赤胆赞,俊杰万年芳。
念奴娇·乡村端午
文/梅枝
淡星疏月,竹风幽窗外,晨鸡催晓。梅熟桃红晴照里,穿树窥香禽鸟。养眼鲜蔬,忘忧萱草,碧影云溪抱。又逢佳节,僻村人笑烟袅。
庭院角粽包金,葛柔滴翠,香散人家绕。溪浅龙舟难竞逐,传说人人知道。蒲酒升平,艾符习俗,尽是当年貌。芰荷新放,祈求盛世长好。

水调歌头·端午(毛滂体)
文/程祥波
今朝逢端午,是处见龙舟。曾因灾疫,偃息旗鼓达三秋。一段投江传说,千载离骚旧句,牵惹古今愁。忠奸谁能定,阶级互相谋。
艾叶碧,菖蒲雅,箬粽油。欢声一片,祭悼只是赋诗筹。世少屈原仿效,谁复沅湘凭吊?名利竟风流。一阕词填后,冷语或难休。
踏莎行·端午龙舟赛(晏殊体)
文/赵学义
比赛龙舟,喜迎棕节。岸边鼙鼓锣声悦。雄浑粗犷号齐鸣,船头赤帜随风猎。
竞技开怀,争先心切。欢呼万众高情烈。奋威拼搏逞英豪,百舸争逐金牌夺。
诉衷情令 • 端午
文/金登仁
哀抛粽子两千年。纪念我屈原。中华爱国信念,端午醒人间。
歌壮举,颂诗篇。赛龙船。离骚一曲,振兴中华,国梦当圆。
满江红·屈原
文/张华兴
天地何心,悬日月、离骚独绝。犹一啸,半江悲壮,满怀忠烈。举世皆浑谁独醒,众人皆醉心偏热。路漫漫、天问复招魂,千秋咽。
湘水远,春雨澈。词赋泪,英雄血。笔苍茫,将上下而求抉。四海文星云外客,中华诗祖人间佛。归来兮、万古自长嗟,吟情切。
浪淘沙令·端午节缅怀屈原(新韵)
文/王楼
端午雨濛濛,天泣屈公。勇肩正道献忠诚。奸佞当权遭陷害,楚众同情。
壮志震襄荆,坎坷终生。外交内政并精通,一片丹心如皓月,光照苍穹。

醉太平·端午
文/梅枝
闲门艾香,节近端阳。昌蒲粽叶泛晴光。万家千户忙。
碧波荡漾登高望,龙舟竞逐欢声畅。败赢不必细思量。择天还起航。
七律·端午节
文/柳 鸣
仲夏荫浓日渐长,喜逢双五过端阳。
千家涂饮雄黄酒,万户悬闻艾草香。
不效避邪趋古训,但祈驱疫品芬芳。
人间自有真情在,世代传承益健康。
七律·咏端午节
文/诗情画意
华夏端阳艳宇穹,龙舟竞渡鼓声隆。
千年风俗传中外,万古河山承始终。
门插柳枝家户吉,甑蒸糍粽意情衷。
普天共庆骚坛颂,四海同欢诗道崇。
七律·端午节感怀
文/周先谷
岁岁端阳暴雨迎,江陵五月震天鸣。
人知佳节龙舟赛,谁写离骚大地惊。
一代忠魂沉海底,千年习俗未曾更。
至今汨水悲声急,似为灵均冤不平。

七律 端午
文/郑震寰
锦江澄碧发端阳,竞渡龙舟意气扬。
流水百艘争一刻,游人两岸会诸方。
圣明尚德离骚赋,黎庶尊贤浊酒香。
户户门前悬草艾,祭仪何必用雄黄。
七律·祭屈原
文/郭秀云
韶华荏苒又端阳,汨水悠悠粽溢香。
含泪荷花嘘感慨,拂堤杨柳寄哀伤。
离骚绝唱世人颂,天问神歌百姓扬。
今渡龙舟追美梦,明朝祖国运尤昌。
七律·端午祈福禳灾
文/陈文展
仲夏端阳禳祓灾,避邪纳福吉康来。
雄黄喷洒驱臜毒,苍术薰蒸赶浊埃。
身沐兰汤湔晦去,门悬艾束接祥回。
相沿成习富多彩,民俗花葩荣盛开。
七律·端午节悼念屈原
文/韩俊清
端午民情不负天,龙舟予意至今传
离骚一曲吟孤愤,史笔三清白日悬。
万古文章忧国志,千秋正气尽忠坚。
精神入咏成诗赋,岁月流芳可敬贤。
七律·端午祭
文/福香
汨罗江畔泣悲歌,屈子忠心又奈何。
楚地风云豪气少,关山烽火是非多。
贤良已失守残命,道德无存尽劫波。
拓士开疆明主遇,昏君丧国起干戈
七律·癸卯端午吟
文/杨树凊
遥堤夏浦游痴客,歌引枫桥柳避妍。
端午离骚秦楚怨,龍舟犹闹水云天。
空前玉浪双桡健,竞起兰溪百米涟。
鼓荡丈夫人爱國,怀情不减郢中篇。
七律·端午怀殇
文/詹家洪
五月风斜归楚国,汩罗浪急是端阳。
倚舟水上棹歌起,当户门前艾草香。
心念离骚蒸糯粽,耳闻天问饮雄黄。
九章字字灵均泪,诸子篇篇褒颂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