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苍狼 图片/网络


岭南上刊诗人
【诗部】
杨明才、周淑慧、王义全、周栋、拂尘、相运臣、一雄、细品岁月、凌峰、马和平、张秀祥、杨天鹏、钟向严、李鹏飞、刘丰、薛有毅、张春和、九嶷山歌、冷文举、丁振生、郭晓春、雲中飛、杨志、快乐人生、金根良、李世斌、温环瑞、韩宪生、王白琳
【词部】
九嶷山歌、永昌居士、周淑慧、苍狼、张秀祥、流星雨、王白琳、周崇明、钟向严
【个人专栏】
宗顺、老杨

【诗部】

回文·端午节
文/杨明才
顺读
飞上水舟龙影快,号呼人舞手摇歪。
辉光洒午端阳美,艾叶鲜香粽样乖。
倒读
乖样粽香鲜叶艾,美阳端午洒光辉。
歪摇手舞人呼号,快影龙舟水上飞。
端午节
文/周淑慧(深圳)
千家又织艾飘香,屈子惊声巨泪洋。
多少心愁倾吐事,龙腾起舞涌悲伤。
七绝·端午念屈原-新韵
文/王义全
汨水漂来粽叶香,龙舟竟渡送安康。
大江南北同怀念,诗祖德魂万古扬。
七绝·端午吟怀(新韵)
文/周栋
年年岁岁粽飘香,万域龙孙话汨江。
屈子英魂千古祭,家国情雨沐端阳。
七绝·端午吟(新韵)
文/拂尘
五月多云尽雨天,粽香国里忆屈原。
汨罗江上龙舟赛,祭拜英贤又一年。

端午感怀
文/相运臣(黑龙江)
文坛泰斗赞屈原,浊浪惊魂墨祭贤。
感慨春风花带泪,哀叹秋去雁心悬。
九章离骚向天问,百世流芳竞渡篇。
鼓角如雷齐呐喊,乾坤怒指敢为先。
端午有怀
文/一雄
汨罗江上赛龙船,两岸人潮鼓振天。
旧俗秉承抛角粽,新知赓续祭忠贤。
楚辞独创黎民赋,夏鼎招魂社稷传。
一曲离骚情炽烈,抒怀咏志大诗仙。
七律·端阳缅怀忠魂
文/细品岁月
和风瑞气绕端阳,丽日晴辉照远乡。
楚水惊魂圣贤别,汨江落魄孝廉殇。
浓青绿野忠臣祭,乱翠苍生志士扬。
墨洒千秋书旧谱,诗成万代赋新章。
端午节
文/凌峰(广东)
汩罗江蕴直臣身,豪烈千年敬若神。
断发纹图妆太子,倾醪奠粽缅灵均。
孤忠总惹庸奸忌,义举长留俊士陈。
菖艾恰时防五毒,龙舟振奋境荣臻。

七律·纪念屈原
文/马和平(临县)
汨江投粽祭忠臣,艾避妖邪振气神。
天问声声追意美,离骚曲曲倡辞新。
举贤订法遭排异,探理求真愿舍身。
国有精英皆敬仰,芳名永励后来人。
七律·端午祭-新韵
文/张秀祥(山东)
五月端阳汨水流,千帆竞渡赛龙舟。
声声鼓点追魂去,阵阵锣音绕魄游。
煮酒雄黄天泪恸,烹词楚赋地哀愁。
旌旗漫卷迎风舞,华夏腾飞耀九州。
端午节抒怀
文/杨天鹏(辽宁)
忠魂浩气震山河,楚韵悠悠叹慨多。
角粽犹存心峭直,龙舟仍觅玉嵯峨。
岂能醉眼随尘世,宁愿清身沉汨罗。
国有介操民惜福,谁知渔父濯缨歌。
七律·端午节有寄
文/钟向严
中天祭祀粽糕香,艾叶驱邪避疫芳。
上日龙舟华夏运,浴兰草药汨罗祥。
离骚爱恨精神仰,天问忧愁道义殇。
诵读怀沙三碗酒,感叹屈子痛心肠。

端午吟
文/李鹏飞(内蒙古)
榴红五月山光媚,叶翠青霄野色宽。
艾草飘香连万户,龙舟竞渡越千峦。
相缠彩线金丝艳,不动灵符剑气丹。
最是端阳思屈子,离骚一曲使人叹。
端午感作
文/刘丰
水波兴处起龙舟,万里江山一望收。
激愤群情复兴梦,铿锵独赋战时谋。
精神不朽心铭祖,岗位平凡志上楼。
莫道农夫人渺小,也添砖瓦壮神州。
七律·端午节
文/薛有毅(山西榆次)
夏日榴红糯粽香,何曾詈诅那君王。
馋言汨水投江恨,蜚语罗河败郢亡。
幸有离骚佳句在,亦存天问妙文藏。
龙舟竞技屈原祭,双五九歌连九章。
七律·端午念屈原
文/张春和
龙舟竞棹庆端阳,艾草悬葫彩线长。
棕米投江流泪水,石榴报祭散花香。
离骚天问千年恨,屈子忠魂万古扬。
求索拼搏圆国梦,山河气壮谱华章。

