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词泰斗 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清华大学 南京师大教授钟振振精彩演讲《唐宋诗词里的端午龙舟与屈原纪念》为端午文化活动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池朝兴
2023年6月22日 端午节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华民族是诗性的民族,传统诗歌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当中有西周初年的作品,距今已3000多年了,凿凿可据,不容置疑。此后,有楚辞,有乐府、古诗,有唐宋以来的近体诗与词,有元以来的曲,一直传承发展到今天。

今天(6月22日)是端午节,钟振振教授来到广州市文化馆,他以精彩的演讲,献上了从始至终贯穿爱国主义的精神盛宴——《唐宋诗词里的端午龙舟与屈原纪念》。

钟振振主讲是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原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常务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以及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海外数十所名校及文化团体讲学。擅长诗词、文、赋、楹联创作,多次获海内外各种大赛最高奖项。作品多刻石、铸鼎、刊木于全国各名胜古迹,广为传诵。
钟振振教授从端午节的来源开始了他的演讲,他说,端午,其实最早也最盛行于南方。端午节是有一个演变过程的。他从例举著名诗人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说明与端午节关系开始,列举一首首有代表性的唐宋诗词里包含的与端午时节与端午文化的关联。

特别是,钟振振教授详细讲述屈原为何投江,老百姓为什么要通过投粽子、通过龙舟竞赛来纪念屈原,来充分说明讲课的主题思想。他说,端午龙舟竞赛这个历史文化的积淀,这样一个风俗定格在屈原故事中去纪念屈原,反映了人民对于历史人物的一种高度的肯定。

钟振振教授知识渊博,他穿越千年时空,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深入浅出阐释唐宋诗词与端午文化的渊源发展,告诉我们,爱国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底线。

这次讲座是由广州市文化馆、中国诗歌春晚组委会主办,花城诗社、羊城诗社承办,中国矿大广东校友会,广东省文促汇高校文体发展中心,文促汇书画联盟,文促汇诗歌人文艺术联盟协办的“文化中国,诗意广州”端午文化活动周大型文化系列讲座,一共六场。钟振振教授的精彩演讲——《唐宋诗词里的端午龙舟与屈原纪念》,赢得了热烈的掌声,为端午文化活动周增添了光彩,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我作为一位广州市居民,广东五星志愿者,作为都市头条岭南作家的主编,深知举办这次端午文化活动周的积极意义,深知筹备和举办6场讲座的不易。为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我向端午文化活动周的主办方、承办方、协办方的所有领导和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向来自北上广的文化名人专家教授的精彩演讲,向关心关注这次活动的所有听众和群众学习致敬!
作者简介:

池朝兴,广东五星志愿者,罗援将军主持的《百面战旗红》都市头条岭南作家发布平台主编,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等。著作和作品走进社区、学校、歌坛、央视、国际的作家诗人;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弘扬人间真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