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浦语心声》清晨寄语:朋友们,早上好!今天是2023年6月22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咋日夏至天长地久,今日端午粽情千年。今年夏至和端午罕见相连,21世纪只有四次!好事成双,明媚尽满,在最长的白昼,遇见天长地久,愿万般美好都如约而至!长夏安康,万事胜意!
经过2000多年的岁月洗礼,端午节已经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我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其中,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非常广泛,更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众说纷纭,但是,为了纪念屈原,却是最有说服力和获得高度认同的一个。

“山河无限,岁月迢迢,故人远去,风采遗落民间。”很少有节日与端午节一样,寄托了整个民族对一个人的追思和祭奠。而每一项延续下来的民俗和纪念活动,无不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情感与心愿。每一个传统节日的背后,都包涵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美丽久远的传说。端午节,是古代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承载着所有炎黄子孙的幽情逸韵。
甜糯的粽子,是端午节的味道;散发着中药味的艾叶,是端午节的味道;辟邪驱毒的香包,是端午节的味道;奋勇激进的赛龙舟,是端午节的味道……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和习俗薪火相传延续至今。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最近在农村的老家,居住较多,艾草的植物,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房前屋后,一丛丛一簇簇,蓬勃葱郁随处可见,它生命力极强,有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韧性和气度。瑞午前,我们采集了一些艾草,回到城里,送给亲朋好友,驱蚊避邪,健康长久。
人们总是习惯将美食和节日结合起来,在尘世烟火中维系着血浓于水的情感。粽子,是端午节最温暖的记忆——它把节日的思念传递,把浓浓的亲情寄托,把绵绵的乡愁抚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一句荡气回肠的吟哦,至今仍回旋在深邃辽远的历史长空,成为千百年来振聋发聩、催人奋进的箴言金句。此中包含着的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怀,胸怀理想与追求、高洁不屈的性格和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反思和践行。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每一个传统节日的深层含义、以及对精神信仰的追求,常常通过日常的风俗习惯来点滴呈现。
昨天夏至,今又端午,季节与节日相连,夏至吃面条,端午吃粽子,长寿吃面,粽情千年。
亲爱的朋友,无论你在哪里,张浦都祝你早安、快乐、幸福、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