七律·农历五月初五抒怀
文/九嶷山歌(湖南)
又逢端午粽飘香,艾叶杨梅土酒芳。
屈子庙中焚纸旺,洞庭湖里竞舟强。
九州共祖万年稻,两岸同源千载桑。
锦绣山河全域美,人文古迹旅游忙。
端午情思
文/冷文举(长春)
出锅米粽味浓香,追逐龙舟荡汨江。
九曲回旋仰天问,千秋惨淡叹人亡。
葫芦五彩门前挂,艾草三珠宅畔扬。
端午欣逢叟垂钓,嘉辰忆醉潜诗觞。
七律·端午吟怀
文/丁振生(黑龙江)
油城旅发百湖游,绮景吟怀两岸幽。
夏至庭前寻艾草,端阳水畔赏龙舟。
菖蒲翠带古今绕,角黍香飘情意留。
雅咏归歌催远路,芳樽醉舞解乡愁。
端午寄怀(新韵)
文/郭晓春
龙舟破浪汨罗江,端午尤闻糯粽香。
利胆披肝施美政,殚精竭虑辅朝纲。
离骚不朽千年颂,天问高歌百世芳。
垂古清魂恒远在,炎黄万代祭国殇。

七律·赞端午节
文/雲中飛
年年岁岁有端阳,屈子离骚国破伤。
纪念先公化悲痛,龙舟竞赛聚辉煌。
神州后裔齐心干,台海平收独富强。
华夏今朝开盛世,贤妻肉粽特甜香。
端午节
文/杨志(东阳镇)
端午门悬艾草香,大江南北祀原忙。
龙舟竞赛呈民意,劲鼓勤敲忆国伤。
一曲离骚传史册,千年泊水赋诗章。
后人抛粽先贤祭,壮举悲歌万古芳。
七律:端午感怀
文/快乐人生(新韵)
千古习俗万代传,龙舟竞渡祭屈原。
争雄七霸同宜战,献策忠良苦尽言。
天子昏庸秦舞醉,奸臣当道梦难圆。
英魂遗恨离骚颂,端午情思久未眠。
七律•端午得句
文/金根良(浙江)
灼灼榴花红艳妆,又逢端午粽飘香。
时临仲夏渐炎热,雨润青荷送嫩凉。
艾草挡门黄道日。菖蒲挂璧吉祥光。
笑夸孙小问佳节,把酒言欢唱大康。

七律•端午节咏怀
文/李世斌
每每家园米粽尝,绵绵美味又穿肠。
秭归两岸高怀颂,华夏一心橘颂扬。
万古黎民怜屈子,千秋雅士恨愚王。
汨罗江面龙舟曲,总把神州盛世彰。
七律·端午祭屈原
文/温环瑞(山西)
屈平梦碎汨罗投,沉水冤魂恨未休。
人悼忠臣拋角粽,波推壮士赛龙舟。
千言天问表民意,一曲离骚怀国忧。
诗节吟坛先祖祭,楚辞为继写春秋。
七律.端午节(中华通韵)
文/韩宪生
祭典忠魂屈子殇,家家户户粽飘香。
插根艾草挡魔鬼,拿个清心悼汨江。
忧帝大夫含恨死,爱民将相赋诗亡。
龙舟竞赛先贤祭,国泰民安奔小康。
七律· 端午祭屈原
文/王白琳
汨水江涛今古流,冤魂忠骨寄龙舟。
离骚百句望洋叹,天问千言志未休。
糯角含香端午祭,雄黄织网孽妖收。
诗人之父传华夏,不朽英名熠烁悠。

【词部】

武陵春·悼念屈原(毛滂体)
文/九嶷山歌(湖南)
端午又来舟竞赛,忆屈子前魂。爱国诗人万世存。含泪众乡亲。
大夫心中装社稷,壮志佑平民。米粽飞抛浪水纷。歌颂缅精神。
水调歌头·端午(苏舜钦体)
文/永昌居士
未饮艾蒲酒,但念汨罗江。紫毫挥处,倾尽情愫谱哀章。遮莫黎民意志,检点春秋往事,青史耀三湘。漫漫沐风雨,历历话沧桑。
拚却死,谢天下,震朝堂。文人墨客,千古诗赋诉衷肠。短棹轻舟搜尽,角粽悲声作问,魂魄可还乡?写尽俗尘事,一卷读兴亡。
漁家傲·端午(晏殊体)
文/周淑慧(深圳)
柳绿桃红披艾草。龙舟起舞欢歌闹。粽子飘香多味道。莺蝶叫。繁昌织锦阳光照。
惹我挥流言语妙。颜妆佩带芳姿笑。随女乘云游海岛。九宇绕。寻来典赋春秋钓。

浣溪沙·端午节
文/苍狼(深圳)
竞渡龙舟勇士强,笛声雷鼓震潇湘。三闾撰写九成章。
天问离骚歌绝唱,庶民楚国怨怀王。招魂酹酒粽飘香。
鹧鸪天·端午吟怀(新韵)晏几道体
文/张秀祥(山东)
汩水滔滔粽叶香,屈公拜谒断愁肠。千帆竞渡离骚颂,百舸争流楚赋扬。
天泪洒,地哀伤。九歌一曲咏诗章。神州大地忠魂祭,爱国情怀万古芳。
念奴娇·端午祭屈原
文/流星雨(沈阳)
汨罗碧水,古歌悲,离骚一卷国泪。凛然正气,存社稷。屈子忠贞名睿。谏尽真言,馋奸构陷,紫阙而昏讳。宁为玉碎,浩气九天祥瑞。
楚辞雅卷千篇,留世华章,瑞阳酒醉。粟粽艾草,香囊佩,把酒深情英魂慰。咏唱离歌,壮志满怀,圆梦鼓擂。诗贤韵染,弘扬千古国萃。

满江红·端午怀屈原(词林正韵·柳永体)
文/王白琳
一曲离骚,今古唱,讴吟恺切。诗祖寄,国殇悲壮,吐华和血。抱石沉沙匡诤谏,问天哀郢嗟离别。楚水冷,雨雾绕愁浓,心寒裂。
端午祭,香草洁。碑志耸,忠勋谒。恨昏庸鄙佞,抗秦心铁。率直平生憎恶伪,醒痴举世垂忠烈。耀青史,敬爱国情怀,辉明月。
念奴娇·端午祭屈原(苏轼体 )词林正韵
文/周崇明(云南)
赤心忧国,识民苦、频问江山何固?壮志难酬,知楚患、情铸离骚树炬。汩水流愁,湘江饮恨,忍见秦狼虎。怀沙辞世,共蛟龙纵情舞。
欣喜华夏今朝,业兴山水美,全球称誉。国富民强,堪慰君、安享天堂仙趣。粽子飘香,龙舟争渡急,颂天襄护。神州如画,子孙皆是梁柱。
鹧鸪天·夏至和端阳
文/钟向严
夏至炎炎暑热狂,操琴亭榭和端阳。莺歌天问龙舟竞,鹊咏怀沙汨水芳。
离骚恨,浴兰香。湘君糯粽祭长江。感叹屈子精神仰,谁解忧愁望故乡。

【个人专栏】

原稿格式
粽艾飘香端午天,缀笔格律怀屈原
文/宗顺【刘建华】(原创 )
山东·临沂
五律《缅怀爱国诗人屈原》
滚滚罗江水,悠悠千载年。
拳拳筹国志,憾地感苍天。
岁岁端阳节,思原怀屈贤。
诗人兮已矣,追忆淚流泉。
七律《楚辞气节达伟岸》
举杯酒浊寸心明,世局忠辞楚语诚。
路曲悠长修远略,臣兮上下索求争。
国亡身殒今何惜?维有离骚气节惊。
端午年年栉风雨,似乎洗雪屈原清。
七律《粽艾飘香祭忠魂》
粽子清香飘溢涟,艾条悬挂屋檐安。
龙舟比赛争先恐,酌酒追怀千古欢。
挥洒汩江声淚水,端阳又复浴芳兰。
屈原爱国忠魂在,华夏赓诗侠意丹。
《端午国盛民安康》
五言排律 阳韵
端午粽飘香,艾符情永常。
汩罗江上水,龙舞赛舟忙。
古事先人迹,气刚惊四方。
贤愚皆瞬息,几许可留芳?
蒿叶轮风俗,民居国梦昌。
年年浴兰节,岁岁得安康。

端午节
1、诗人节(原创)
老杨/夏门
诗人今有节,为祭忠臣魂
国破暗天日,汨罗水留痕
今日殉国处,轻舟竞龙门
诵诗明忠义,粽香飘乾坤
2、端 午(原创)
老杨/夏门
端午正昭阳,家家扎粽忙。
龙舟早开赛,户户用雄黄。
江山社稷改,忠魂代代传。
诗坛诵离骚,雅辞韵悠扬。
3、五月五(原创)
老杨/夏门
又到五月五,年年过端午。
有水划龙舟,家家扎粽煮。
两千多年前,贵族屈原公。
有心报社稷,无处可立功。
流放至荒野,离骚楚辞宏。
诵声穿千古,世人震耳聋。
国破社稷溃,不做亡奴众。
要醒国人心,舍身投江中。
众人为施救,荡舟入水中。
投粽好护身,争先为立功。
忠身归汨罗,诗魂进天宫。
人天齐共敬,万代名声隆。
至唐入李白,唱诗上皇宫。
为救人中龙,殿堂戏近宠。
天子已昏沉,言计听国中。
安禄山作乱,明皇走蜀中。
世代忠烈身先死,常有奸妄居宫中。
警示世人不忘事,锣鼓喧天乐融融。



